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非干风水

  有谁明白苏家人究竟怎么了?

  十年前的那个春天,街上人人都知道老苏家发了,正在盖两进的大宅子——就在城北新一中那儿!

  苏宛如的大弟媳晴岚却不知道!

  等传到她耳朵里,她那个震惊呵,简直不信!

  她跑去工地上看。

  果然如此。

  “盖房子这样的大事,为什么不跟我商量?

  有钱了,再生个娃娃给女儿作伴不行么,为什么要盖房子?

  咱爹分的楼的给咱住了,要是给他盖房子,为什么要盖这么大?”

  苏家的男人也不正眼看她,轻蔑地答道:

  “娘儿们懂什么,什么事儿用得着跟娘儿们商量?”

  然后,这十八间屋的大宅子盖了不到一半,突然,苏宛如的大弟东山就离开了单位,不知是离了职还是辞了职。

  为什么?

  有谁知道为什么?

  他在单位里不是个领导么?

  然后就是苏宛如的爹高举债台,节衣缩食,继续为这个十八间屋的大宅子奋斗。

  十八间屋呵,说是为了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么?

  苏宛如的爷爷奶奶从星官村搬来,住后院,但是不久又默默地回去——什么也没带,就像离家出走。

  是奶奶坚持要回去的,说是跟他们一块儿住不得。

  继而,东山和晴岚把他们住的楼租了出去,搬进前堂屋,爹妈住后堂屋。

  这是为什么?

  那时候他们的女儿一帆正要上初中,初中的学校离他们原来住的楼顶多五分钟的路,而离这个新宅子可就远喽——一个在县城的西南角,一个在县城的最北头!

  但是晴岚也只在晚上去前堂屋歇息,白天她守着她自己的小店,根本不去那个四世同堂的大宅子。

  小学的一帆由她那个美女舅妈接送,到了初中,一帆干脆住在她姥姥家!

  可怜一帆从六岁起,就形成了一个观念:

  那个她爹为之丢了工作,他爷爷为之高举债台的阴森森的庙一般的大宅子,不是她的家!

  你看,好吃的菜,一定摆在在叔叔家的弟弟面前;只有她爸妈出现,她爷爷才会把盘子往她面前推。

  还有那回,她九岁的时候,爷爷当着她的面,把四百元她学舞蹈的钱扔到地上,妈妈哭着拾了起来!

  一个亲爷爷会这样做吗?

  苏宛如曾经很想问她父亲:

  您住里面真的很幸福很快乐吗?

  四世同堂的真正意义,全部意义是什么?

  她为父亲可怜的的虚荣心感到悲哀——他似乎只有对来人炫耀他的宅子,炫耀他的垂花门,炫耀他的才能的时候才感到兴奋,感到骄傲!

  但是,为了在单位里分套房子,不让二儿子上大学,而叫他回家干木匠活还帐;又为了这个四世同堂的宅子牺牲掉大儿子的工作,值得吗?

  苏宛如也很想问东山:

  兄弟,你盖了屋,却不是你女儿温暖的家,那你瞎忙活啥?

  难道就是为了向世人炫耀:看俺家的房子多大,多好?!

  在这个阴森森的大宅子里,接二连三地出事。

  先是东山,然后是老妈,然后又是东山,接着又是老妈……

  结果是,到现在东山的脚还跛着,而老妈,还不到六十岁,腰就直不起来了!

  真叫人不由得相信住宅风水这个东西啊!

  这个宅子一定有问题吧?

  好像也找人来看过,至于那人说的什么,咱就不知道了。

  苏宛如只想去父亲身边耳语三个字——“阿房宫!”

  德养运,善养福。

  你什么德什么善才能养一个吉宅?

  你什么样的房子才能是个吉宅?

  但是爷儿俩按兵不动,对这宅子不离不弃。

  只有老妈天天诅咒——混帐盖的混帐宅子!

  东屋里安了暖气炉,给全家供暖的,但是这些年从来不烧暖气。

  到冬天就用暖气炉旁边那个小铁炉子做饭,全家就在那儿吃饭。

  堂屋只用来会客,歇息,但因为墙体很薄,所以,冬天的夜里,屋里的杯子盆子里的水会结冰。

  那年冬天特别冷,老妈一条腿不能动了,差点儿偏瘫,医生说是冻的!幸亏送医院及时!

  而一到夏天,太阳又西晒,谁也不乐意钻到东屋里做饭!

  现在这混账宅子很快就要拆了……

  因为新一中的对面,那个小高层的小区已经建成,甚至还没建完的时候就已售罄。

  而苏家这大宅子呢,就紧挨着那个小区,据说已有开发商看上了苏家所在的这一片儿!

  才住了十年就要拆,苏宛如她爹似乎并非不高兴。

  巨额的拆迁补偿明摆在那儿呢。

  那么,这些年节衣缩食,冬天舍不得买炭烧暖气,在堂屋里挨冻,也都值了!

  但是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一旦真拆迁,苏家很快会热闹起来。

  因为苏家还有一个二儿子,数年前为债务所逼,远走南洋,留下妻子和一儿一女。

  这位二儿媳不可能是省油的灯呵!

  苏家不是重男轻女么,她既为苏家奉献了唯一的孙子,拆迁补偿还能没她的份儿?

  所有的明眼人都知道,苏家没准儿会闹上法庭,打个头破血流也说不定。

  唉,吉宅,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