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见王莽
过了两天,严尤一早来到宾馆,乐呵呵地叫江河行跟着他走。江河行跟他穿街越巷,后来到一大宅院门口,刚才一路过来许多大宅,这所宅院,虽大,但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江河行刚到门口,江河行原来以为还要等通报呢,结果门口一个50岁上下的人,站在门口,笑容满面的看着严尤和江河行。
那人个头比较高,长身玉立,玉面长须,宽大的白袍穿在身上,微风一吹,袍袖微微抖动,好一个儒家大师的风范。
看气势,看面相,这就是传说中的王莽,大汉朝的安汉公。
江河行真没想到,赫赫的安汉公,朝廷的真正执掌者,居然站在门口等他。他连忙上前施礼,却被王莽一把拉住,笑呵呵地说道:“江先生,不须拘礼,来进屋,进屋。”一手拉着江河行便向屋内走去。
穿过院子,院子里也没什么特别,简简单单的宅院,道路两旁种不少蔬菜。正是初夏时节,蔬菜翠绿鲜嫩,看来没少花心思打理。
两人进的屋子来,屋子一样甚是简洁,江河行毕竟初到,稍微扫了两眼。便被王莽安排两人相对而跪,中间一张小桌子,上面摆些茶水。江河行大吃一惊,眼睛直直的看着那茶水。
王莽看到了江河行的异样,指了指茶水说道:“此乃茶,喝着可以明神,现在只有极少人喝,我则是有贵宾来,才肯拿出一些,来严尤,也一起尝尝。”
三人端起茶碗,各自品尝,最不习惯的是严尤,看的出他确实没怎么喝过,一脸的无奈还要喝完。江河行则是很久没喝过茶了,虽然和他的不一样味道,他还是十分满意的,满脸的陶醉之意。只有王莽喝的看起很是平淡。
“此物取自蜀地,有一山名叫蒙顶山,产此物,进献宫中。我也是得太后赏赐,家中备有一些,有贵宾来才肯一起饮之。”
江河行没想到汉代就有茶了,看来以后又有生意可以做了。却听到王莽这么客气,又将自己看的这么重要,赶紧从怀里取出自己准备的礼物,双手交给王莽道:“安汉公,北地穷苦,物产贫瘠,只有牛羊较多,特用羊皮做书,送给安汉公做为礼物。”
王莽接过来,封面写着两个大字“五经”,打开一看,第一部分就是《诗经》,往后面是《尚书》《礼记》《易经》《春秋》,里面都是由隶书写就,字迹清晰,拿着很是轻盈。
王莽哈哈大笑,手拈长须,看看书,又看看江河行,指了指江河行,有指了指自己说道:“知我者,江先生也。”
江河行自己都是一愣,王莽这话也太冲动了吧,刚聊几句,居然这么说。他本来是想送几本这样的书给汉朝的权贵,好让羊皮纸用的人更多,草原上羊皮多的是,很多不用也浪费了。
江河行道:“安汉公言重了,我只是感于现在读书不易,特命人以羊皮做书,现在我们那里的书,都是这样。”
这下王莽和严尤都是大吃一惊,这样读书该方便多少啊,该有多少人会读书啊。
王莽看着江河行道:“江先生为何想到做书呢?”
“我以前是教书先生,后来途中遇难,漂流到汉地,因敬献自来火得以在代郡立足。后打算在那里教几个学生读书,发现书太少,而且制作不易,所以就做此书,以方便学生和老师之用。”
“那自来火是你敬献的?”王莽吃惊的看着江河行。
“是,当时由代郡太守苏闻带上京城的,我没来。那自来火还能用吗?”
“能用,能用,现在祭祀取火都是用此自来火,祭天用阳,祭地用阴,现在和刚来时水稍微少了一些。朝中都叹非神仙不能制此物,阴阳自来火,都有专人看管。”
江河行心里暗笑,这帮土包子,要知道能穿越,非多带点打火机不可。
王莽又问他当时所见凤凰之态如何,江河行又将在苏闻那里讲过的讲了一遍,两人啧啧称奇。
接着江河行又将如何遇青州难民,为什么去攻打乌桓,为什么灭了夫余都说了。这样一说,王莽更是将江河行引为知己了。
这时候,严尤说道:“江先生,你可知,安汉公得知青州遇灾,做些什么吗?”
江河行摇摇头,我正忙着打仗呢,又跟官府没什么来往,怎么知道安汉公是如何救灾的。
严尤接着说道:“元始二年,也就是你敬献自来火的那年。全国多地大旱,后又有蝗虫之灾,灾民颗粒无收,卖儿鬻女,几乎易子而食。你也见过一些青州难民,这些你都知道的。当时青州受灾最重,灾民四处流浪。安汉公立刻派人到青州减租减税,发放救济。安汉公捐献百万钱,并让出自己的田宅,有两百三十名官员看到安汉公所为,纷纷捐献自己的田宅,用意救济安置灾民。长安城内也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用以安置灾民。还有安汉公还上书朝廷,取消安定郡的呼池苑,设置为安民县,全部让灾民入住。当时上书之际,议论纷纷,你可知道多少人对此大为不满吗?那是皇家园林啊,你想想安汉公的压力多大啊?”
江河行只知道自己帮了一些青州灾民,可看看王莽所做的,还是王莽更为厉害。
江河行看看王莽,深施一礼道:“安汉公所为,在下甚为佩服,得安汉公所为,无数难民得以救济。大灾之年,方显安汉公仁爱之义。”
王莽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想起无数灾民所受之苦,我们所做之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什么时候再无流民之苦,才是我心中所愿。”
江河行对王莽印象不怎么好,也许记忆中,这就是一个坏人,大大的坏人。但仅就王莽所说,悲天悯人,让人好生敬佩,江河行都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
聊着聊着,差不多吃饭时间到了,三人简简单单的一起吃了饭。饭后三人继续聊,江河行讲些北方之事,又讲了讲开通商贸,互通有无之事。王莽眼里,江河行所求商贸无非是牛皮羊皮之类,无关紧要,这些都是小事,轻松的都答应了。江河行因他地盘大,人口少,因此想从汉地募民,希望王莽放行,然后又讨论一番。
看江河行在这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什么商贸要求,什么移民要求,什么国民待遇之类的,王莽有些疲惫地问道:“江先生,你认为为政当以何为本?”
江河行看王莽转移话题,只得随着他道:“为政当以民生为本。”
“那民生以何为本?”
“民生当以就业为本?”
“就业者为何也?”
“就业乃指民有其业,安其业,乐其业。农有田耕,工有其事,商者有利可图。就业者越多,民生方才越好。”
王莽继续问道:“如何做到就业者多呢?”
江河行道:“简单的说,低交易成本。这个成本包括税收成本,利息成本,运输成本,机会成本,地租成本等等,这个总叫做交易成本。”
举例来说,现在人比大汉开国之际,人多了许多。很多商人赚了钱,就买一些田地,靠吃地租过日子,田地是固定的,可人越来越多,就造成地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租不起地。他们有可能就四处流浪,成为流民,一方面自己过的不好,另一方面也造成很多不安的事情比如偷盗抢劫事发生。”
王莽点点头道:“这些商人着实可恶,买那么多地,害的小民无地可种。自己过的富比王侯,却逼的他人衣衫褴褛,流落他乡。更可恶的还不止这些,灾年之时,囤积粮食,将粮食价格抬的人人都吃不起粮,自己却赚的盆满钵满。”
说到这里,王莽将手里的茶碗重重的摔在桌子上,显得怒不可遏。
江河行没想到成了这个效果,他只是想讲交易成本的问题,结果到王莽这里却成了商人的罪状。
在江河行看来,价格引导下,市场自动调控供需,远比其他手段高效。商人投机的风险其实超大的,很少有真正的投机商能赚到钱,尤其是长期做投机的。所以他一向不反对投机,这个对商人的考验其实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能长期投机成功者,几乎可达圣贤之列了。
假如长期范围内,价格均价能维持一定范围内,投机商基本做的是零和游戏,有成功的商人不假,无数失败的商人,人们却视而不见,其实失败商人的身家乃至性命,才是投机者的代价。
所以,江河行不愿意在商人的罪责上多讨论,还是继续说道:“这个交易成本,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时间成本也是关键的。就是说我们看看能否叫道路更通顺,运输更快,也能降低交易成本。”说到这里,江河行想到什么,接着说道:“其实地租成本高,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变低,就是让商人有更好的赚钱机会。到时候他们就不看重地了,而看重其他投资。投资地的资金少了,地租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王莽有点不高兴,他没想到,江河行这个为政者居然老是想办法为商人开脱,脸色一沉说道:“商人想尽办法赚钱,不管礼义廉耻,尤其一些大商人,仗着有些钱,勾结贪官酷吏,欺压贫弱良善,骄奢淫逸,于国家有什么好处,他们赚的钱都是自己的,只是让自己过得更好,别人过的更差。再说大商人欺负小商人,往往逼的小商人几乎无法存活。他们靠资金,靠官员,来掠夺,来抢劫,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国家的蛀虫。”
江河行没想到,王莽对商人有这么大意见,不想再谈商业了,反正自己得到的已经得到了。他只是不明白王莽为何如此?
想到这里,江河行问道:“安汉公,看你对商人很有意见啊,不知为何?”
王莽淡淡一笑,看着江河行道:“江先生,你是来自共和国的,原非我大汉之人,可能对我大汉还不了解。我不是对商人不满,我是对很多不满,商人只是其中之一。”
王莽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说道:“此事说来话长,恐怕要耽误你的时间了。”
江河行忙道:“愿洗耳恭听安汉公之高见。”
“我们王家现在是大汉少有的权贵之家,可我幼年时期却过得很是清贫。我要侍奉母亲和寡嫂,还要抚育兄长的孩子。累啊,那时候才知道人活着多么的不易。后来我发现大多数人生活其实和我一样,都是有诸多艰难之处。而我的那些堂兄堂弟们,靠着家里的势力,过着简直是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们天天干什么?比赛谁的马快,比赛谁找的美人好看,比赛谁能吃出什么花样,天天去找哪里有好酒,天天看哪里有好玩的地方。那时候我就在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他们哪样的生活是一辈子,我这样清贫的日子也是一辈子,人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我看到很多人生活艰辛,很多人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有的人家长年累月都不怎么吃盐,因为盐太贵而吃不起。而我的堂兄堂弟还有那些大户人家,富商子弟们,他们狗吃剩下要倒掉的东西,很多贫苦人家去抢,拿回去当宝贝般给孩子吃。因为他们的孩子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可抢的人却舍不得吃。
那时候我年龄不大,太多的困惑,我就读书,从书中寻找这是为什么。读书多了,我明白了,他们是完全放弃了圣人的教导,圣人教导要用守礼,懂尊卑,长幼有序。你看看那些富商懂的什么是礼吗?什么衣服好看穿什么,什么舒服穿什么,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地位。《礼记》有云,“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他们没有一个要做仁者,他们各个要做不仁者。若是各个做仁者,还有那么多不仁之事吗?
看的书越多,我就觉得这个社会是有大问题的,各个追逐名利,没有谁真正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更多是失败者掩饰伤口的说法。江先生,你知道为什么吗?”
江河行摇摇头,没有说话。
王莽继续说道:“他们都是忘记了先贤圣人的教导,以后我要他们都知道圣人如何教导的。为官者,须知克勤克俭,《尚书》有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如果官员都能做到这点,哪还有那么多贪官呢。《尚书》还讲,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当官的若都是公心为民做事,而没有自己的私心,人民自然就会拥护他……”
江河行从来对这些儒家典籍不怎么有兴趣,今天算是碰上儒家大师了,句句都能引经据典,找出按圣人的教导,事情都能变的更好的事例。好在江河行后世的人,对人性的了解可能远远超过王莽这些儒学大家。
江河行知道,什么事讲的再漂亮,听起来多么有道理,没有建立在真实的人性基础之上,最后都是一场空。江河行心想,很多人遇到传销者很容易被迷惑,他就不会,无非一些经济学常识和逻辑常识看出的破绽。今天,王莽也是一个传销者,他讲的这些儒家思想,经不起逻辑的检验,更经不起人性的推敲。但若是其他人,基本都相信王莽肯定能带大家进入一个理想世界了。
王莽从尚书讲到礼记,又从礼记讲到论语,江河行装做很有兴趣的样子,不时还问两个小问题,给王莽充分卖弄自己的博学。
王莽又讲到修身养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然后说道:“讲的多好啊,你看我就是个例子。先修身,然后齐家,后治国,将来还要平天下。”
说到这里,严尤使个眼色给王莽,王莽摆摆手道:“严尤啊,我跟江先生虽是初交,但我知道他理解我的一番苦心,我做什么,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天下黎民苍生啊!我个人的兴衰荣辱是小,天下黎民百姓才是至大啊。所以,我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的好生活,我要为天下百姓掌权,我要为人民做事,让他们都过上好的生活。”
江河行站了起来,深施一礼道:“安汉公常怀为民之心,江河行敬佩。”
王莽急忙站了起来,拉住江河行道:“王莽个人力量微小,还靠众位帮衬。”江河行表示将看好乌海,为大汉做好北地屏障。然后又商量了如何朝觐太后、皇帝事宜,天已黑了,王莽留江河行一起吃饭喝酒,宴饮结束,江河行回去,王莽一直送到大门外,两人才挥手告别。
严尤陪着江河行回到宾馆,然后自己也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