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忙中出错
跟在老夫妻俩后面准备进屋的姜氏早就瞧见赵永忠回来了,刚刚不方便招呼他,只能让他在那儿站着。可现在事情都解决了,她看见赵永忠还傻不愣登地立在那儿,忙一把将他拉进了堂屋,给姚家二老见礼。朱氏先前在院子里的时候,就瞧见姜氏了。两家相交多年,虽说姜家的大闺女姜素娥自打出阁后,朱氏就在姜华的喜宴上见过她一回,可还是一眼就把她给认了出来。刚刚着急自家闺女的事儿,朱氏没空瞎想,这会儿有了闲工夫,她就开始有些不厚道地琢磨:我可听说你家大闺女嫁的那户人家规矩大,就只有过年才能回来一次,今儿个一不逢年二不过节,她怎么也回娘家了呢?难道……可惜朱氏还没脑补得完,姜氏就领着赵永忠进来了。待听到杨氏得意洋洋地夸耀说:姜氏不但不是偷偷跑回娘家的,而是听说姜家遭了难,领着全家人过来帮衬娘家的。朱氏登时觉得不好意思,只得讪讪地同姜氏夫妻俩打招呼。那厢赵三娘刚才忽然看见舅母哭着跑了回来,她一个做外甥女的不合适出现在这种场合,一闪身躲进了灶间。等了好一会儿,听见堂屋里头有动静,又见姜月娥进来烧水沏茶,才知道两家已经和好如初,她爹也从铺子里回来了,便忙跑去了堂屋。进了堂屋,赵三娘见她爹娘居然一副闲适的样子,坐在那儿老神在在地和姚家二老拉着家常,心里不由得着急起来。于是她先上前给二老请安,然后提醒她爹娘道:“铺子里现在就只有外公他们几个人,万一客人多的话,怕是忙不过来。咱们还是赶紧过去帮忙吧!”经赵三娘这么一提醒,两个开小差的人终于想起来:家里还开着间铺子,而现在还是上工时间。他俩忙同姚家二老告了声罪,跑去灶间搬豆腐了。这时听到动静的姚氏掀开姜华屋子的门帘,走到堂屋中间,朝杨氏道:“娘,听说咱家在码头上开了间铺子,公公这么大年纪都去帮忙了,要不我这做儿媳妇的也去帮一把手?”杨氏也想起来铺子里的五个人,老的老小的小,人手肯定不够。而儿媳妇肯主动提出来去帮忙,她甚感欣慰。不过她想了想,还是说道:“你娘家高店村离这儿可不近,现在才啥时辰?你们定是天没亮就起身赶路了,铁定还不曾吃早饭!帮不帮忙的待会儿再说,先进去和你小姑一起整治点饭菜把早饭给吃了!”这时赵永忠一家三口:赵永忠提着一桶豆腐脑,姜氏和赵三娘母女各捧着一板豆腐走了出来。姜氏边走边劝道:“大嫂,你赶了一早上的路,肯定累着了!一大清早的,铺子里想来也不会有多忙,有咱们三个去帮忙就够了。你还是在家歇着,多陪陪大哥和梨花吧!”“这……”姚氏最挂念的就是幼女姜梨花,听孩子他爹说天刚亮梨花见所有人都起床了,懂事的她也跟着起来了。不过吃过早饭,梨花在他那儿玩了一会儿就又犯困了,杨氏把她抱回了二老的房间,现在还睡着。姚氏好想去看看女儿……都是做娘亲的,哪有不懂姚氏心思的?杨氏一面把姚氏推进灶间,一面说道:“赶紧去做饭,你不饿你爹娘还饿呢!吃好饭就进屋去看看梨花吧!梨花这几天不停地在念叨你。”姚氏见婆母都这么劝她,也就乖顺地进了灶间,帮着姜月娥整治起饭菜来。等赵永忠一家三口慌慌张张地把豆腐和豆腐脑搬上车运走了,一直关注着的朱氏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亲家母,你家啥时候开了间铺子?”杨氏笑道:“也谈不上啥铺子,其实就是在码头上搭了个草棚,和大女儿家合伙儿摆了个面摊儿。”“只是面摊儿吗?我刚刚可看见从你家灶间搬出去了两板豆腐……”说到这儿,朱氏顿了一下,咽了口口水后,眼睛发亮接着问道:“这豆腐难不成是你家自个儿做的?”“娘,你没事儿打听这些做啥?”正巧姚氏一手掀开帘子,一手端着托盘,过来给婆母和她爹娘奉茶。听见她娘问这些,忙阻止她娘继续问下去。“是呀,这是亲家和她家大闺女合伙儿做的生意,你少搀合!”老姚头也皱眉喝止道。做豆腐的法子那可是秘方,也不知道姜老爷子他们花了多大的代价才得来的,自家贸贸然地打听,兴许会惹得亲家不高兴的。“亲家公,不碍的!这事儿说给你们听也没啥!”杨氏知道朱氏虽然有点儿不着四六,可她并不是那种喜欢四处钻空子、到处占便宜的人。于是便把赵四娘的那套说辞复述给他们听了一遍。“阿弥陀佛!这都是你那外孙女儿种了善因,得了善果呀!”朱氏叹道。老姚头也点头称是。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姜月娥和姚氏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好了。“叔叔、婶婶,除了这道蒜苗炒鱼丸是我炒的,其他菜都是我那小侄女的手艺,你们快来尝尝看!”姜月娥一边把热气腾腾的菜肴往桌上摆,一边笑着招呼二老道。桌上一共摆了三菜一汤,分别是:蒜苗炒鱼丸,白水猪头肉,黄豆炖猪蹄和一大碗肚肺汤。这些可不是昨天晚上吃剩下来的,而是今天早上赵四娘特地留下来的。赵四娘打定主意要做码头上的午饭生意,估摸着今天中午之前是回不来了。她担心姜华的伤腿,生怕他营养够不上会导致断腿不容易复原,于是不顾杨氏反对,硬是留下了这些菜,给杨氏和姜华父女俩中午吃。杨氏见姚氏从灶间里端了一小盆窝窝头放在桌上后,自己却没有坐下,而是侍立在一旁。她忙开口劝道:“你这孩子,嫁进我姜家门都整整八年了,怎么还跟个外人似的这么生分?赶紧地!拿双筷子坐下来,陪你爹娘一块儿吃!”姚氏小心翼翼地观察杨氏,看她并不是在她爹娘面前说客套话,而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自个儿,不由得鼻子一酸。她生怕眼框里的泪水会忍不住掉下来,忙应了一声,坐下去埋头吃起饭来。老姚头边吃边称赞,笑道:“你家小外孙女儿的手艺确实了得呀!开的铺子不愁没有生意哇!”看到姜月娥站在一旁,又夸道:“月娥这孩子的手艺也不赖,这道蒜苗炒鱼丸也很好吃!”姜月娥听了,笑着解释道:“这道菜味道好,全是靠鱼丸提鲜呢!其实这鱼丸也是我那小侄女儿做的!”朱氏听说姜家的外孙女儿这么了得,乐得合不拢嘴。其实朱氏和杨氏一样本性善良,她之所以嫌贫爱富,撺掇姚氏改嫁,也是出自慈母对儿女的一份儿拳拳爱护之心,一心希望姚氏能够过上好日子。只不过,她没有用对方式。现在她见姜家有了生财之道,日后女儿再也不用过三餐不继的苦日子了,心里自然乐开了花。这时,一个小身影飞快地扑入了姚氏的怀里,定睛一看,原来是姜梨花。只见姜梨花紧紧拽住姚氏的衣角,委屈地撅着小嘴,奶声奶气地埋怨她娘亲道:“娘,你去哪里啦?梨花都找不到你!”姚氏猛然见到日夜思念的幼女,忙把她紧紧搂进怀里,哽咽道:“是娘不好,一去就去了外公家这么多天!梨花放心,娘以后再也不把梨花一个人留在家里了,去哪儿都把会梨花带着!”姜梨花忽然觉得脸蛋儿像是被雨点打湿了,抬头一看,这才发现她娘亲早已泪流满面。她忙伸出自己的小手给她娘抹眼泪,劝道:“娘不哭,哭了就不是好孩子啦!”忽然,姜梨花想起了什么,忙从自个儿的兜里掏出一块有些变形的点心,举起来放到姚氏嘴边,诱哄道:“娘要是不哭,乖乖地,梨花就喂你吃点心,很好吃的!”众人都被姜梨花的童言稚语给逗乐了,一时间堂屋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杨氏和朱氏不约而同地想到:把姚氏留在姜家,让他们一家团聚是对的。这时杨氏发现姜月娥还站在堂屋里,忙催促道:“时辰也不早了,铺子里只怕也忙起来了。月娥啊,你赶紧去铺子里帮忙吧!”“这……灶间里还没拾掇好,要不我先在家……”姜月娥犹豫道。“小姑,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姚氏忙接口道,转头又请示杨氏道:“娘,待会儿收拾好了,我也去帮忙吧!”“让月娥去就行了。你呀,今儿留在家里好好陪陪梨花!”杨氏笑道。谁知打算往铺子里赶的姜月娥人还没走出院子,就看见她姐夫推着个小车又回来了。“咦?姐夫,你咋回来啦?”姜月娥奇道。赵永忠把小车放下,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干笑道:“刚刚忘了点儿东西没拿,现在回来取的。”唉,其实他是被他家小闺女给喷回来的。不过话说回来,这完全是他自找的。想想也是,自己做的这叫啥事儿?整个是魂没带在身上呀!
c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