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之后之谋现在用

但当时我竟然忽略了一个至关严重的问题,直到和刘备煮酒论英雄之后,才猛然想起。

刘备明明是被吕布夺取徐州之主的地位,现在吕布请他回来,他竟然能够如此泰然处之,可见其心胸到底深沉到何种地步,简直深不见底啊!

对了,还有。

当时下邳城围攻吕布时,陈宫曾经献策让吕布率兵出城,在城外筑一土城,这样便可与下邳形成掎角之势,但是吕布没听。

现在,想想要是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我要攻下下邳,肯定还要多花费一番功夫的。

陈宫也是一位出色的谋士啊!

不过,我现在一直都有意隔离着陈宫,虽然我知道这样做其实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毕竟我现在一直都在使用着典韦。

只是现在想到,是不是有些过于屈才了。

如果,也启用他的话,我不是又平添一股助力,而且还委实不小。

可我又看了看身边的程昱、郭嘉等……呵呵……足以……

有“谋”如此,何愁大业不成,何愁天下不定。

好像是为了验证我说的话,又像只是此时就应该出谋了一般。

郭嘉开口了。

只是那提出的计谋让我有些奇怪。

他说,现在我等急攻,袁谭等人必抱做一团,严防死守,而若是我们稍稍缓之,其兄弟之间本就有阋,虽可御外侮,但必将自图。吾等可不战而胜。

此计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是大妙,若真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也。

可这让我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啊!这不就是所谓“郭嘉遗计定辽东”之计吗?

那时,袁熙、袁尚兄弟被我追的满世界……满河北乱跑,最后跑到了辽东公孙康处。

郭嘉说……呃……郭嘉在遗书里说,急攻不可下,缓之必相图。

他现在怎么提前说出来了,难道他和荀攸一样,不对,应该是相反。

荀攸是该提的时候不提,郭嘉这是……不该提的时候提前提了。

不过,还是有一点一样的,就是都死逮着一个计谋不放。哦!还是不对,郭嘉有时候还能猜……

其实,据说定辽东之策,不是郭嘉遗言所说,那时曹操自己的计谋,不过如此精妙绝伦的妙计似乎不应该从曹操嘴里说出来,所以就移花接木到了郭嘉身上。

而且据说此类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怒鞭督邮好像是刘备,火烧新野的也是刘备,还有像借箭借东风……

“好!就依奉孝所言!”纠结那么多作甚,既然有此良谋,当然要付诸行动。

按照郭嘉所说,我们就立刻整合大军,往荆州进军,同时也是要到处宣扬,其实只要我们撤军,即使不宣告,袁谭他们也是会知道的。

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既然是撤军,为什么不回军许都,那样我也可以……休息一下的。

为什么非要去装作攻打荆州的样子呢?难道还真的能把荆州攻下来不成。

刘表占领荆州那么多年,又岂是“青梅煮酒”时,所说的那般无能。要知道守业更比创业难,更何况刘表还把荆州治理的欣欣向荣。如此成果,又岂是庸人能做出来的。

由此可知,刘表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般……就如刘备一样。

一想到刘备,此人不除,必将是大患!

而且现在刘备也正依附于此处。如此强强联手,如何可破?

若只是佯攻,何不装作回许都休整呢?

不过,计谋已定,命令已发,也只能前往荆州了。

一切正如郭嘉所料,真真正正的所料。

因为,我们才一离开,袁谭和袁尚就立刻开撕了。

我们都还没到荆州地界呢?就接到了袁谭的求救信,还有求救……人,算是我另一重要人物……辛毗辛佐治。

而且她的女儿好像也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啊!还有她的侄子……

太过遥远了……离现在还太过遥远了,遥远到曹操都已经死了,遥远的魏国都已经没了……

遥远到现在想来都毫无用处。

本来就不打算攻打荆州,现在袁谭派辛毗前来,正是太过合适。也好险不曾回到许都,不然当我正在休息时,他来了,岂不是犹如那些谋士一般,竟做些缺德事吗?

打扰人好事!

于是大军又开始往回赶。

只是不知道士兵们会不会有怨言。因为我们的计谋不可能对士兵们说的,要是里面有叛徒怎么办?其实肯定是有的,几万人怎么不可能出现一个“肯定”呢?

我们只是对士兵说要攻打荆州,并没有说此是计谋,现在还没到荆州就立刻回军,士兵多少还是有点怨言的,就算没有怨言也一定会奇怪的。

这不是在做无用功,什么事都没有做,就像一个傻子一样,白跑一个来回。

不过,即使有怨言也不会明说的。而且,我军待遇极好,每个士兵都想为丞相上阵搏杀,不惜性命的,更何况只是来回跑跑路呢?

大军又回到河北,可还没准备,就有两个降将来投。

可现在,我“五子良将”已全,许褚在侧,典韦未死,曹仁兄弟、夏侯兄弟一切武将俱在,而“五虎上将”想必我是得不到了,魏延我还不知道在哪?而江东猛将……都在江东啊!

现在还有什么武将能让我提起兴趣了。

招来一问,果然……完全不认识。只知道一个叫吕旷、一个叫吕翔,我下意识的看了看吕虔,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关系。

我也真是无聊透顶了,难道同姓就有关系吗?那草包……曹豹还是曹操本家不成。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我直接就命他们为前锋去攻打袁尚。

用敌人的人攻打敌人,为什么就不感觉到心疼呢?只是感觉敌人是在自损实力,当然张郃就除外了,至于高览嘛……

谁知袁尚并不打算认输,呃!其实也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打算认输的,毕竟袁尚和袁谭交战到刚才可一直都是袁尚在胜啊!

而且,虽说袁尚在和袁谭交战,但这冀、幽、青、并四州本质上还是在他们老袁家手中,为何要投降外姓曹贼呢?

既然不认输,那就要有所行动。

于是他准备先灭袁谭,再攻曹操。便派马延,张顗为前锋,前去攻打袁谭。

要知道,现在我和袁谭可是在结盟啊!

于是,就有招降了……马延和张顗,这还是吕旷和吕翔的功劳呢?

唉!这仗真是越大越没意思了,袁绍有名的将领似乎都跑到我这里了吧!

而且我趁袁尚攻打袁谭时,还抢了他的粮,破了邯郸,直取冀州。

冀州有审配防守,确实有些难攻,最后还是他侄子审荣开城门才得以破城的。

至于审配侄审荣为何开城门,这又是袁谭之人的功劳,那就是辛毗,审荣和辛毗交厚,可辛毗一家就……

无一人生……

冀州城破,袁尚兵败,袁谭见此,举兵攻之。

袁尚被打的投靠了幽州袁熙,而袁谭竟来攻打冀州,也就是我,因为我刚占领了冀州。

呵呵,小样,你不灭你,你竟然来送死了。

于是……他就死了。

唉!对付袁绍这几个后辈,真的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啊!

完全不怕事情会发生什么改变,就算改变……那又怎样?

直接推平。

当时在对付袁绍时,我还不敢擅举妄动,生怕会发生什么改变,不然我早就火烧乌巢了,哪里还等着袁绍猖狂到那般时日。最后还是等到许攸来到,我才去放火的。

当日,刚来到这里,头脑发热,什么都没有考虑到,就直接去拦截董卓,我当时胆子怎么就这么肥呢?我如何敢,又是怎么敢的,我到底是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胆子。

现在想想都后怕啊!

那次无脑的行动,当然也确实让之后的事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它让我得到了貂蝉这一尤物,如果再让我选一次的话,我……一定会更加毫不犹豫的去做的。

可现在,我都不惧某些改变了,袁尚兄弟啊!你们能不能稍微强一点,哪怕就是一点点啊!

我是不是有些过于嘚瑟了,在攻打冀州时,由于审配的防守,我还攻不下来呢?

更别提,还要用计先撤,让他们自相残杀后再来攻打之事了。

冀州已破,袁谭已死,青州已入我囊中。

剩下的就是幽州和并州了。

于是,即分兵,一处攻打幽州,一处攻打并州。

因为袁尚投奔了袁熙,所以现在幽州是由此二人看守,而并州只有高干一人看守,所以想必幽州难破也。

所以,我让所有降将都去攻打幽州,使李典等进兵并州。

奈何,我总是高看了袁绍之子,但却没有高看袁绍侄子。

袁尚和袁熙在得知我军到来后,竟吓得逃跑了,跑到辽西乌桓处了。

而幽州刺史乌桓触,在他的两位少主公跑了之后,立马就投降了。

这幽州就这么被我收复了,唉!白跑了那么多兵马了。

不过,那个叫做乌桓触的幽州刺史和乌桓,到底有没有甚么关系?

而并州的高干则死扛到底,也许是我派的兵不多吧,所以他才自认为自己可以抗住……没想到他还真就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