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日行百里 真正原因

“先生,这些日洛阳的局势有什么变化吗。”孙策最为关心的还是洛阳的局势。

程昱叹了口气回道:“这满朝文武实在糊涂,竟然想要借助董卓的力量去歼灭十常侍

。如今十常侍被董卓全部杀死,想必这洛阳再没有能够压制住董卓的了,如此看来这天下真的要乱了。”

孙策自然明白程昱的意思,这洛阳最强大的两支势力便是十常侍和何进。如今何进死了,十常侍也被董卓杀了,那么西园八校尉和何军的兵权自然全部都掌握在董卓手里,以董卓的手段已经没人能够阻止得了。

“如今董卓恐怕已经控制了洛阳,陛下尚且年幼,在董卓的手下必然无力反抗。就是不知皇甫将军等人意识到局势的变化了没,如果皇甫将军等人再受董卓所害,那么我们便更加被动了。”孙策担忧的看向程昱。

程昱无奈的摇头道:“这洛阳的事已经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了,现在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吧。”

听程昱这么一说孙策兴奋的回道:“今日我见了常家的大总管,已经将和常家谈和了。”孙策将常家的来历和自己的做法全部给程昱描述了一遍。

“没想到常家竟然是这样的一群人,孙郎你这次做的决定却是极为正确的。”程昱听了孙策的方法不禁刮目相看。要知道孙策这四年却没有虚度,别说孙策看了那么多的书,就光是便让孙策整天大幅度提升。

孙策得到程昱的夸赞心里自然美滋滋的,“先生,如今吴郡的山贼已经解决,我们剿匪得到钱财粮食要如何分配。”

“这些钱财数目非同小可,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如今吴郡既然已经定为我们的根据地,索性就拿来建设吴郡吧。”程昱搓了搓手,“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壮大孙郎的实力。”

“壮大实力?”孙策看上去极为不解。

程昱笑了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不过程昱心中清楚董卓进京之后大汉将会面临什么。程昱知道孙策没有什么野心,不过要想在这接下来的局势中活下去,也需要一定的实力。

“如今我们还缺少一位能够替我们管理吴郡的大管家。”程昱话题一转说到如今孙策如今面临最大的问题。

的确自从常家按照孙策的安排后,在这吴郡不缺少安定,也不缺人,就是缺少一位打理的人才

。要知道这吴郡可不比别处,吴郡四个最重要的职位全被孙策军垄断。

孙策在吴郡那自然最好了,可是如果孙策率军北上,程昱张一,于禁赵云,这四个人孙策却不舍得任何一个人留下。如此一来孙策军一走,整个吴郡都将陷入瘫痪,如今孙策军急需一位能够留在吴郡管理这一切的人选。

孙策叹了一口气道:“如果子技没有英年早逝,应该是最好的人选了。如今哪里去找这么一个能够将整个吴郡都管理好的人才呢。”

“其实这人才倒不是没有,我早年认识一人便有这经天纬地之才。”程昱微笑的看向孙策。

“不知是何人能够得到先生如此盛誉。”孙策激动的问道。

程昱回忆着:“此人姓张明昭乃徐州彭城之人,不过在黄巾之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迁到扬州。”

“先生可知张昭现在何处?”孙策兴奋的看着程昱。

“这些日我命张县令派精卫营在扬州各处寻找才知道这张昭来到扬州后居无定所,如今正在丹阳郡的溧阳。”

孙策听到程昱的话便迅速走到地图面前寻找程昱口中的溧阳。“这溧阳离我们不是太远,我这便让张北备马。”说罢孙策迅速向房外赶去,程昱的一句居无定所让孙策不敢耽误任何一分钟。

“孙郎,这溧阳绝不是一日便能到的,要不还是等赵云来到再去找张昭吧。”程昱看到孙策激动的样子不免有些担心。

孙策摆了摆手回道:“这天色还早,我们今日先赶到吴县再说。”

说罢孙策便翻身上马,程昱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与你前去,这路上有什么事也有个照应。”

孙策一心都在张昭哪里还听得进程昱的话,就这样孙策和程昱便各自一骑向吴县迅速赶去。

这娄县距离吴县本来要用一日的路程,可是孙策求贤心切,所以速度自然快了不少。孙策身强力壮跑起来自然感觉不到什么,可是程昱只是略通骑术,体力也不如孙策,却是跟不上孙策的节奏。

一开始孙策并没感觉什么疲惫,程昱虽然有所劳累也不愿去说,所以这路程走到一半两人都没有怎么歇息

。直到孙策自己感觉到有些喘息,才想到年迈的程昱。

孙策想到程昱跟随自己一路颠簸却是极为过意不去,“策有些累了,先生我们先歇息一下吧。”

程昱点了点头,艰难的从马上跳了下来,两人一声不吭的走了几十里确实消耗了不少体力。等到再出发的时候,孙策便留了下心,如此一来孙策虽然有些急,却不得不将速度缓下来。

正如孙策所言,这太阳还没落山两人便抵达了吴县,不过这吴县才不过是孙策的第一站。一夜无话,第二日孙策自己挑选了一条快马打算继续出发。

程昱经过昨日的颠簸已经十分疲惫,可是看到孙策独自前往却还是放心不下。如此一来程昱却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和孙策前进,索性吴侯府的好马颇多,孙策看程昱态度十分坚定便为程昱挑选了一匹好马。

有程昱在孙策自然不敢全速前进,如此一来两个人马速并不快。又是一天的行程,等到孙策和程昱走到无锡的时候城门已经关上了,索性程昱报出吴郡太守的名号,两人才不至于露宿野外。

第三天一早两人便继续出发,目的地自然还是溧阳。不过经过两日兼程的孙策激动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所以剩下的路程并不像先去那样着急,而是不紧不慢的走着。

第三天孙策走的路程并不远可是也到了阳羡,如此一来孙策三日之内竟足足走了有三百里。

“出了阳羡便是溧阳了。”程昱看着地图缓缓说道,连续三日的行程已经让程昱太过劳累,说起话来也有些嘶哑。

孙策有些担忧的看着程昱道:“先生,还是不用那么着急,这路程一日走不到,两日却是正好。”

“年龄大了,如今腿脚都有些不便利了。”程昱无奈的叹道,自己和孙策的年龄相差太大,这便注定程昱无法看到孙策最为辉煌的时刻。程昱相信黄巾之乱乃至眼前的董卓入京都不是孙策最为辉煌的时刻。

孙策摇了摇头道:“先生哪里老了,今天差些追不上你。”听到孙策的打趣程昱笑了笑总算能够缓解一下行程的疲惫。

第四天又是一早两人便匆匆出发了,按照孙策的计划,这点路程两日走正好

。所以这一路上两个人却是说说笑笑,看上去到像是旅行一般。

“先生,这官道为何破落成这个样子。”孙策有些疑问的看向程昱,两个人走了没多久便发现眼前的路越来越难走。

“想必我们已经到了交界处了。”程昱倒是习以为常,“再向前走一段距离便好了。”

孙策没有再问,不过走了没多久整条道路便又恢复了整洁宽敞的模样。“先生,这是为何?”孙策实在想不出这是为什么。

程昱笑了笑,“这还不是当地的郡守克扣了修理官道的钱。刚才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两郡的交界处,有不少郡守在修官道的时候都会少修那么一些。由于这些地方处于两郡交界处,所以也难以去说是谁的责任。”

“这两郡交界处本来就是要道,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分了。”孙策熟读兵法自然知道郡与郡的交界处是极为重要的位置。

程昱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只得无奈的叹道,“这大汉的贪腐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这扬州还算好的。十常侍把持朝政的时候,整个北方民不聊生,要不然也不会发生黄巾叛乱了。”

程昱的这番话却是说到孙策的心里,让天下一次次混乱的不是天下的百姓,而是那些身居庙堂之人。所以即使平定黄巾之乱,还会有边章韩遂叛乱,还会有董卓进京。

“看来乱天下者不是张角,而是大汉王朝。”孙策的一番话却是让程昱愣在原地。

毫无疑问孙策的这句话说出了如今天下大乱的重点,无论黄巾还是董卓都不是一个人能够乱天下的。如今大汉已经腐朽不休,根本不是用武力就可以镇压的,因为大汉王朝输的不是军力,而是整个制度。

程昱向远方看去嘴中则轻轻念道:“不知大汉还能折腾多久,这孙策又会有什么成就呢。”

孙策程昱并肩随行向那远方奔去,那个方向已经不仅仅有张昭,因为张昭也不过是这条路的随行者。

“这溧阳终于到了。”经过六天的行程孙策和程昱终于抵达了溧阳。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