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赏宝大会 机智夺玉

孙策因周年时陆老的一句弱冠之魁首,在整个江东文坛里声名鹊起。不过对于孙策来说在这种巨大的光环下并没有什么压力,而接下来的生活似乎应证了孙策的抓周,孙策整天无非就是玩和吃,不过每个人的这么小的时候不都是这样度过的吗,孙策还需要成长。

不过孙策还是保留作诗的习惯,只不过再也没有出现如同《咏鹅》那般的惊世之作。这当然是孙策故意为之,孙策熟读诗文何止上万,找到一般的诗文反而比那些朗朗上口的简单。

孙策不怕江郎才尽,而是怕名声太盛招来祸端。更何况有些诗文本来就不适合自己这小小的年龄,还好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思考,否则一定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孙策心里明白那首《咏鹅》之所以会得到那么大的评价,便是因为这首骆宾王七岁所作的这首诗本来就是一个小孩子的视野。所以说即便二十岁的诗文里拔得头筹,也不至于会被别人找出破绽。

不过孙策即便有心控制,所出诗文也足以让江东文坛目瞪口呆了。至于近水楼台的吴郡,各位读书人和官员,更是十分愿意和孙策打交道。这不,吴郡三年一度的赏宝大会就邀请了孙策,当然最主要是因为孙坚受邀在大会中维持治安。

吴郡赏宝大会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到几十年前,那时这里就有大大小小不下十余个赏宝会,在四十年前各个赏宝会抛开成见融为一体,又经过近十几年的突飞猛进,终于成为扬州最大的赏宝大会。可以说吴郡赏宝大会吸引了整个江东的爱宝之人。上到王侯将相、各级官员,下到商人、百姓,甚至各路绿林好汉也要来凑一凑热闹。

每到这个时候各色各样的人都会准时从江东各处赶来参加这三年一度的吴郡赏宝大会,至于这一次的举办地则是在吴郡娄侯的一处侯府中。

此时二岁多的孙策正在后花园和众人一起走着,娄侯听说富春出了个在襁褓中就会做诗的天才,而且还受到了陆老的赞扬,于是也来了兴趣,命人将孙策请来。这时众位正围着孙策打趣,孙策对面这些对于平常百姓高不可攀的达官贵人也只有无奈的应付着。

“本侯当年征讨鲜卑时得到一块流落在外的玉石,此玉乃是一对玉佩,根据书中记载这是伯牙子期两人曾经得到的对玉。相传子期死后伯牙手中的玉佩竟然平白无故的碎了,后来伯牙得知子期逝去的消息,才发现子期的玉佩也一样碎掉,于是子期将两块碎玉和琴埋在了一起。”娄侯轻轻咳了一下随后环顾着好奇的众人,“后世还有一说是在伯牙死后,两人知己精神感动上天,于是命一老道将两块碎玉修补的完美无损,并将其留在世间等待真正有缘人。今日本侯已经将此玉拿在府中,众位可随我一起去感受一下先人的那份雅意。”

“侯爷得此玉佩实乃天赐,待会下官可要好好领教一下那高山流水的雅意。”吴郡太守在一旁恭维道。

“只可惜的是如今空有玉佩却再无那有缘人了。”娄侯有些遗憾的叹道,随后众人都沉默的低下头去,场面一时静了下来,至于孙策倒还沉寂在刚才的故事里。

前世的孙策只对诗词感兴趣,这些事情他也不知是真是假。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不过孙策一想到自己都能从过去来到这里,这就表明了有些东西还真不能用科学去解释。

众人一时没了话题,便又将精力集中在孙策身上。“明明是想要拿我寻开心才喊的我,什么赏宝大会就是有钱闲的”。孙策心里对眼前的人一点好感也没有,而且表面上还要摆出一张很小孩的表情去迎接这些人的攻击。

逛完一圈后,孙策疲惫的回到府中,一路蹦蹦跳跳倒感觉不到什么,这一停下来孙策不由得感觉肚子饿了。“侯爷,贵府有什么吃的吗?”孙策不客气的问着。不过此话一处,众人便哈哈大笑,其中尤以娄侯笑的最欢,孙策装作不懂的看着这些人们,然而心里却画了无数个圈圈。

要光是笑也没什么,可恨的是孙策耳边还传来几人交谈的语句。“听说这位小诗人抓周的时候是先拿的玩具后拿的吃食……”说罢几人又呵呵的笑了起来,殊不知自己几十年前的抓周对那两件物品也情有独钟。

对此孙策也只能装作很傻很天真的看着这些无聊至极的人们,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未来的孙策会是怎么样的喜怒不形于色了。当然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填饱肚子,不愧是大户人家,食物的确不一般,即使眼界那么高的孙策依旧有很多没吃过。而孙策似乎为了报复几人对自己的调侃,拼命似的向嘴里塞。

赏宝大会和孙策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不过最重要的展览还是参加了。娄侯拿出了先前介绍的对玉向众人展示,而每个人都自以为很懂的看了看,然后没创意的说了些相差不多的恭维。娄侯虽然不是热爱名利之人,但也让众人吹的有点发飘,而这人一飘起来就容易找事,更麻烦的是找事还找到孙策身上。

孙策对那一对玉佩的兴趣只停留在那个类似于传说的故事上,所以成了全场唯一没看玉佩没恭维的人,而这让有些骄傲的娄侯感觉很不好。娄侯坏笑的向孙策走来,“小孩提,你看看这玉怎么样?”

孙策深吸了一口气无奈的看着这一对玉佩,只见这一对玉佩白璧微瑕,润哲透明,简直是天生一对。且不说上面雕刻的工艺,就是肉眼看去的纹路和颜色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再加上那传说中人去玉碎的传说更是给对玉多了几分神秘感。

孙策看罢对玉刚要背前几人的恭维,娄侯却是发言打断了孙策的话,“这玉的故事你刚才也听到了,你说这一对玉佩哪个是先有的,哪个是后有的?”话罢再看娄侯,那一脸的表情像极了和王二小说话的那个日本头领,可见有些东西还真不分古今。

还没有意识到陷阱的孙策反问道:“我要回答上来侯爷有什么奖励吗?”

孙策这一句话可真是一点不给娄侯台阶下,娄侯这时略显愤怒于是冷冷的向孙策回道:“小孩提,若是真答对了,我这对玉就送给你了。”

娄侯的这句话如同火上浇油,现场一下子变得箭弩拔张,而周围的人也发挥了一个传统的中华美德——爱看热闹不嫌事大。当然也有人想劝娄侯别和孩子置气,不过当看到娄侯那怒气冲冲的表情后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更可笑的是放弃之余还不忘用那句经典的“小孩子还是吃点亏好”来开脱自己。

孙策再次看了眼玉佩,发现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随后又转身看向那一张张幸灾乐祸的脸,至于娄侯也在一旁眯着眼睛等着自己出丑。

孙策微微一笑走向娄侯随后胸有成竹的用手指向对玉道:“先有玉的旁边是后有的,后有玉的旁边则是先有的。”

孙策的话语先是让众人一惊随后整个房中都静了下来,众人想了想似乎感觉没什么不对,随后一个个面色惊异的的看向孙策。至于娄侯倒是面不改色,对于孙策精彩的回答娄侯倒是并没有什么太多感觉,这种文字游戏孙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让娄侯真正欣赏的是孙策面对自己时从容不迫,甚至迎难而上的状态,就这一点就不是那些玩弄文字的人所能比拟的。娄侯微微一笑随后双手将眼前的玉佩轻轻捧了起来。

“侯爷非但不加罪于我,还如此厚爱,实乃无双国士,策感激不尽,还望侯爷能够原谅。”孙策也没有拒绝,而是从娄侯手中接过玉佩,随后向娄侯拜道。

至于屋里的其他人则纷纷称赞着什么,这既有对孙策从容机智谦虚的鼓励还有对侯爷心怀大度,守信的赞赏。至于吴郡赏宝大会就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了,而从这开始众人开始认识到孙策不仅仅是一个拥有弱冠魁首的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