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野猪耕地
三人刚从昏惑中挣脱出来,却发现逃不出无边的秋气,落木萧萧,草丛枯槁。
两个大人各背着一个背篓,一个带吃的,一个带衣物。李重角只抱着一尊神农陶像,它很黑,叫香火熏的。
不知走了几山几洼,来到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的土被什么翻得很疏松,难道有人耕过?在树林里耕田,这不可能。
李重角异想天开地说,土里或许住着特别多的怪虫。他爹看出那是一群野猪干的,而且队伍还不小,因为野猪群来去一阵风,所以附近不会有危险。
格外小心地走了一段路,究竟遇见密压压的一大群野猪在拱地,它们有着又大又长的嘴,尖利的撩牙刺出来很长,鬃毛竖起来,身上有几道花纹。
由于遇了个正着,他们躲不及。
野猪围了过来,来势汹汹,哼声惊心动魄。李重角灵机一动,对心急火燎的父母说:“我能让野猪回庄里耕田,一定管用。我先吹笛子镇住它们,你们赶快回家。放心吧,这笛既然能让蛇听话,也就能让野猪变乖。”
李重角把神农陶像交给他爹,接着抽出腰间的魔笛,凝神吹奏,清亮的笛音似乎透过野猪的每个毛孔,直入五脏六腑,控制住了它们的野性,使它们变得很温驯。
贾和春夫妇匆匆回到康乐堂,只巴望儿子真能够创造奇迹,也只能寄希望于奇迹了。
这夜月亮格外圆,格外亮,近处大树的树梢都清晰可辨。
当人户的灯火灭尽时,空寂的田庄响起了清澈的笛声,很快百亩田地上铺上了一层黑压压的东西,像是大片浮动的黑雾,近处看,那是个个都浑身是劲儿的拱土大王——野猪。
笛声中它们忙得热火朝天,拱起土来十分轻松。子夜,野猪群就“耕”罢了百亩田地,李重角将它们又引向无人区。
第二天,田庄聚来了好多人,望着一夜之间出现的百亩新耕的田地,个个瞠目结舌,而且这地要比往年耕得好。
当然张天定也来了,他忍住不露出惊讶的神色,若无其事地走了,在众人面前他得尽量保持淡定,其实他心里很纠结,挖空心思想新“板眼儿”(办法)。
贾和春夫妻俩放心不下李重角,一大早就上山找他去了,将近中午才找到。这次遇难成祥,一家三口别提有多高兴啊,一路上有说有笑的。
贾和春做出一个出娘儿俩意料的决定:离开康乐堂,搬回老屋住。既然张天定的狠话说在前面,那么只要逆着来,偏要去把贾老的病治好。
回到康乐堂,见哑巴张忠诚等在门口,想必他爹的病情又不稳定了,贾和春就交代娘儿俩吃晚饭就收拾东西先回老屋,他则去给贾老看病,还要去张府一趟。
老屋在河边的一抹崖壁下,背着其他人户,与张府隔得很远,它不及康乐堂一半儿大,是用木杆糊泥垛成的,泥巴大块儿地脱落了,露出有许多虫蛀了的木杆,蛛网到处都是。娘儿俩开始大扫除,忙得不亦乐乎,差不多干净了,又去康乐堂搜了一次该搬走的东西,要赶吉日——住进老屋。
晚上,一切都忙停当了,李重角凭着从山儿那学来的皮毛厨艺,帮他娘下厨,做好了饭,就闲聊着等他爹回来,聊的无非是带什么消息回来。毕竟对耕田的事儿张天定肯定无话可说,因而会放过李重角一家的,但至于搬家的事儿,就不一定顺利。
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还是好多人的,母子俩出门一看,家兵扛来了十来个袋子,哇,是奖赏的粮食吧?!贾和春却不啃声,等家兵走了,随便捧来一捧给娘儿俩看,是掺了沙子和尘土的麦子,接着说:
“张老虎居然还不放我们,又想歪板眼儿整我们一家,又要我们从这乌七八糟的东西里面把好的麦子挑出来,就明天一天的时间。这分明是要难死我们,叫我们没好过的。”
择米这样细的事儿野猪是再帮不上忙了。愁了一晚上,次日清晨李重角尿尿时瞥见一群麻雀在地上啄食,马上想到它们可以帮忙择麦子啊!
李重角努力尿完,提着裤子就跑去告诉他爹。他爹就到村民那儿借来十个大簸箕,将五个簸箕铺上掺杂的麦子,余下的五个空着,然后李重角吹响魔笛,引来大群的鸟雀。
果然神奇,它们变得就鱼鹰一样乖巧,马上在簸箕里忙碌起来,啄出饱粒儿的麦子或飞或跳地去丢在空簸箕里面,动作轻快麻利。不到半天,就全部择好了。
最后,它们扑棱棱地围着李重角飞来飞去,李重角就撒了一些麦子在地上,鸟儿们吃饱了鼓着嗉囊甜甜地鸣叫几声飞走了。
贾和春笑得合不拢嘴,他又去张府一趟,交代麦子择好了。去时很得意,回来时又是一脸的沮丧,说:
“张老虎还不罢休,择麦子只是我们做的第一步,还要我们接着把麦子种到田里,只给半天的时间,不然李重角就要被拉去提夜壶……”
才做过放牛娃,又要去提便壶!李重角到底是受不了了,一气之下上山要找野人把张府砸了,或者又引来野猪把它拱为平地。在深山,李重角遇见了神鹰,就把自己的意图跟它说了,神鹰冲他尖叫几声然后说:
“你竟然起了邪念,千万不能有邪念!只有善心才能通过魔笛之音与万物通得灵犀。如果你怀着邪念吹魔笛,会将牲口魔化得极其凶恶。”
李重角听见吓了一跳,忙问:“你怎么比我还了解这笛儿呢?我是在一个树窟窿里捡到的,不知道它还有这么可怕的一面,你可以告诉我它是哪个大神丢的吗?”
神鹰不答,只说帮他种麦子去。李重角求之不得,并保证以后“善意运用魔笛”。
白羽神鹰种麦子的确很神,它抓起麦袋,飞到半空中,把麦子倾倒出来,麦子正往下落时,它用巨翼扇起一阵强风,将飞瀑一般的麦子散作细雨一样较均匀地落在田里。
这样重复几次,就种下了所有的麦子。
趁李重角正高兴得忘乎所以时,它抓过他手中的魔笛说:“对自己的邪念好生反省吧!”而后它惊唳一声,飞向天边,消失在如火的晚霞里。
李重角没了魔笛,就像蜗牛没了壳一样,没了安全感,只缠着父母哭闹了整个晚上。
神农山庄里的人们都目睹了白羽神鹰种麦子的奇事,从此对李重角一家刮目相待,连张庄主也不例外。李重角一家终于可以过安稳日子了,不仅如此,还被荣耀的光环罩着。
乡亲们帮着把麦种掩埋好以后,贾和春静下心来搭棚开药铺,凭着良心,凭着医术,凭着光环,很快他就成了乡亲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好大夫。
相反,张庄主从归州雇到的大夫,医术差、心眼黑,很快鬼都不上康乐堂了。更让张庄主底气不足的是贾和春的儿子那么聪明,而自己的聪聪却是傻乎乎的,只会斗蛐蛐。于是,他心里妒忌的魔鬼狂跳着,但也只能抑制住。
都已经是冬天了,可是天还是没转凉,尤其差不多三个月没有下雨了。山上的动物好多都下山找水喝,河水瘦若一缕轻烟。河里大量的鱼都聚集成堆了,人们纷纷去舀鱼。
李重角的心病又被刺痛了,自己身上有龙施的魔咒,心里既愧疚又害怕。
山庄里的人并不知道李重角遭到了诅咒,所以压根儿都不会想到旱灾是他带来的。但是,康乐堂的那个从归州去的大夫则不一样,他想起了归州的那一场大旱灾,进而向庄里散布一个谣言:
归州一个长着犄角的小妖因刺瞎了龙王的眼睛而遭到诅咒——到哪哪旱。
于是人们慌了,大多数人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李重角。
张庄主就借题发挥,说李重角就是那个遭了诅咒的小妖,还给李重角一家出了一个天才能帮得了的大难题:种了麦子还不够,只有来年麦子有收成才能放过他一家三口,所有的恩怨才能一笔勾销。
“瑞雪兆丰年”,但是山庄大旱,来年麦子的收成没有指望。李重角一家人的命始终悬在刀刃儿上,有的乡亲也吹来了冷风:难怪李重角能使奇迹出现,原来他是妖。
没了魔笛,李重角一家真是百口莫辩,只有将所有试图辩解的话变成无奈的沉默,心里乞求着神农保佑。神农陶像被香火熏得越来越黑。
一天烧香祈福时,席萍打了个激灵,陡地想起十二年前在神农的“行宫”——山宝洞——许过愿:
求神农保佑她的儿子回家,如果灵验了,就带儿子到山宝洞还愿。
难道是忘了还愿,神农用磕磕绊绊来提醒她一家?贾和春一拍脑袋,对,肯定是这样!于是他打发母子俩去山宝洞还愿。
席萍十二年前去山宝洞,是十来个猎人送的,是个猎人在路上全部死掉了,是神卜翁的白鹿驼她才穿越熊山。
母子俩要穿越茫茫原始深林,只不过是给怪兽送去美餐罢了。但李重角坚决要去,他可以让野人一路护送。他的目的倒不是还愿,而是去房州找庐陵王借兵,将张老虎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