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之智

贾诩、开乱世、退马腾、除樊稠、保天子、援张绣、败曹操、间韩马、助曹丕、封三公。以寒门登高,可谓励志;历仕七主,可谓有才;官拜太尉,可谓显赫;古稀而终,可谓长寿;谥号肃候,可谓耀祖;儿孙袭爵,可谓有福。

贾诩绝对算汉末三国军师中的军师、成功者中的成功者。其人有一言兴邦、片言废国之才,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那么贾诩一生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如此殊荣?笔者为大家简要分析一下。

贾诩

▍退能独善其身封妻荫子

贾诩能够熬到荀彧、荀攸等曹操老臣死,成为曹**前不多的托孤老臣,最终官拜太尉,身后配享太庙,首要资本在于他的长寿。贾诩生于公元147年,卒于公元223年,享年76岁。

与他同时代的曹操生于155年,终于220年,刘备生于161年,终于223年。诸葛亮、司马懿与他相比,只能算是军师界的后辈晚生,前者生于181年,后者生于179年。

高寿使得贾诩有足够的时间建功立业,君不见周瑜、庞统、郭嘉未满四十英年早逝,创业未半;贾诩、司马懿年过七十古稀,功业终成。那么贾诩保命秘籍有哪些?

首先是他的机智。贾诩早年还乡,遇见叛乱的氐人,同行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贾诩见事危急,便神态镇定,不慌不忙,假称自己是当朝太尉是段颎的外孙。段颎曾经镇守西陲,平定羌人叛乱,斩杀4万余人,威震雍凉。

氐人听闻此言,不免害怕,将其放回,而同行的人却都遇害。如果贾诩当时没有急中生智,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三国第一毒士。

其次在于他的睿智。贾诩一生,先后侍奉过董卓、牛辅、李傕、段煨、张绣、曹操、曹丕,其主公之多,即便是在三国乱世,也很罕见。以上诸人,皆是当世枭雄,杀人如麻,但是对待贾诩都敬为上宾。

贾诩始终奉行的原则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出身凉州,尽管最初在凉州董卓集团受到重用,但是当看到凉州系必败之时,果断转投于凉州军团旁支张绣。张绣为曹操所逼,他又劝张绣降曹,并且自己也在归顺曹操后受到赏识重用。这背后,离不开的是他过人的智慧。

贾诩不仅用他的睿智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使得一家老小能够平安无事,这在当时乱世,殊为不易。要知道,奸雄如曹操,父亲尚被杀于徐州,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死于阵前。勇武如马超,全家老少被韦康杀于冀城。此外谋士田丰、张松、孔融、杨修等都因为触怒主公而被杀,因此在乱世活下来也是技术活。

孔融

贾诩当初投靠段煨,段表面上非常礼遇贾诩,暗中则猜忌不已。贾诩看出端倪,遂请为段结外援于张绣。有人疑惑贾诩为何要离开,贾诩说道:“段煨生性多疑,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我连结张绣为外援,张绣缺乏谋士,很愿意得到我。而段煨因为我在张绣处,也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

贾诩依靠自己的智慧,得以保全自己和家人性命。多年以后,贾诩去世,长子贾穆袭爵肃候,幼儿贾访也被封为列侯。

家人是成功的源动力,也是奋斗的终极目标。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贾诩在照顾安置好自己和家人这一方面,绝对是高人一筹。

▍进可智破千军计安天下

东汉一朝,经学兴盛。贾诩年青的时代,正是经学顶峰时期,大师许慎、郑玄、马融、卢植等灿若星辰。但是贾诩不像当时的众多读书人那样学习儒学,耽于清谈,而独对兵法权谋之学深有研究。唐初,还残留有他钞写的、各一卷,可见其对兵法造诣之深。

年轻时候的贾诩并不像诸葛亮那样为天下人熟知,但是汉阳名士阎忠评论贾诩有“良、平之奇”。那么,贾诩真的配得上阎忠如此称赞吗?答案是肯定的。

诸葛亮

贾诩之厉害,首先在于他洞察天下大势。第一次,是他预见到乱世即将到来并且间接开启了它。192年,董卓身死,王允放言要报复凉州军阀,大将李傕等人欲逃,贾诩挺身阻拦,“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可缚尔。不若起陕西军士,杀入长安,与董公报仇。事济,则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济,走亦未迟。”

李傕听言,遂纠合郭汜、张济、樊稠等攻进长安,杀王允。郭、李占据关中六年,相互厮杀,羌胡横行,生灵涂炭。裴松之有言“诩之罪也,一何大哉”。

其实经董卓乱政,诸侯讨董,贾诩已看出汉室已不可能恢复。董卓死,并不如裴松之所说是乱世的终结,恰恰是开始。贾诩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他身为凉州人士,利益相关,自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建议。

董卓死后的群雄割据图

第二次,是他预测到彪悍勇武的凉州集团必败。李、郭残暴,纵兵杀戮,不得人心。尽管贾诩当时被李傕等封为尚书,但是他预料到李、郭必不持久,后借口母丧辞官。其后,郭汜为部将所杀,李傕被曹操所杀,并夷灭三族。

第三次,是他预测到北方之争中袁败曹胜。张绣能战,袁绍和曹操都想拉拢他。贾诩认为袁绍为人气量狭小,外不能容兄弟袁术,内不能用田丰、沮授,不如曹操有英雄之气。此外,降强大之袁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降相对弱小之曹操,却如雪中送炭。

张绣听之,投降曹操,果然曹操没有记恨前嫌。曹操握着贾诩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并封贾诩为执金吾。袁曹相持于官渡,他鼓励曹操,认为曹在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个方面都胜过袁绍,无须畏惧,只要找到机会,必然胜利。随后曹操夜袭乌巢,终于取胜。

第四次,是他预测到三分之势已成。208年,曹操南征刘备孙权。贾诩劝谏,北方粗安,应罢兵养民,等待时机南征。曹操不听,结果大败。曹丕即位,再次就征讨吴蜀事宜请教。贾诩认为应先治理好国家后再言兵事,曹丕不听,南征再次无功而返。

贾诩的厉害,还在于他富有临阵应变之谋。献计张绣,三败曹操是经典。197年,曹操大军攻打宛城,张绣兵少投降。然而曹操精虫上脑,强纳张绣之婶邹氏。张绣怒,贾诩献瞒天过海之计,以清理逃兵为由,移屯中军,趁曹军不备,夜袭曹营。是役曹操臂膀中箭,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等皆没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