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所有之前的话

今天看到和田光司去世的消息心里非常感慨,不知大家还记得在第七章写的《butterfly》那首歌的时候对和田光司的描述吗,当说他因为喉癌的原因再也不能唱出当年的声音是一大遗憾,结果今天人已经走了,连声音也成了留恋的东西。

说到和田光司,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小时候看过数码宝贝,也听过这首经典的歌曲,但并不知道原唱名字的。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写这本书的初衷。

分享好的音乐给大家,同时让大家更加了解音乐人的生活。

说来怪惭愧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看网文主要是为了轻松娱乐,所以大部分受人喜爱的书籍里写的歌都是传唱度非常高的歌曲。

这样写一来作者不需要太大的歌曲量,二来可以轻松的引起读者的共鸣,不用担心因为选歌的问题丢失读者。

其实我听歌的数量绝对比网文圈中大多数抄歌流的作者多,所以要写那种非常流行的歌,我也能写,甚至会写的更轻松。

但那就是我写这本书想表达的东西吗,或者说我真的想写一本为爽而爽的书吗?

其实这些话,在前几天柯本去世二十周年的时候我就想说。

人生中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其中发现一部好看的电影,找到一本好看的书,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是最能让人在许久之后仍能想起的愉快瞬间。

我希望大家能在我的书里找到那么一两首,哪怕只有一首喜欢的歌曲。

书写到现在,大概已经写了十首歌左右,这些歌里有我自己想给大家推荐的私货,也有传唱度很高的经典。

平心而论,其中那些大多数读者没听过的歌曲才是我真正想写的歌曲。

不是我为了小众而小众,而是我想这么多歌里,如果大家真的能在书里找到哪怕一首你们之前没听过,但看了书之后会单曲循环的歌,那我就心甘情愿了。

因为好的音乐不应该是按传唱度或者大众小众来区分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几年前看网文的读者里没有多少是知道麻油叶的,但是同样的作品等到他们成名之后,那些歌就在网文中泛滥了起来。

《董小姐》、《南山南》之类的歌为什么非要等到所有人都听过之后,大家才肯接受呢。

我想说的没那么复杂,文中的歌曲,有的也许真的传唱度很低,但我希望大家起码不要一上来就抱着抵触的心态,或许这些歌里真的有你们喜欢的歌曲呢。

再一点就是,我挣扎过,也努力过,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我发现自己写不出来那种大多数人喜欢的爽文。

所以虽然我会尽力提高文笔,或者说保持不降低文笔,但这种有些平淡的风格还是会继续下去。

当然这种平淡的恶果我已经尝到了,这周的收藏涨的很惨,所以周五的时候我没有接到下周推荐的通知,而再过几天新书期就要到了,这就意味着下周开始这本书也许就泯于众人,很难有新的读者再看到了。

不过没关系,现在还有人在看不是,哪怕以后再也没有推荐了,只要你们还在,我也会写下去。

我也许写不出一本大多数人喜欢的文,也许选不出大多数人喜欢的歌。

但那又怎么样呢,那些事情已经有那么多大神去做了,不缺我一个。

我就想写写曾经的学生时代的梦想,写写放弃过的音乐,写写错过的爱情。

诸君若是喜欢,自会留下。而如果留下的这些人里哪怕只有一两个人会因为《传奇音乐人》而怀念起什么、憧憬些什么,那我便知足了。

网文的世界太大了,但这个小小的角落有你们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