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谈什么父女情?
杨宛如对这个杨尚书其实是一点感情都没有的,原本的那个杨宛如就更加不可能对这个杨尚书,所谓的父亲有什么很特殊的感情了。
正是因为这样,杨宛如看到这样的杨尚书,除了感到恶心外,就没有别的感觉了。
杨宛如久久没有说话,而是低着头看着牢房,似乎在看杨尚书,可又像是在看别的东西。
杨尚书不明白她是不是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去,可他也知道现在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能救他了,她现在可是郡主了!他那就郡主的爹!
那里有郡主还在外面逍遥快活,却要把郡主的爹处死的道理!哪怕他确实有过错,犯了大罪,可是郡主的功劳大啊!护驾之功啊!只封了一个郡主那可还是远远不够的!
说不定杨宛如为他求情成功后,陛下还能看在杨宛如的情面上,提升他的官职呢!
越是想到这里,杨尚书那原本满是泪痕的脸上居然浮现了几丝笑意,眼神也比刚才显得有神多了。
杨宛如有如何看不出杨尚书的心思?都已经看出了杨尚书的想法了,她就绝对不可能留情了。
“哦,我知道了,那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杨宛如淡淡的说道,没有表对杨尚书所说的话表现特殊反应。
“宛如啊!你一定要看在爹爹带你不薄的情面上救救爹爹啊!爹爹也是被那个三王爷给坑害的啊!如果爹爹不是被三王爷逼迫的话,爹也不会有那样的胆子造反的啊!”杨尚书见刚才说的还不奏效,又接着哭喊。
杨宛如觉得自己的耳朵都要被这个家伙哭的起茧子了,她掏掏耳朵,吊着眼睛依旧没有很特别的表情。
“难道,宛如你还在怪爹爹吗?”杨尚书悲戚的问道。
杨宛如伸出她青葱般的玉手,做了一个打住的动作,真的要打住了,不然她可能真的要吐在这里了。她真的很想说,就这么一个又老又胖的人居然想哭出梨花带雨的效果,那是不是在做梦?
“别说了,你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我听都听腻了,那就这样吧,我看你也已经说够了,那我就走了。”杨宛如一连串把自己的话说完了,还是别过脸说的,如果不知道还会以为她是在跟身边的宫人说话呢。
杨宛如都已经嫌弃都这个地步了,杨尚书居然还能压下他的怒火,继续保持着那谄媚的表情,苦笑道:“宛如,你果然还是在生爹的气,那天是爹太生气了,可事后爹想清楚后就已经后悔了,爹派人去找你也找不回来了,你知道爹那时候有多难过吗?”
“不知道。”杨宛如从牙缝里憋出几个字,语调都无法保持平静了,而她只是被杨尚书恶心的有点难受。
可杨尚书却以为她不敢看自己是因为不想让他看到她眼里的泪水,听她现在的声音和语气,想必他的女儿一定已经心软了,只要他在努力一把,女儿会被自己说服了!
“爹那时候天天夜里都睡不着,生怕你在外面遭遇不测,宛如,你能告诉爹,你都去哪里了吗?爹现在见到你了,才终于安心了,你是来救爹的!”杨尚书确信的说道。
杨宛如实在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么事情给了这个家伙这样的自信,她是一件有点呆不下去了。
“我觉得你可能误会了什么,我并不是来这里救你的,我也不会为你求情,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令我感到无比恶心。我不过就是来这里看你的笑话的,你还真的以为你我会救你?你当初为了一个义女把我赶出来的时候,怎么不说你是我爹?断绝关系的协议我这里还留着呢,别乱判亲戚!谁是你女儿啊!”杨宛如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把自己要喷的话都一鼓作气说完了。
杨尚书的表情就这么僵住了,似乎不明白为什么看起来自己都要成功了,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可看杨宛如现在的表情也不像是装出来的。
既然不是装出来的,那就肯定是因为还在生他这个父亲的气了!哪有那个女儿会不认自己的父亲呢?
如此一想,杨尚书那僵住的表情就化开了,换上了一副愧疚的表情,杨宛如的表情在看到杨尚书这样的神情后顿时就扭曲了,真的,这样的一副愧疚的表情,还真的不如刚才那样的哭脸呢!
杨宛如觉得她似乎在杨尚书的身上看到了精彩的变脸表演,可这样的变脸,让她有点反胃。
她不用猜都能想到以杨尚书这样的奇葩思维,想的都是什么东西了。
“爹知道你还在生气,你来打爹吧!你打吧!只要你打了爹爹你能不生气,爹随便你打!”杨尚书开始把自己的头不停的往外挤,似乎杨宛如不打他,他就不会罢休一样。
女儿哪里可以打父亲呢?杨尚书就觉得宛如一定不会打他的,因此挤的也就更为用力了,都挤的蹭破皮了也不在意。
杨宛如都要服了这个杨尚书了,她猛地后退了几步,指着杨尚书说道:“我不知道你都想了什么,但是我说了,你已经不是我的爹了,我不过就是来看你的笑话罢了,你真的以为我是在开玩笑的?”
“当初把我赶出来的时候,你自己是怎么做的?现在就来跟我说什么父女情面?”杨宛如毫不掩饰自己脸上的厌恶,看杨尚书的眼神就如同看一个杀母仇人,说起来,杨尚书也确实算得上是她的杀母仇人了。
“你的妻子多次想置我于死地,你那时又在哪里?我的母亲被你的妻子害死了,你又在哪里?我回去之后,你带我如何,我一直都记载心里了,所以你现在与我谈父女感情?我与你的感情就只有一个字,狠!”
杨宛如说着还觉得不够,又阴恻恻的说道:“你不是想让我打你吗?好啊,那我打你吧,不过我不会亲手打,叫人给你用用刑,我这个作为郡主的人还是有权利的吧?”
待杨宛如把话说完后,杨尚书脸上的血色已经尽数褪尽了,不敢置信的看着杨宛如,企图从她的脸上看出一分不舍,却只看到了无边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