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工厂(上)

那些兽人的尸体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把他们的尸体都运走呢?难道是为了威慑敌人?不对,满地的尸体,才能给予敌人更多的震慑。古代打仗,都是把自己人的尸体抬走,只留下敌人的尸体。比如张飞将军就特喜欢这样做。可是这一次我军可是把敌人的尸体只要是能找的到的都运进了城里。利用敌人的信仰打击敌人的士气?没有尸体,或者尸体不完整,也就难以入土为安,死者的灵魂也就不得安乐。比如说旧时的曰本人迷信的观点是被斩首的人不能魂归故里的,也就是进不了神社。

说起日本人不得不提切腹。日本人失败了往往会采用切腹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这种行为不能不提,他们认为这是光荣赴义。切腹虽然是很痛苦的,事实上这种痛苦也是刻意要造成的。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开自己的腹部。由于自己除去内脏过于可怕,所以切腹的方式最后做了修改,变成由切腹者自己划上一刀。第一刀切开腹部之后,由朋友或可信赖的家臣立即补上慈悲的一刀,砍下切腹者的头。这种来担当补刀的行为的人称之为介错,担任介错的人是非常的荣幸的。切腹并非日本唯一的正式自杀方式;1962年,导演小林正树执导了电影《切腹》。

切腹是日本平安时代以后才广泛流传的自杀方法,一般认为源为朝是最初进行剖腹的人。日本封建时期武士如被主君赐死,相比起纯粹的斩首,剖腹被视为最光荣的死法。剖腹到江户时代才得以形成过程洗练、并由介错辅助的复杂仪式。在日本战国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剖腹者并没有介错人协助,会直接于腹部割开十字形状,内脏爆裂流出,直至失血过多死亡。这种剖腹方法称为「十文字切」。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刀锋到达内脏时,剖腹者会已失去知觉。最后使用十文字切方式自杀的,是1912年的乃木希典上将.完成辞世之句,准备剖腹。二战结束之日,日本陆军大将阿南惟几就是采用切腹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但死时极为痛苦,成为战后第一个以切腹方式自决的日本高级将领,可见武士道精神在日本人心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然而切腹是痛苦的。为了减少痛苦就需要介错。

介错是指在日本切腹仪式中为切腹自杀者斩首,以让切腹者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由於切腹的过程太过痛苦,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委托其信赖者为他「介错」。这对於被托付执行介错的人来说是一件相当光荣的事情。一般而言,需要切腹者会找一位自己最亲密的好友、家人、兄弟或是剑道高超的人来执行。

然而作为一个介错,有一点必须注意。砍头的时候尽量不要把切腹者的头完全砍断,而是要留下一点皮肉连着。为什么呢?其实前面已经说了旧时日本人认为斩首的人不能魂归故里,也就进不了神社。所以介错人把切腹者的头完全砍下来,那不就是让他成为不能魂归故里的厉鬼了吗?然而砍头的时候留一点皮肉连接,那就不算是斩首,自杀者的灵魂还是可以魂归故里的。当然了,也会出现头被完全砍断的情况,那多半是因为介错失误,或者自杀者压根就是要做一个厉鬼。

事实上,利用敌人的信仰来打击敌人士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这种事情其实是双刃剑。侮辱敌人的尸体是可以打击敌人的士气,但是也同样能激发敌人的仇恨。所以到底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实是很难说的。另外计算要这样做,一把火烧了就是,何必大费周章的运到城里呢?

因为我军的目的不仅在于此。在锡平城最近新建了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