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决定
第二天当赵复再度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他顶着个大大的黑眼圈。
不是夜色太美,而是麻烦太多。
赵复足足想了一夜,想到那快要和那面城墙融为一体。
和之前一样,当他走入房间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降了他,他再度成为了场间的焦点。
“我没想出来。”赵复摇头,世间哪有双全法,他也只是个凡人,实在想不出来。
“但是……我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赵复的下一句再度提起了众人的兴致。
赵复想了很久,却不知道林昊炎留给自己的这个难题到底还有什么解法——林昊炎怎么想的,林昊炎想让自己干什么,他统统不知道。
不过好在赵复明白,林昊炎肯定是和自己一样,憎恨着梅太后林思行的同时又不忍心让这个国家陷入巨大的纷乱当中。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突,他不能和林思行等新皇势力的人为伍,但他又不能自封国号。如果赵复愿意,那他只要挥手,便能在整个西北境内聚集几十万可用之兵,有他和郑源带领,那拿下帝都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他南下,必定生灵涂炭,受苦的还是战乱中的百姓。赵复不想这样。
真的是想了很久很久,赵复才突然顿悟过来,自己其实不需要苦恼这么久,林昊炎已经帮他想好了接下来要走的路。
“这是什么?”赵复见到桌子上摆着一个巨大的……信封?
虽然用信封来形容有些不对劲,因为这个玩意赵复也说不出来像什么,虽然倒是能一眼看出来是用来传递消息的,或者用请柬形容更加合适吧。
巨大的请柬上放肆的镶着金边,光是上面用的金粉大概就能够满足帝都城内的三口之家一年的用度,可见其奢侈程度。赵家经营数年,兰河帝国的条条面面都和赵家的生意离不开干系,囤积下来财富恐怕能够买下一个兰河帝国。
“我们家……送来的。”赵谦在这里也是极力的想将自己和赵家分开来,但是何奈做不到。
这既然是赵家送来的东西,那由赵谦出面解释也就理所当然。
赵复拆开这封请柬,大致了解了一下赵家想向自己传达的信息。其实很简单,兰庭的赵家也算是帝都赵家的一个分支。当然,现在应该称呼为中州赵家了。
中州的赵家作为本家,希望赵复能够加入他们,加入赵国。为此他们也许下了丰厚的承诺,只要赵复加入找过,他们可以南北而治。赵复管理赵国北方,赵家管理赵国的南面。等到打下整个兰河帝国的时候也是如此,等于是划分了一半的江山。
赵家对于赵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见面就说了愿意用一半的权益换取赵复的加盟,当然这不是因为赵家的慷慨,其中更多的是因为赵复的强大。或者说赵复在这个局势之下他的战略意义太过于重要,而且现在的西北确实也是一处要地——它作为帝国的门户直通北庭,可以直接从胡人那里交易获取大量优质的战马。
赵家以商起家,自然懂得其中利害关系,只要能将赵复拉拢到他们的阵营当中来,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更何况,赵复现在不仅在军务上表现得极其出彩,现在也拥有了在政治上掺杂一脚的资本。这些年来赵复只打了几场大战,但却都以奇迹般的战果震世,所有人对他的评价就和林昊炎一样,从“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大男人,再也没有人因为他们的年龄而小看他们。
赵家当然是想要笼络赵复,他们的野心在立国后便彻底的暴露出来,而赵家选择在中州这片四战之地立国,马匹的损耗肯定巨大,他们绕不开西北,绕不开赵复的支持。
“先生看看就好,不必当真!”赵谦见赵复看得很认真,连忙劝道。
请柬当然还有写着其它的东西,比如赵国的正式的开国大典将于两个月后的深秋在中州大梁举行,赵复以及兰庭城的各位都在入邀名单之列。这份请柬还是发挥了它的主要功效,只是将开国的消息传达给所有人。
在赵谦看来,加入赵家的阵营虽然明面上的好处很多,但到时候肯定会受到赵家的制衡,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当个国主舒服。
“没事没事。”赵复摆手,如果此前他并未理解林昊焱的意思,对于赵家发出的邀请他可能会有所迟疑的接受,但是现在他已经不再迷惘。
“冯叔,拿张空白的告示来,我有要事要通告全国。”赵复对冯玉道。
“好。”冯玉马上吩咐人去准备。
赵复的选择到底是怎样,所有都在期待着赵复的发言。
“我宣布,西北永远是兰河帝国的西北。”赵复这么说道,这已经是他能够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包括最老练的冯玉在内,大部分的人第一时间都没有意会到赵复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妙啊!”但赵谦却是最先反应过来,他很快就明白了赵复的意思。
“什么什么?”旁人连忙问,赵复的话把他们弄得云里雾里的,他像是什么都没说。
赵复便是什么都没说。赵谦开始给众人解释起来,赵复一来不想像赵家那样自立国号,引发主权和领土的争端,导致战乱。还有便是也不愿意向林思行为首的皇族俯首称臣。
可是赵复所说的话倒是在像后者偏近,赵复和林昊焱关系很好在座的都知道,可以说赵复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和林昊焱对他的赏识和信任是离不开的,赵复怎么可能会选择投靠林思行?
而赵谦最快反应过来,赵复并不是要改换门庭,而是再次将这个问题抛回给了林思行——他仍然不打算自立国号,仍然将自己定位成兰河帝国的西北。但实际上谁都知道,帝国,皇室那边已经彻底失去了对西北的掌控。
赵复等于是让林思行帮自己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