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东晋初年间,北方百姓筑堡以自保,与胡人对抗,但在胡骑剿灭下,多数都被攻破。据《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在距沛郡百余里的一处不知名的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处坞堡,因为地处偏僻,地势险而且少有人知,故幸而得以保存。
村里有三口水井,呈三角形分布,各相距不足百步,泉水清澈甜美,故取名三眼井村。堡中百姓以捕鱼打猎为生,只是土地贫瘠,地方又狭小,一年到头所得无几,生计艰辛,但比起外面战乱不休的世界,却又不知好上多少了。
某日,村中来了一群难民,为首在是一个姓杨的老人,大家都叫他杨大人,居然是朝廷的大官。村长亦是忠义之士,洛阳失陷之时,曾不顾危险,带了村中数百名年轻人前往勤王,可惜人还没到,洛阳就失守了。村长对杨大人尊敬备至,妥善安置了一众难民。
在难民中有一人甚是奇怪,此人说是道士,却连个道号都没有,蓬头垢面,骨瘦如柴,有如乞丐一般。因无人知其根底,大家便叫他野道人。野道人不肯住在村里,在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搭了座破草屋道观,便住了下来,日常靠着些画符治病、占卦算命的本事在村中混吃混喝,倒也颇为灵验。只是他平日行为十分不端,常做些偷鸡摸狗、偷看女人洗澡之类的下流勾当。村中民风纯朴,若是其他人只怕早就浸了猪笼,却拿这道士没办法,甚至还有些畏惧:村中食物紧缺,这个野道人却整日油光满面,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食物,有人发誓说亲眼见过他吃人肉,对此野道人也不否认,反而得意洋洋地说:“老子当年打仗,饿了不吃人还能吃什么?要说人肉,应该是精壮的男子最好吃,有嚼劲。小孩的肉太嫩,老人的肉太干,还不能是吓死的,吓死的肉就酸了。”有人笑他吹牛,他便不顾体统地搂起道袍,让人看他背上的一道极深的刀疤。那刀疤从从肩头直到屁股,可以想像那一刀只差没要了他的命。野道人见别人脸上惊恐的模样,便得意无比:“老子当年跟胡人打仗,亲手杀死过的胡人数都数不清,若不是被人偷袭,背上挨了这一刀,指不定现在早就当上抗胡大将军了!”众人听了,无不肃然起敬。。
更为奇怪的是,野道人居然还带着一个婴儿。有人问起缘由,取笑是不是他生的野种时,野道人便嘿然一样,故作高深道:“诸位,昨夜贫道那夜观星之际,忽瞧见天空一道红光,直落入村中,贫道循迹找去,发现村中那棵千年大樟树下放着这名婴儿。诸位,这老樟树向来通灵,今树下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婴儿,这婴儿天庭饱满,印堂发亮,定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祥瑞,必能保我们三眼井上下平安,逢凶化吉!”
村民虽然纯朴,却也无人相信他这番鬼话,背后议论这婴儿莫不是野道人与村中妇人苟合所生的野种,但没凭没据:这野道人偷看女人洗澡是有的,但没听过村里那个女的能瞧得上他那腌脏泼赖模样。
野道人对那婴儿倒是心疼得很,时常下山找村中妇人求些奶水。村民纯朴,家中但凡生过小孩有奶的都肯接济一二。只是这婴儿食量惊人,只片刻便把人家奶水吸得一干二净,还不肯罢休,紧含着不放,把人家痛得哇哇乱叫,后来竟没有人肯施奶水了。野道人便只得想办法,买了几头下奶的羊,这才勉强喂饱了那婴儿。
时间就像是捧在手中的一捥清水,不论你如何小心翼翼,它总能从你指尖的缝隙中悄然流失,不经意间,十几个年头过去了。
那个小孩在野道人的“精心”*下,一如村民们预期地那样成长,他学会了野道人的所有坏毛病——懒惰、邋遢、爱吹牛、爱骗人、偷东西、好赌成性,而且还喜欢偷看村子里的小媳妇洗澡,被抓住后坚决不承认,还要反咬一口,简直是活脱脱又一个野道人。不过,他倒是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穆重阳。“穆”和“木”同音,据野道人说,他是在大樟树下被捡到的,所以姓“穆”,而捡到的那天正好是重阳节,所以取名叫穆重阳。
当然,如果有人认为穆重阳受到了虐待的话,就太不公平了,实事求是的说,野道人对这孩子真的很好,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来对孩子的喜爱。他还特意搬到了村里,为的就是让穆重阳有更多的玩伴。
与村子里的其他小孩子相比,穆重阳显然更高,也更有力气,动作也非常敏捷,显然是营养充足的原因——野道人打猎的本事还真有一套,只要出去半天,就能带回满满的猎物,有时甚至还能捉到活的老虎和熊瞎子。村子里的小孩打架,拥有穆重阳的一方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他几乎一个就能打败全村所有的小孩。他非常聪明,眼珠子滴溜一转就能想出一个鬼主意,而且对捉弄别人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致,乐此不疲,村里的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吃过他的亏,以致于村里最有学问的杨司空经常感叹:“一棵好苗子,就这样被糟蹋了!”
野道人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在他身上,成日里教他什么“易有三义”,什么“风天小畜蓄养待进”,什么“地水师行险而顺”,还把自己看家本领“画符”也一并传授。穆重阳悟性极高,只学了半天就发现野道人自己也搞不清楚符与符之间的区别,完全是瞎画一通。这话穆重阳只提过一次,惹得野道人勃然大怒,骂道:“画符这样高深的学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个人叫费什么神的,随便画个符便能引动天上风雷,扭转乾坤,你个龟儿子懂个屁、、、、、、”随后是一长串的臭骂。
闲暇时,野道人经常一个人一壶酒,看着远处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发呆,有时喝多了会拉着穆重阳道:“老子跟你说,一个人再有本领,也不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更不能跟老天斗,否则到头来伤人伤己。还不如做个普通人,平平安安过完一生。老子这道观虽小,但藏着不少值钱的宝贝,比全村加起来还多,等你龟儿子长大了,老子全都留给你,给你娶个媳妇,置几亩房产。”穆重阳听了,只道他喝多了说胡话,也没半点放在心上。
这些年,外面的世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代名将祖逖北伐,屡立奇功,却无辜遭忌,在忧患中愤愤而死,其弟祖约继任。祖约没有兄长的才华,贪财而多忌,使得部下纷纷弃他而去,北伐再次失败。
在北方,后赵的石勒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在汉人谋士张宾的帮助下,实力大增,对中原霸主前赵刘曜不再采取恭顺的态度。同年,石勒派出大将石生进攻东晋,东晋不得不向刘曜求救。
在南方,叛臣王敦占领建康已经两年多,他一心想要当皇帝,却遭到了诸世家大族的一致抵制,连其兄长王导也坚决反对,王敦在愤郁中病死,王敦之乱平定。经此大变,南晋失去了极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实力大损,北伐更加遥不可及。
在边远的凉国,国主张茂病死,张骏被封凉王。张骏是一位有作为的国主,他在位时控制了西域大片地区,并收复了黄河南部失地。虽然势力大涨,但依旧宣布效忠于晋朝。
在辽东,鲜卑人摆脱了穴居生活,一个姓慕容的鲜卑家族在家主慕容瘣的带领下,重用逃亡的汉臣,锐意见革新,一股日后改变天下命运的势力正悄悄兴起、、、、、、
这一切,与三眼井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村民们依旧过着食不裹腹、衣不御寒的艰辛生活。然而,在这样的乱世当中,能够生存下来,已经是一种最大的幸运。
终于有一天,老天决定要把这最后的幸运从三眼井的村民手中夺走。乱世之中的苍天,也是格外吝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