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女捕头

蔷薇说话的声音并不大,却让在场的人都变了脸色,尤其是那坐在堂上的杨尚书,他只顾着生气却忘记了宛如背后的人,对于刚才嬷嬷的所作所为他自然是默许的,如今听见蔷薇这番话后背都被汗水给湿透了,心中想着幸好是那位嬷嬷死了,不然若是连累到他可就不好了。

杨夫人的一张脸更加是涨成猪肝色,还想要说什么,杨尚书率先呵斥:“一个奴才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好查的,感情深厚一些多发一些银两就是。”

杨夫人气急,半天没有能够说出一句话来,回过神来只有狠狠的瞪几眼蔷薇,都是这个女人,没事有事的提国公府做什么。

蔷薇被杨夫人瞪着也不生气,送开扶着宛如得手,慢悠悠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端起被自己放下的茶杯,轻轻一抿,宛如的膝盖到现在都还疼,一张小脸上写满了愁绪。

“宛如,爹听说你今天进宫了?”

宛如深吸一口气,她当时什么事情,原来是为了进宫的事情,宛如规规矩矩的点头应着:“宛如听说大舅舅出事了,想要为大舅舅尽一份绵薄之力。”

“所以你就向皇上夸下海口,十天找出真凶?”

宛如眉头一拧,想不到杨尚书的消息挺快,这么快的就得到了消息,她正盘算应该如何对杨尚书解释这件事,可杨尚书却不管她,眉头一横,“杨宛如!身为未出阁的女儿你竟然在外面抛头露面也就罢了,还敢闯皇宫,对皇上夸下海口,若是十天之内你找不出真凶岂不是要连累我杨家满门忠良?”

满门忠良?宛如在心里冷哼一声,这样的话你也说的出口,就不怕闪了舌头?

杨夫人在一旁看的心里直乐,刚刚她在街上逛街,突然听见几个胡人打扮人议论杨宛如的事情,多留了一个心眼,将那件事情听了一个原原本本,谁知道这不听还好,一听心中越欢喜,回来的时候又添油加醋的对杨尚书说了这件事情,可想而知,杨尚书心中自然是气愤的。

“爹,宛如相信大舅舅是冤枉的,所以就去求了皇上宽限一些时日,宛如也保证过若是十天之内找出凶手,可实在是没有说什么十天之内找不到凶手以杨家满门作为筹码。”

“你说的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宛如这么做也不过是为了您,谁知您竟然这样误会宛如。”宛如说着一只手狠狠的掐着自己腰间上的赘肉,疼的她眼泪直往外面冒。“宛如知道自从娘死后国公府跟爹的关系一直不好,宛如想着若是这次能够帮到舅舅说不定国公府跟爹的关系就缓解了,说不定还会对爹您的仕途有利。”

若说杨尚书最爱的是什么,莫过于功名利禄,他心里自然也清楚自从梁冰莹死后国公府跟他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他不愿意满足现在的状况,若是能够改善他跟国公府的关系说不定自己的仕途能够更上一层楼呢。

思及至此,他脸上的怒气少了一分,多了一分欣喜,“是我冤枉你了。”

宛如想要说什么,外面有小厮进来通报说是宫中来人了,杨尚书连忙带着宛如等人迎了出去,为首得是一名公公,手中还拿着一卷明黄色的卷轴,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宛如自然明白那是什么。

公公跟杨尚书相互寒暄几句之后才打开手中卷轴,杨尚书连忙带着宛如等人跪在地上,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公公声音刺耳,一字一句念着那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礼部尚书之二女杨氏宛如聪明果敢,为人真诚,身为女子却不输男儿气概,一心要替睿国公世子查明驿站杀人案,为使其行事方便,朕特封杨氏宛如为我云国第一个女捕头,食俸禄,位比从四品官,加巾帼不让须眉。钦此。”

公公的圣旨念完,宛如心中一片懵懂,跟着杨尚书一块儿谢过恩之后公公将圣旨交给宛如,又向宛如道贺,又是恭喜杨尚书生了一个好女儿,最后从身后跟随的一个小公公手中接过两个令牌,他将其中一个递给宛如,道:“皇上知道杨大人进宫不便,特意赐下出宫的令牌。”又将另一个递上:“这是杨大人的官牌,因杨大人是女子,皇上怕杨大人力不从心,赐下官牌也好让杨大人可以调动京中其他捕头。”

“多谢公公。”

“杨大人跟我客气个什么,皇上对杨大人看中。”

“杨大人须知捕快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官职,而到了杨大人这儿来却是成了从四品的官,杨大人可不要辜负了皇上的一番好意。”公公想起皇上对他的交代,难免要多嘴一句。

宛如点头应下,又塞了一些银子给公公,那公公笑着离开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宛如要抓紧时间。

等到公公离开了,杨尚书从新回到主位上坐下,蔷薇却拉着宛如的手,一脸的欣喜:“瞧瞧二姑娘多能干,云国开朝几百年也没有听说过有女捕头,还以捕头的头衔食从四品的俸禄,放眼古往今来二姑娘可是头一份。”蔷薇的这句话自然是说给杨尚书听的,他如何听不出来,杨夫人在一旁直咬银牙。

“皇上天恩浩荡,宛如你切莫辜负了皇上对你的期望。”许久之后杨尚书才说道。

宛如点头:“宛如晓得,宛如一定不会辜负皇上对宛如嗯期望。”她手中还握着自己的官牌,正面是一个令牌的模样,背后是三个字:从四品。

为什么握着这个令牌她总觉得这东西来的太容易了呢?容易的没有丝毫成就感,而且皇上对她的态度似乎是好的有点儿过分了。

宛如满脑子的疑问。

杨尚书又是对着宛如交代了一些事情,宛如一一应下之后才得到杨尚书的准许离开,蔷薇以好奇宛如在宫中的事情跟着一块儿离开,她们不知道在他们离开后杨夫人缴着自己的手帕,看着杨尚书,说道:“老爷,皇上对宛如这么好,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