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夜审《一》
夜,不知不觉就这么来临了!
虽然此时已是春天,但寒冷依旧!所以平常百姓人家,在用完晚膳之后就早早的钻进了被窝。
西京城郊的天牢门口,此时正有一队人马匆匆赶来。为首的是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英俊少年,他的身后,跟着一群穿着盔甲,腰胯朴刀的亲兵侍卫。
看到此人到来,”侯爷”“侯爷”的叫声一路想起!
奇怪的是,少年连应都未应一声,而是径直走到了天牢审讯之地。
正在审讯刑犯的审讯官,一见是大名鼎鼎的威武侯前来,立马惶恐的跪了下来,然后声音微颤的说道:“微臣不知侯爷深夜来访,还请侯爷恕罪!”
见到审讯官如此惶恐,张拯立马把他扶了起来,然后祥和的说道:“官爷快快请起!本侯只是一时起意,这才想到这里看看,听说郭将军下午送来一名年轻要犯,对吗?”
“正是!莫非侯爷是为此事而来?”见到侯爷询问,审讯官赶紧应了一声。
“那就有劳官爷把这刑犯带到这里,本侯要亲自亲自审问!”
见到侯爷吩咐,审讯官立马应了一声:“谨遵侯爷吩咐,属下立马去办!”
说完之后,审讯官立马带着随从脚步匆忙的走了出去。
就在张拯坐在刑狱台后的太师椅上之时,一个身上挂满锁链的瘦弱少年,也在狱卒的推搡之下带到了这里。
见到此人之后,张拯黑亮的眼珠子明显闪烁出一丝精光。然后指着刑狱台前的椅子,示意少年坐下。
身上早已血肉模糊的少年,见到狱卒朝他点了点头,这才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
“还记得本侯吗?”张拯故意做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问道。
见到台上之人如此询问,少年这才睁大眼睛,朝着张拯望了过去。
就在张拯以为他记得之时,却听少年说了一句:“大人,小人对您没有丝毫印象。”
听到少年如此回答,张拯忍不住爆了口粗:“卧槽,本侯貌若潘安,美若宋玉,你居然敢说没印象?莫非,是嫌本侯早上没在你身上留点记号不成?”
见到张拯正要发怒的样子,少年赶紧求饶道:“大人,是小人眼神不好,这才未看清楚大人乃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也!”
“这还差不多!本侯接下问你的问题,你必须老老实实回答,否则本侯一个“不小心”,估计会立马让你缺胳膊少腿!”
此时的张拯虽然看上去很和善,但说出的话却让人立马毛骨悚然起来!
也许是张拯的话起了效果,也许是少年从未受到过如此恐吓,于是立马带着哭腔说道:“大人,您千万别乱来,只要小人知道的事情,小人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说出来。”
“好!很好!本侯最欣赏的,就是识时务的俊杰。那本侯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张拯问话之后,少年赶紧应了一声:“小人名叫薛劲松!”
“你知道本侯为什么要把你带到这里来吗?”得知犯人的名字之后,张拯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小人不知,还请侯爷明言!”
要不是张拯知道了此人底细,也许真的会相信他所说的话语。但是,他的身份早已注定了他的命运。
“大胆!居然敢蒙骗本侯。别以为本侯不知道,你的父亲,就是以前的左羽林卫大将军潘岳,本侯说的没错吧!”
为了直接切入问题重点,张拯并不想浪费时间,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了出来。
见到台上所坐之人居然知道自己的身世,少年心里顿时有点慌乱起来,在一番思虑之后,立马朝着张拯跪了下来。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大人,是小人不好,小人不该欺骗你!您千万不要对小人用刑啊!”
“现在才知道害怕,晚了!”
刚才说话还一脸和气的张拯,立马变得语气森寒起来!
“来人,给这不知死活的东西上刑!”
听到侯爷吩咐,立马有位腰粗膀圆的壮汉从火炉里取出一支烧红的三角铁走到少年面前,然后把他的衣服使劲用力一撕,在听到“沙”的一声之后少年胸前的衣服就被扯出一个大洞。与此同时,壮汉毫不犹豫的把红通通的三角铁伸了进去。
然后就从少年嘴里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尖叫。
一想起潘太师当年连张家刚生下的娃娃都不放过之时,张拯就满身气血直往上冲。然后对着天空暗自祷告:“张家的列祖列宗们,你们很快就会看到,子孙张拯是如何替你们报仇的!”
经过烫刑之后,少年明显老实了许多。
见到少年明显感觉到了害怕,于是张拯继续问道:“把你的家世,师门都给本侯老老实实的交代清楚,否则,就不会是烫刑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少年一见张拯向自己投射出凌厉的目光,于是立马把头低了下来。然后老老实实的交代道:“小人本名潘劲风,乃羽林卫大将军之子,在年幼之时被父母送往蜀中寄养,之后一直随着师傅习武。
原本小人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京都了!但在前些日子,师傅突然接到一项密令,让他速到京都办事。
家母得知情报以后,苦苦哀求父亲让俺回来小住几日,也好一家人团聚团聚。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谁知父亲以前犯下的大错突然被人告发,这才发生了官兵围攻自己住宅的事情。
至于师门,小人也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师傅名叫冯坤,是一位轻功,暗器极为了得的的武林高手,就在前几日晚上出去办事之时,居然被人重伤,这才躺在家里养伤,正当师傅出去买药之时,却听到潘府操家之事,于是赶紧回来让俺先逃离此地。至于师傅是何方人士,小人也不是很清楚,也从未听师傅提起过。小人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听到潘劲风的一番话语,张拯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情报,于是并未再次为难潘劲风,而是叫人把他带了下去。
接下来审问的第二位犯人,就是潘劲风的师傅——冯坤。
一开始,冯坤一点也不配合,在使用过断指,抽筋诸刑之后。冯坤这才老实了一些,于是交代出一些关于潘家勾结外族,以及潘家乃是前朝皇族后裔的秘闻,但是对于自己的来历,则死活不肯说。
虽然没有得到冯坤的来历有些遗憾,但却得到潘家的诸多信息,张拯还是感到十分满意。
原本张拯就怀疑潘家之姓只是个幌子,经过冯坤的一番话语之后,更加确定了张拯的猜测是无比的正确。
看到冯坤嘴里已经吐不出任何有用的情报之后,张拯立即命人把半死不活的冯坤给抬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