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空中奠基
就在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德国的军事架构也于1915年发生了变化。
由于战场上的需求和科技的飞跃,使得持续一年的欧洲大战中出现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式武器:空艇、飞机、坦克、毒气……而在这些武器当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疑是装备专职航空动力的飞机。二战后期,美英盟军的陆地战斗力只能说是一般,可他们之所以能在d日之后横扫欧罗巴,全靠其遮天蔽日的蚊蝇统治了天穹之功。而德国在东线战场的失败,也与其空中力量的逐渐枯竭有着直接联系:毛子的数量本就远比他们为多,再没有空军支援的话就着实没法打了!
有鉴于此,德国必须在未来的时间里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并将其置于重要性更胜于传统陆海军的优先地位。唯有如此,德国才能避免如历史上一般航空工业远逊于英国的局面,从而在未来的硬实力上始终占据优势。
在清英的大力推动下,德**队出现了自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体制变动:一支名为“德皇的空军”的全新军种被建立起来,独立在了传统的陆海军之外。铁十字下的武装力量随之进入了三驾马车齐驱并驰的时代。实际上,除了能更有效的向航空界投入资金、扶持这一至关重要的军种发展之外,清英也还有一分政治考虑在其中。当前总参谋长的权力实在是过于巨大,无论是战争指挥、军官任免,还是装备生产、资金运用。都由其一人负责;虽然总参谋长本人正是容克军官团的核心代表。与皇帝利益一致。但这种模式也无疑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君权。
因此,清英便再不能像二战前的美日两国一样将航空兵并入陆军,而是将其单独成军,以避免总参谋长手中的权力过度膨胀了。而在空军司令的人选上,清英则将曾在战争中与自己密切合作的西克特空降到了这个位置:作为另一个位面中“十万陆军”的缔造者,西克特在组织和训练上的能力毋庸置疑,足可肩负起一个大军种的前期奠基和扩充发展的使命。而西克特那军人世家的容克出身,也让建立“陆军航空兵”想法落空的陆军高层们得到了一些安慰。虽然军种各异,但追根溯源还是会烂在一个阶层里。
让军方高层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对于同属于空军的飞艇,清英却再没有了战前那般的热衷态度。他下令中止了新式重型轰炸飞艇的研发项目,已经下单但却没有来得及建造的工程也被叫停;颇具规模的齐柏林航空公司开始大幅向民用方向转型,其今后所建造的飞艇将以载客运输为唯一使命。
这一命令方甫推出,便遭到了来自军方的一片质疑。因为根据战争中的表现来看,重型轰炸飞艇都称得上是无可挑剔:无论是列日要塞、还是巴黎城防,这些漆着吓人鲨鱼嘴涂装的庞然大物在历场关键性战都中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列日攻防战,当德国步兵面对比利时人的坚固要塞束手无策、而沉重的大贝尔塔攻城巨炮还在后方数十公里的地方艰难挪动的时候。这些装载着恐怖爆炸物的大家伙就已经飞临到了战场上方,并通过那天雷狂泻般的火力迅速为进攻部队扫平了道路。在满载炸弹的情况下。一艘巨型飞艇的火力就等同于两个重炮营,而前者还能以梦幻般的70公里时速快速转移,且完全无视地形!
面对军方不解的质疑,清英通过一次演习便全然平息了这些异样的声音。在一场飞艇遭遇战斗机拦截的模拟对抗中,体型比飞机大数千倍的飞艇却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不出数分钟,飞艇的帆布蒙皮上便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染料星点,而灵活轻盈的飞机却毫发无损。如果换成真正的机枪子弹的话,飞艇中的氢气气囊早就在这番打击之下轰然爆开,并发生无可挽回的殉爆了!
一艘价值高达200多万马克的重型飞艇,竟如此毫无还手之力的被不过几千马克的单翼战斗机击毁,即便是飞艇的总设计师齐柏林本人也沉默了下去,再没有任何的反对声音了。虽然演习用的飞艇只是在吊篮位置加装了几挺机枪,自卫改装还大有潜力所在,但通过这场演习,浸淫此道数十年的齐柏林却已然洞悉了飞艇的先天缺陷。由于飞艇的浮空原理是阿基米德定理,其庞大的气囊便注定了它们将是一个个目标极其庞大、且毫无灵活性可言的移动标靶;除非拥有克莱因力场这种偏转一切攻击的黑科技,否则根本不可能在战斗机的围观之下幸存!
至此,德**方的重型飞艇项目便宣告终结了。而已经在德**队中服役了一段时间的轰炸飞艇们,也凭借其大载重量改装成各种空中宫殿,并消去了艇艏那标志性的鲨鱼嘴涂装。庞大的研发和维护资金被投入到飞机的研究中去,更进一步促使了德国航空科技的腾飞。这也算是应时而生、却又应时而退的军用飞艇,在其如同彗星般闪耀而又短暂的服役生涯之后,所留给后辈的最后一笔财富。
尽管清英将陆军和空军分离了开来,不过在海军身上却是手下留情:公海舰队被允许有直属自己的航空兵部队,以便充实他们方兴未艾的舰载机群。虽然当前飞机的技术仍旧十分原始,但其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却已经显现,而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中的规定,德国被允许拥有一支高达15万吨的蛮夷航母舰队,这其间的大量飞机显然只能由海军的来指挥。执掌海军的提尔皮茨也乐得如此,不管怎样,海军的家底也能通过这些新成员的加入而得到进一步的扩充。
有了专属于自己的航空兵之后,德国海军所考虑的便是如何将其更有效的利用起来了。除了传统的侦查和为己方主力舰提供校射之外,一半身心都属于海军的清英提出了大胆的展望:在舰船上起降的飞机也应当拥有如同陆地飞机一般的格斗和轰炸能力,甚至还应携带一枚鱼雷发动远程攻击!对于航空技术还处在相当原始的1915年而言,这一展望无疑是极为超前的理念。不过,清英却认定这些指导性的概念应该尽早向海军提出,唯有如此,德国海军才能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前行,并保持对美英潜在敌国的领先优势。
由于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自带一对大型浮筒的水上飞机无法满足格斗和轰炸的需求,德国海军便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策略,开始试验在军舰上起降常规陆基飞机的可能性。由大型商船改造而来的“美洲鹰”号水机母舰再次成为了试验的小白鼠,其上层建筑几乎被拆了个精光,烟囱移到右舷,形成了一个长达140米的全通甲板。根据陆地机场的经验,这个长度已经能够满足福克ii型战斗机的起降的需求。然而人类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却总要伴随着各种挫折甚至是伤痛:由于在大海上的船舰会出现无可避免的横摇,其在移动中起降飞机的难度无疑比陆地机场大上太多,海军所进行的两次试验均宣告失败,一名飞行员更是因此丧生。然而清英的意志却仍是坚定不移,他坚信这绝非是德国海军在迈向空天的过程中所不可逾越的阻碍。
清英的坚持很快便取得了成果。1915年9月17日,一架通体银白色的福克战斗机再度从美洲鹰号的甲板上顺利升空;在空中盘旋了数圈之后,随即减速俯冲而下,并准确接触到了母舰的飞行甲板,在拦阻索的勾连下一举降落成功。正在伏尔铿造船厂出席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最后一艘“符腾堡”号的下水仪式的清英,当即在仪式结束后赶到附近码头,为创造这一历史性壮举的飞行员授予红鹰勋章。眼前的飞行员高大健壮、面容棱角分明,眉目中竟带着一丝清英所罕有的熟悉;正当清英绞尽脑汁地回忆自己曾在那里见过此人的时候,对方的自报家门却让他心中倏然为之一惊。这名与他同岁的年轻飞行员,正是在另一个位面中鼎鼎大名的赫尔曼戈林。
受这一成功着舰的消息刺激,清英决定在下一年度建造一艘专职的小型试验航母,以便为德国海军的未来之路奠定足够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由于清英前世是正统的大炮巨舰党,对航母的认知和设计便绝难有在炮舰上那般的深厚造诣,很多东西就全要靠德国设计师自己去摸索了。不过,清英却仍旧可以在作战任务和运用理念上提出总领全局的意见,对于一些经典的航母布局也有所涉猎;在这一佐助下,相信德国海军的航母之路也不会比历史上的美日英三国走更多的弯路。
ps:感谢书友两只白鹤、五宾龙、heilhitler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