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大军将至
却说梁洪溃败之后逃去,因为担心宋军再次袭来,所以他们不敢在大宋境内多做停留,直接回到了风离城。
回到风离城,梁洪却是越发紧张起来。
“陈青,我军大败,此事若上报狼主,只怕我命休矣啊。”
梁洪此败,让西夏损兵折将,可谓大罪,西夏狼主若知,岂会饶了他的性命?
此时梁洪,后悔不已。
陈青见此,道:“将军莫急,属下有一计,可保将军性命无忧。”
“哦,何计?”
陈青在梁洪耳边低语一番,梁洪听完,暗道好计,于是不做停留,急匆匆便向西夏都城赶去。
几天之后,梁洪快马加鞭来到西夏都城,接着将自己浑身捆绑起来,直接向皇宫赶去。
梁洪来到皇宫,跪在宫门前谢罪,这边侍卫得了情况,急匆匆去报,此时李乾顺正与群臣在朝堂上商议事情。
“陛下,梁洪梁将军跪在宫门外请罪。”
“请罪?”西夏狼主李乾顺听了之后很是奇怪。
侍卫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见梁洪将自己捆绑起来,那必是请罪了。
“是!”
李乾顺凝眉,道:“宣他进来。”
侍卫领命退去,不多时将梁洪领到了大殿之上,梁洪上得大殿,扑通一下给西夏狼主跪了下去。
“末将有负圣恩,进攻大宋败北,以致大军折损,还请圣上治罪。”
梁洪说完,群臣皆是一震。
“什么,败了,这怎么可能?”
“大宋虽有种师道镇守边关,但你有一万兵马,就算要败,也不至于败的这么快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群臣不解,议论纷纷,梁洪不敢隐瞒,将宋军如何诈营,他们攻城如何受挫说了一遍,这般说完,李乾顺顿时恼怒不已,喝道:“好你个梁洪,朕这般信任你,让你领兵出征,你倒好,把我西夏将士的性命当儿戏,来人,将梁洪拖出去砍了。”
李乾顺发怒,梁洪这边却是不做辩解,只是任由侍卫拖下去,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老臣站了出来:“狼主且慢。”
李乾顺还在生气,见那老臣站了出来,问道:“爱卿要说什么?”
老臣道:“狼主,我西夏兵马本来就不善于攻城,当初让梁洪出兵本就不是明智的选择,如今败北,梁洪罪不致死,且如今我西夏正是用人之际,梁将军十分骁勇,不如命他戴罪立功吧。”
老臣站出来后,朝中不少人也都站出来替梁洪求情,这件事情,本来就不怪梁洪,是当初有些人执意要提前出兵,这才导致战败,如今朝廷正是用人时候,留梁洪一条命也好。
群臣说情,李乾顺这才作罢,道:“既然如此,那便放梁洪一马,责令他戴罪立功。”
说完,李乾顺又道:“大宋欺人太甚,我西夏粮草和兵马可有准备妥当?”
“回狼主话,已经差不多了。”
“好,既然准备的差不多了,何人愿意领兵出征,攻伐大宋?”
李乾顺说完,朝中一员大将站出来道:“狼主,末将愿领兵出征。”
李乾顺一看,见是自己堂弟李古,心下顿时一震,整个西夏,若论用兵之神勇,莫出李古,如今李古领兵,此战必胜啊。
“好,既然御弟愿意领兵,你便领五万精兵,前去伐宋吧,朕在西夏,等你的好消息。”
“是!”
-----------------------
李古领命之后,随即去军营整顿兵马,准备出征。
这个时候,李古军师萧道正来见李古。
“不知将军此去伐宋,可有什么章法?”
“军师的意思是?”
“宋有两城可伐,一是枣城,也就是梁洪战败之所,二是新安城,两城之中,宋军各有一万兵马,除此之外,宋军军营之中亦有兵马,我军若到枣城,宋军军营必定派兵支援,如此,我军虽有五万兵马,但想要轻易攻破枣城,却也不易。”
五万兵马不少,但若宋军城中有两万兵马,兴许就能够阻挡住他们了,那个时候,想要攻城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古听完,道:“那军师可有良策?”
萧道正道:“不如让东林城的野利虎领兵烧扰新安城,只做骚扰,佯装攻城,宋军见新安城被攻,必定派人前去支援,如此一来,枣城的守兵便会减少许多,这对我军攻城,可提供一些帮助。”
李古颔首,道:“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便派人去给野利虎送信,要他佯攻新安城。”
李古和萧道正这边商议好后,立马派人去通知野利虎,让他佯装攻城,这边西夏兵马,整军之后,直接向枣城赶去。
却说西夏大军向枣城进发的时候,东林城这边的野利虎已经得到了李古命令,他得到这个命令之后,不做迟疑,领着一万兵马便在新安城下五里驻扎了下。
新安城守将乃是种师道之子种浩,他见野利虎有进攻新安城之意,立马派人前去通禀种师道和赵沐,种师道听完之后,略一沉思,随即说道:“这只怕是西夏的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想让我军调集兵马去新安城,而后他们再领兵来攻打枣城啊。”
种师道领兵多年,这谋智还是有的,西夏的小伎俩那里骗得过他。
“吩咐下去,让浩儿严守就是,那野利虎不过也莽夫而已,不必惧他。”
种师道这样说完就要让人去回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赵沐突然拦住了他,道:“将军,本侯倒有一计,可让西夏首尾不顾。”
“哦,侯爷何计?”
赵沐跟种师道说了一番,种师道听完觉得大善,于是命人从军营给赵沐挑了五千兵马,让他领着这五千兵马前去新安城。
五千兵马来了之后,赵沐和朱武等人也不在枣城多做停留,直接便向新安城赶去。
赵沐等人赶到新安城的时候,西夏这边,李古已经带着五万兵马来到了枣城外,不过李古虽然到了,却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先安营扎寨,等待消息。
他需要先确定枣城有多少兵马,之后再决定是否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