第十八章 周边形势
第二天,拉斯洛在房间里带了整整一天,搜刮着脑海中有关欧洲这个时候的形势的信息。绞尽脑汁后,一副简化的欧洲势力版图画了出来。可能是没有绘画的天赋,那张图画的是及其难看,估计除了拉斯洛自己,没人能看出来画的是什么。
先是不列颠群岛。岛上最大的势力英格兰现在还在和法兰西继续着百年战争,不过再过几年,这场战争就会以法兰西胜利而告终,到时统治家族兰开斯特因为实力大损,会遭到国内另一强大势力约克家族的挑战,开始长达30年的玫瑰战争.威尔士地区被征服的时间不长,英格兰在当地的统治还不稳固。苏格兰人还在抵抗英格兰人的入侵,爱尔兰岛上大小势力互相攻伐,短时间内应该无法干涉欧洲大陆。
接下来就是法兰西地区。百年战争虽然即将取得胜利,但国内还有一大堆麻烦。漫长的战争给当时的法兰西带来极大的创伤。幸好奥尔良、波旁等和王室有姻亲或直接就是王室分支的势力还算听话。不过布列塔尼、勃艮第等周边的大势力和法兰西的关系都不怎么好。漫长的百年战争,令法兰西死掉了一大批贵族,这就为国王集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法王还未整合好国内势力前,倒是可以和法兰西合作,让法兰西分担来自腓特烈叔叔的压力。
法兰西地区内最麻烦的势力就是勃艮第。勃艮第公爵是仅次于法王的大领主,在百年战争中期,势力一度超过法国国王。领地主要分为两部分,法国现在的勃艮第区和弗朗什孔泰区、低地三国的大部分地区,另外在两地之间还有一些零星领地。公爵领内,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的土地犬牙交错,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引发两大势力的冲突。现在的勃艮第公爵是好人腓力,不出意外接下来应该是他的儿子大胆查理当政。大胆查理为人凶狠好斗,和法兰西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都不怎么好。
法兰西下面就是伊比利亚半岛,半岛上有四个天主教国家:卡斯提尔、阿拉贡、葡萄牙、纳瓦拉,目前收复失地运动已现胜利曙光,***所建立的奈斯尔王朝现在已经被压缩到半岛南部的一小块地区。除了葡萄牙外,其它三个国家都是由特拉斯塔马尔家族统治,半岛上有明显的统一趋势。
北欧地区是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此时芬兰还是瑞典的一部分)。丹麦在52年前陆续成为挪威和瑞典的共主,成立了卡尔马联盟。卡尔马联盟国土面积和神圣罗马帝国相差不大,不过由于地处纬度较高,所以人口不多。丹麦在现在也是强国,不是后世那样的打酱油角色,控制着波罗的海进入大西洋的通道厄勒海峡,凭着往来贸易丹麦可以算一个富国。但丹麦试图侵吞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靠近自身国境的土地,另外和德意志北部诸侯组成的汉萨同盟(总部在现德国境内的吕贝克)由于贸易问题上的冲突而关系紧张。
卡尔马同盟的另一大势力瑞典,瑞典人对于丹麦经常与德意志地区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梅克伦堡及波美拉尼亚交战并不高兴,因为瑞典当时的经济以向欧洲大陆,特别是德意志地区出口铁为主。联盟初期,丹麦统治者的怀柔手段使丹麦王室受到各国贵族的拥戴,但后来丹麦王室不断企图控制挪威和瑞典的内政事务,导致联盟的离心离德。频繁的战争一来影响了瑞典的收入,二来由丹麦主导的中央集权政府亦引起瑞典人的猜疑。看来瑞典可以作为北方战略的突破口。
北欧之后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意大利。现在的意大利(指主角身处时代)还没有统一的国家,北部是米兰、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邦,主要以商业贸易为主,一直垄断着欧亚大陆东西方的贸易,而且上述地区除威尼斯外都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至于意大利中部,就是实现目标的最大障碍和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欧洲之主:由罗马教宗统领的教廷。
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地区,则是不得不关注的。目前突厥国家奥斯曼正在当地肆虐,东罗马帝国在欧洲的领土被侵吞的七七八八,而巴尔干上的小国同样处于风雨飘摇当中。由于1444年十字军的失败,保加利亚土地上的反抗势力遭到奥斯曼人的血腥报复。
瓦拉几亚夹在匈牙利王国和奥斯曼之间,面对着奥斯曼人的时常进犯。其现在统治者是弗拉德二世(外号串刺公的弗拉德三世他爹)。瓦拉几亚由于背靠特兰西瓦尼亚,能方便得到来自匈牙利的支持,对奥斯曼人的抵抗也是最激烈的。
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同样也是抵抗奥斯曼入侵的前沿阵地,两者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加上奥斯曼统治者的注意力不在此,这两个小国倒是还保持这半独立的状态。
至于东欧方面,比较大的势力中莫斯科公国现在还没有崛起,诺夫哥罗德离的太远而且专注于贸易,剩下的就只有波兰-立陶宛联盟。波-立同盟以波兰为主,领土包括现在波兰大部、现在的波罗的海三国、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在18世纪以前是欧洲大陆上排前列的强国,凭借着强大的骑兵部队,一直欺压周边地区
最后,不得不小心对待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在霍亨施陶芬王朝统治时期,中央权力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市的不巩固的联盟。1254~1273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空位时期。这个时期,各诸侯、骑士和城市间的纷争和内讧连绵不断,直到带领哈布斯堡家族崛起的鲁道夫一世成为皇帝。13世纪末,帝国出现许多独立的封建领主,皇帝对其直辖领地外的封建诸侯没有管辖权。在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就需要雄厚的领地实力来做后盾,而现阶段提升领地实力最实际的方法就是种田,种田就需要资金和物质的先期投入。钱不是万能,但没钱却.....(后面不说了)。购买装备补给需要钱,士兵需要军饷,没钱那还打什么仗,可偏偏拉斯洛现在能用的金币一个都没有。就拉斯洛现在名义拥有的三块领地来说都不是穷乡僻壤,按理来说应该有钱才对。波西米亚先不说,现在当地一霸的胡斯派就当拉斯洛是空气,更别说主动上交各种收益;老爸留下来的奥地利公爵领地是有钱,可老爸死之前就大手大脚地花钱把奥地利折腾的不轻,加上现在担任奥地利摄政的是“和蔼可亲”的腓特烈叔叔,自己也别指望从那里能拿到多少收益。最后就是匈牙利王国了,现在匈牙利国内各派势力正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当中,正因为这种派系的相互牵制,哪个派系也不敢轻易得罪王室,给别的派系攻击的口实。可问题在于匈牙利的王权和刚建国的时候比,地位可是一落千丈。
匈牙利刚建国的时候实行的是州治制度,那个时候的州面积是很小的,后来逐渐扩大,并遍布全国。当时在某一地区建立城堡,作为附近经济、军事中心。城堡的长官为州督,负责征集所辖地区的税收(三分之二归王室,三分之一归州督),战时再由州督率领自己所管辖州征集的士兵跟随国王作战。初代国王伊斯特万通过州治制度,把全国的精华地区至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此时的匈牙利王权是最强盛的时期。
后来国内发多次王位争端,争夺王位的双方争双把王室领地赐予国内贵族以获取对方支持,而且每次赏赐的采邑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各州内国王和一般领主所拥有的土地逐渐失去平衡,在各州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可以作为国王行使行政、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基础。到了外祖父西格斯蒙德掌权时期,国王能直接控制的土地就剩下全国土地的5%(这个数据是从匈牙利人自己出的历史书上找到的。)。在那个土地就意味着财富的时代,拥有的土地少,手中的财富就少。就凭那丁点钱,怎么能够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再说了,拉斯洛现在还未成年,领地的一切都掌握在母亲伊丽莎白的手里,不经过她的同意,拉斯洛是很难调动哪怕是一个人、一个金币。当然撇开伊丽莎白自己干也可以,可谁会听一个五岁小孩的指挥,即使他是国王。看来,必须想办法弄清楚王室手中现在有多少资源,还有想办法争取母亲的同意给自己争取掌控一部分资源的机会,这样自己才能好好种田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