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酒名~清风酿

一通人仰马翻之后,精彩的一天已经过去……因为昨天所做作为受到的各种折腾,之后的一段日子,风含玉很乖……

这一日,风家村一百六十户宗亲,一早就用了粥饭,每家主事的男人,纷纷来到了风家村祠堂之外的空地上,早有年轻的小子备好桌椅,摆放整齐;

日上三竿,各家主事的都到齐了,裹紧棉衣纷纷落座,暖冬骄阳犹自温暖,天气也好,议事的众家宗亲也不觉得冷……

风不二还在府地没有回程,宗亲们热情之下,风夫人坐在了村长的首座,唯一外姓萧秀才是个读书人,教导了全村的子嗣,也很受尊重,被让到风夫人旁边的椅子落座,外围还有众家的妇孺,也围成一大圈……

风含玉被萧秀才抱在怀里,很是乖巧安静,就这样,开启了议事的话题……

秋收之后已近年关,从定下酿酒到如今,粮食已经在窖池之中,发酵了三月,今日是大家试酒的日子,十余户善于酿酒的宗亲,纷纷拿出新做得的酒水,让大家品尝……

风夫人不胜酒力,轻轻抿抿,也不懂酒的好赖,倒是萧秀才颇好这杯中之物,几番品尝下来,赞不绝口……

风含玉闻着这酒香四溢,心中突然浮现梦中那风含玉与人推杯换盏的情景,闹着萧秀才要尝一口,萧秀才拧不过,用小指蘸了给风含玉舔了一下……

与梦中那感同身受的辛辣和香醇不同,这宗亲酿造的酒水,很是清淡棉柔,没怎么辛辣感觉,没那么浓烈,脑海里回想着梦中的场景,突然想起来一事,顿时来了兴趣……

萧秀才一时没抱住,小家伙就溜了,这在议事也不好去追赶,萧氏就跟了上去,看着小东西,别又搞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来……

风含玉飞快的跑到厨房,找出一只大瓦罐,蹦蹦哒哒的跑到了村里的窖池旁边,围着窖池转悠,萧氏赶紧上前……这时旁边有几个小伙子看到来人了,前来询问……

小东西举着瓦罐,嚷嚷着要酒醅,风含玉是村里活宝,大家都喜欢,劝了几句没用之后,小伙子们也宠着他,给他装起一罐湿漉漉的酒醅,小东西伸手就要接过,被萧氏抢着抱在怀里……

小伙子们问他要做什么,他也不说就是一个劲乐,好奇之下,有个小伙子就跟上了去瞧瞧……

蹦蹦跳跳的跑回家,萧氏在后面紧追紧赶,小伙子赶忙接过瓦罐,陪着萧氏在后面跟着,片刻回到家中,小家伙从拆房拎着把柴刀,就跑到了后院的小竹林……

萧氏大惊失色,赶紧过去照看,小伙子也放下瓦罐,快步跑到后院,看到小东西拎着大柴刀,猫着腰,一副认真的模样,围着小竹林转悠,时不时嫌弃的摇摇头;

挑准了一根他隔壁粗细的修长斑竹,就要砍下来,小伙子快步上前,夺过柴刀帮他砍了,剃掉枝节……萧氏一把把小家伙抱住,不肯再让他去碰柴刀,风含玉不情愿,一脸无奈……

连比带划,总算让那壮小伙子明白了他的意思,回到柴房取了个锯条,把这根四五米长的斑竹,去了根稍,掐了几个竹节,锯成三段,每一段一米多长……

用钎子从竹杆里杵掉竹节,做成三截一米来长的竹筒,取那中间的一段,用柴刀一番削磨,与两头一粗一细比对,费了半天劲,总算大功告成……

萧氏在一旁看着,也好奇小东西要做什么,这时风含玉拉着她去到灶台边,灶台之上镶有三只铁锅,和两个灶口;这两个灶口是安放陶罐,用来煨汤喝煲粥的……

小家伙支使着萧氏和了些泥巴,说是要用来密封的,萧氏最是宠他,果然就去了后院花圃边,淘了些湿土搬到,一边看着小家伙,一边乐呵呵的替他和泥巴……

陶罐的锅盖也是陶制的,风含玉把它扔在一边,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块木板,描述着样式,要那壮小伙子做一个带孔的新盖子,农家的家伙什儿还是齐全的,从柴房翻出刨子等工具物件,就开始动手……

小东西活像个建工,盯着那壮小伙儿,先用锯子剜了个盖子的性状,又在边沿上剜了个豁口,用最粗的那段竹杆比划了合适的大小,最后刨平,一个光滑带着豁口的新盖子就完成了……

山脚下的空气比较冷,村外的水塘里也结了较厚的冰,在小家伙的要求下,那壮小伙儿提上两只大木桶,去装了两大桶冰块,又从缸里舀水,加满两只大桶……

把酒醅倒进陶罐,兑上大约一成的水,有模有样的搅拌,此时一旁早有猜测的萧氏和小伙儿,已经明白风含玉要做什么,也不点破,继续听他安排,给他打下手……

这是风含玉梦中得来的知识,小家伙可不能真的算小孩,心智早已成熟,已经这么能折腾,如果再和大人无异,那以后哪有他撒欢的机会,也是想验证一下梦中得来的本事,所以有了这么一出儿……

三节竹竿从大水桶上穿过,加了冰块的凉水,冰冷刺骨……

竹竿的一头从新盖子的豁口中,插进了陶罐,陶罐口下两寸,就是满满的酒醅,边沿与豁口处用和好的泥巴,层层封上,厚厚的泥巴基本容不下一丝缝隙……

竹管的接口处,和两只水桶之间架起的竹管,缠上了厚厚的棉布,用水桶中冰凉的冷水浇透,滴滴答答的水珠滴落……

从灶台下拾起几块小木头柴火,锯成两寸长一寸宽厚的小木条,在灶上的大号铁锅里,锅底用几节小木头快垫上,然后陶罐搬到了这口大锅里……

在大锅里加满水,水面正好没到了陶罐的大半个身子,萧氏帮着燃起柴火,还是加热陶罐中的酒醅……

此时,萧氏和小伙儿发现与通常的制酒方法有些不同,更加好奇,配合着小家伙一起折腾……

风家村的酿酒方法和古时的酿酒工艺相似,都是将粮食放在潮湿的窖池之中发酵,发酵到合适的程度,然后加热提纯再发酵,反复几次就得到了酒醅,酒醅是成酒的关键……陈年的酒醅也是五谷发酵的重要材料……

最终得到的酒醅加热蒸煮,蒸汽通过管道冷却,化为酒液从出酒孔滴落,就成了烧酒,风家村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方法,酿造自己的酒酿的……

蒸煮之后的成酒,低的只有几度,高的十几度就是所谓的烈酒,这是因为没有酒精与水的沸点概念,所以蒸煮之后,酒精与水分的分离程度,并不能提高很多……

而梦中风含玉所了解到的方法,其实就是利用了水和酒精的沸点,用一种最为简单和原始的方法,分离了二者;酒精的沸点低,如果直接蒸煮酒醅,那么水和酒精就会产生共沸点……

达到这个共同沸点,蒸气中水和酒精没有分离,自然,冷却之后也不会分离,含有大量水分的成酒,自然不会有更高的度数……

而风含玉利用的这个简单方法,温度从铁锅中的水,加热之后,传递到瓦罐之中,酒醅被加热的速度放慢几倍了,在慢慢的升温之中,酒醅中的活性更强,成酒之后的味道也更加棉柔醇厚、香气更浓郁……

同时,由于热传导的关系,即便大锅之中的水完全沸腾,陶罐之中的温度也不会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但是有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酒精会完整的化为蒸汽,通过竹管儿排除,这里面零星的水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酒精……

果然,锅中的水即将沸腾的时候,竹管中缓缓地冒出了香气浓郁的蒸汽……风含玉和小伙儿立马拿着水瓢,从大水桶中舀出冰凉的冷水,继续浇在竹管的厚厚棉布之上……

同时将早已备好的干净棉布,浸透冰水拧干,折成四五层罩在最细的竹管儿出酒孔上,竹管儿中的酒精蒸气,进过中间冰凉的竹管儿降温,在出酒孔的这一端,已经开始冷却,附着孔口的棉布之上,滴落在下方的钵盂之中……

转眼近午十分,阳光温暖,祠堂之前的广场之上,萧秀才、风夫人和一种的乡亲,已经品尝过各家做好的成酒,还在讨论谁家的酒更烈、更香、更好的时候……

风宅的厨房之中,在萧氏与那小伙子的百般惊异之下,钵盂中已经盛下了,大约一斤的清澈液体,散发着强烈的酒香,这是纯纯的酒精……

从未见过酒精、也从未闻到过如此浓烈的酒香,呆滞之中,小伙儿取来汤匙,尝了一下口,瞬间舌头火辣、香气直冲口鼻,满面通红,全身火热,尤其是面孔直发烫,差点就没咽下去……而后一脸猪哥的望着风含玉……

却见风含玉起来早已备好的清水,这清水也是蒸汽凝结之后的水,风含玉让萧氏在大锅水开之后收集的,对比着两份液体的量,现实兑入了一半,匀开之后让那小伙子继续尝……

依旧还是驾驭不了,小伙儿尝过之后表示还是太烈,三五杯就不省人事了……

风寒有又倒入了一半多,这时钵盂之中的酒液已经二斤有余,萧氏也是少见的有些酒量的妇人,好奇之下,与那小伙儿分别尝过,入口之后,目露奇光……

在二人走神之际,风含玉偷偷用小手蘸了,尝了一口,辛辣、浓郁、醇厚……卧槽……就是这个味儿……

“我决定了,这个依旧就叫做……清风酿……呵呵哈哈……”

风含玉得得瑟瑟的飞快步伐之中,小伙子抱着钵盂,萧氏也浑身是劲,都是几位欢喜和兴奋,向着祠堂之外的广场敢去……

广场之上;

尚在讨论之中的众人,看见小伙儿面红耳赤,满目红光、兴奋异常的奔跑而来,都吓了一跳……

“四爷爷、十三爷爷、大伯、爹爹、萧夫子……”

“好酒……好酒……好酒啊……”一通招呼、一通叫喊,连嚷嚷了三声好酒……

众人见状也是,也是诧异,纷纷起身,围了过来,风夫人与萧夫子也连忙走到近前,与一种乡亲争相询问……

“凌亦啊,怎么激动成这样,慢慢说,好好说……咦,这么香的酒气……”一个七旬老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小伙儿被问了半天,指着手中的钵盂,愣是没说出话来……

“……好香……这么香”……众人……

解释不过来,小伙儿干脆拿着尚在手里的汤匙,从钵盂之中舀起酒液,往着一票老头口中都喂了一口……

“呜呜……”

“呃……好酒……”

“好烈的酒……”

“香……真是香……太香了……”

“…………”

“凌亦呀,这就是你做的?还是?……”

此时的风含玉立于场外,一首靠在背后,一手虚握拳头,曲于小腹,站姿挺拔,微侧着头,仰望远处的天空……

三岁多的稚童,说不尽的骚包……

众人顺着风凌亦的目光与指引,纷纷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