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刀队

上午八点多钟,直沽海光寺,华北屯驻军的司令部内,十几个鬼子军官21脸肃穆的坐着,其中一些人眼中更喷吐着愤怒的火焰——他们集体被昨晚生的事情给彻底激怒了。

“咵咵”的脚步声中,田代皖一郎和多田骏还有河边正三走了进来。

“起立!”一个少佐大声喊道。

田代皖一郎的脸色白中带青,显得状态极为不佳。他坐下后,先朝众人摆摆手,目视所有人坐下,沉声问:“昨天南苑生的战斗你们都知道了?”

众鬼子齐声答:“哈伊!”

“现在,我宣布大本营的命令……”

肖战歌和赵登禹激怒的并不仅仅是华北屯驻军的日军,日本大本营的一帮老少鬼子,同样被激怒了。肖战歌和赵登禹联手刷新了日军的一个记录,即单天伤亡记录。而这在日本人看来乃是奇耻大辱。

随着田代皖一郎宣读完来自日本大本营的命令,众鬼子齐声喊:“进攻进攻进攻!”

“现在由多田参谋长布置作战任务——”田代皖一郎说完,直接从椅子上瘫了下去。

历史上,老鬼子此时已经因为身体原因回去日本养病去了。现在,本来按照他的身体状况还能坚持一阵子,但是,随着昨夜的噩耗传来,他在遭到大本营一通严词训斥后,急火攻心之下,立刻就不行了。

田代忽然瘫倒,众鬼子无不心惊,一个个喊着:“阁下!”“快叫医生,”围了上去。

田代突然病倒,让众鬼子在愤怒的同时,心中又多了一份哀兵情愫。多田骏布置完作战任务后,众鬼子一刻都不愿停留,立刻集合部队去了。

中午十二点左右,华北屯驻军直沽部队,五千余日军兵分三路,一路直奔法租界,准备强行抓捕宋哲元;其余两路一路开往直沽市政府,一路开向二十九军三十八师驻地,要求直沽市政府和三十八师缴械投降或者改旗易帜。

历史在这里走了个岔道,原本,三十八师在卢沟桥事变中后期才参战,现在,因为日本人选择了全面开战,三十八师就提前走上了战场。

张自忠这段时间过得极不舒心。他和穿着日本和服的女儿、侄女的那张合照被全国多家报纸反复转载,让他一下子被冠以“卖国将军”之名。本来,张自忠在报纸上登个声明,或者个全国通电,表达一下立场就能平息这场风波。偏偏,他是个顺毛驴脾气,他觉得自己没错,而且坚持认为当前与日本开战不利。他一声不吭,直接被外界理解为理亏,想要一条道走到黑,于是,不仅报纸上出现谩骂他的声音,甚至于他在北平的寓所外墙上,都被刷上了“汉奸、倭寇走狗”这样的标语。

日本人也昏了头,原本双方相安无事,即使北平那边打得热闹,可是在华国金陵政府明确下达抗战总动员命令之前,张自忠未必会有动作。现在,他们直接逼上门来,适得其反,反而让张自忠心里积累的戾气找到了宣泄的口子。

双方于直沽市政府和三十八师驻地附近展开大战,日军多亏有空中支援,这才勉强维持住了阵线。

肖战歌这个异类的出现,让南苑事变就好像火药桶一样,一下子就将中日之间的多年积怨一下子引爆了。随着日军开始大规模向华北增派部队,延安那边先声,通电全国称:“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紧接着,金陵的老蒋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不仅如此,他还致电宋哲元和秦德纯,让他们务必保证长辛店火车站和卢沟桥等交通要点不失。

七七事变变成了六一六事变,肖战歌只是在脑中过了一遍这个概念,就把它抛诸脑后去了。

应该是从鼓舞士气的角度出,这一次,无论是二十九军司令部还是金陵那边,对于六一六事变中立功人员的嘉奖都非常的迅。赵登禹得到火线提拔,被提升为第132师的师长,依旧负责南苑防御;军训团张荷舫以下,所有人军衔上调一级。嗯,没错,肖战歌当将军了,新鲜出炉的少将,而且被提拔为军训团副团长和作训课课长。因为张荷舫根本就不懂打仗,而佟麟阁要负责整体防御,实际上,他就成了军训团的最高军事长官。

肖战歌就职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本中队以外的学兵进行考核,而考核项目只有两个,一个是赛跑,一个是在夜晚负责给烈士们守墓。

次日,在日机例行轰炸结束后,肖战歌命令军训团全体集合,掏出一份名单,让念到名字的出列。

被念到名字的不多,总共才两百余人,其中就包括被他赶出自己中队的那些学兵。因为这些学兵的存在,被要求出列的学兵一个个普遍忐忑不安,而李克昌等军官也以为,肖战歌小人得志,这是准备对那些背叛过他的学兵进行报复了。

“现在,我宣布新的编队方案,出列学兵和第三大队第四中队学兵组建大刀队。其他人,维系原编制不动。现在,除了大刀队队员,其它各部带回。”

肖战歌这番话出口,所有人不禁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要卖什么药。肖战歌也没心情解释,眉头一皱喝道:“怎么?没听懂我的命令吗?”

肖战歌摆出官威,李克昌等人纵然有满腹疑问,也只能闷在肚子里。而在其它各部被带回后,肖战歌再拿出一份名单,开始对大刀队进行分组。

肖战歌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日本人已经不给他时间重新训练军训团了。所以,他才会用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挑选能用的学兵,以加强自己的力量。

分组完毕,肖战歌扫视众学兵一眼,说:“现在我给你们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不想加入大刀队的,向前一步走。”

没有人动。学兵们并不缺乏抗战热情。哪怕他们原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心思,但是在战争正式打响,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的时候,他们还是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华夏儿女该有的血性和骨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