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见到亲人
父王的心思,自然没有逃过小男孩那双敏锐的眼睛,只见他轻轻放开他父王,从兜里掏出那张字条递到他手中,王爷有些诧异地接了过来,看了下去,待看完后,大抵明白了整个事情经过,原来,他儿子今天之所以还活得好好的,是因为昨晚被人救了,那人明显并不想留名,也不贪恋钱财,就只拿了他儿子胸口的佩玉做报酬而已。
想通这件事后,他再次激动地抱着小男孩,道:“我儿,幸好佛祖保佑你福大命大,命不该绝。父王也十分庆幸佛祖一直保佑着你,让那个神医可以及时出现,要不然,父王今天就见不到我儿了。”
小男孩附和着道:“是啊,孩儿真的是太感谢那神医了,他对孩儿的这份恩情,孩儿永远铭记在心。只是,那神医他为什么不留下来见孩儿一面呢,孩儿都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爷听后,安慰似的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道:“我儿但请放心,父王回到京城后,一定加派人手寻找那神医。”
“嗯。”喜悦爬满了小男孩的整个脸颊,过了一会儿后,小男孩复感叹:“真不知道神医现在在哪里?能不能听到我们的心声?”
父王再次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道:“无论神医现在在哪里,能不能听得到我们的心声,父王都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派人寻找他的,我儿但请放心。如果它日有机会见到神医的话,父王除了要感谢他之外,还会出钱帮他塑金身以感激他。”
小男孩听后,高兴地点了点头。他再次紧紧地抱住他父王,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孝顺他的父王和母妃,同时,他也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临回京时,小男孩并没有忘记把神医留下的墨宝珍藏起来,回京后,他让人裱了起来,这么多年来,他无论去到那里都会带着这幅墨宝。
想到这里,轩辕翼不由得把手伸进衣兜里,把那副墨宝拿了出来,就着窗外的月光看了起来。
这厢,轩辕冀在沉思,那厢,宛如跟随杨夫人一行人出到宫门外,刚想上马车,背后突地传来了一道声音,似是有人在对着她说话:“宛如,你是宛如吗?”
惊诧于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宛如有些疑惑地回转过头,月光的余辉照射在地面上,映出了一个人的身影,那是一位年约五、六十岁,满头银发,瞧着有些面熟的老太太在两人的搀扶下正一脸慈爱地望着自己。
鉴于对方在自己看来有些面熟,宛如不由自主就朝她笑了笑,道:“臣女正是杨宛如,请问老夫人是?”
老夫人听后,平静的脸突地一下子激动起来,挣扎着朝宛如走来,边走边道:“宛如,外祖母终于找到你了。”
外祖母?宛如不由得一愣,她并不是原身,但是在接收原身的身体时,也恍惚知道她外祖母的一家是在京城做高官的,世代的望族,她外祖父一生只有她外祖母一位妻子,她母亲是最小的女儿,名叫梁冰莹,家里生了三个儿子后好不容易才生了她娘一个女儿,自小疼爱得不得了。
娘出嫁时,外祖母一家真恨不得把整个家产都贴给她,就怕她婚后过得不舒适,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娘会那么早就过世了。
想到此,宛如的眼睛不由得有点湿润,无论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宛如,既然自己代替了原来的宛如而活,自己就一定要善待宛如的亲人。
这时候,老夫人已经来到了宛如面前,只见她有些紧张却又紧紧地抱着宛如,轻声道:“乖外孙女,外祖母找你找得好苦啊。”
宛如听了,心都软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前世的自己一直都没有结婚生孩子,身为孤儿的她只有一个作为惯偷的师父及培养她的特工组织。
自己在32岁高龄时请求退出特工组织回去和未婚夫结婚,却不曾想到,提前回家的她,居然会看到她未婚夫与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床上颠鸾倒凤的一幕,还听到了她们要密谋她家产的事情,她一气之下,就把她们赶了出去。
没有想到,她们一次害不成自己,又多次陷害自己,精神恍惚的自己最终命丧她俩之手,只是,她下地狱时,也顺便拉着她们,她本以为自己会就此死了,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居然重生到了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身上,还就这样过了八年。
眼前的这位老太太是小女孩的亲人同时也是自己的亲人,不知道是不是血脉相连的缘故,宛如瞬时觉得心中涌动起一股叫做亲情的东西,她也不由得动情地抱着老太太,亲昵地喊了一声:“外祖母。”叫这一声时,声音有些哽咽。情到深处,两人就这样相拥着在皇宫门口唏嘘起来。
这个时辰,打算回府走出宫门的人还是挺多的,刚才一直搀扶着老夫人的两位中年夫人发现周围的人不断朝这边看过来,便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对着老夫人道:“娘,你就不要哭了,哭多的话会伤害到身体的,你看,你这一哭,弄得宛如也跟着哭了。”
老夫人听后,赶紧放开宛如,收起自己的眼泪,只是声音还是有些哽咽,她看着宛如,一脸慈爱的样子,“宛如,你知不知道?外祖母找你找了整整八年,这八年你都去哪里了?为什么都不来找外祖母?也不捎封信过来?”
宛如本想立即回答,自己没有去那里,就一直都呆在山上学艺,但瞧着现在来往的人特别多,便建议几人先找个僻静处再聊,几人同意了,相携着来到了皇宫门口的偏僻处,外祖母道了一声,“就在此吧。”几人便停了下来。
外祖母分别指了指刚才一直搀扶着她的两位中年夫人,道:“宛如,这是你大舅母和二舅母,你先来认识一下她们。”
宛如乖巧地叫了两声:“大舅母好,二舅母好。”
两人皆一脸微笑地看着宛如,夸奖道:“瞧这孩子,真乖。”二舅母说了这话后,还发出了一声感叹:“要是我那个不懂事的女儿有你一半乖巧就好了。”
宛如听了这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蓦地,背后就传来了一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