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卷末小结和新卷预告
第三卷《日出金顶》,剧情从主角穿越的第二年(至正十二年,西元1352年)开始,鲁锦从一个只有庐州、安庆、安丰部分地区,疆域总共不到三路之地,军队总规模勉强达到十万的地方性义军,率三四万精锐主力渡江。
之后历经‘渡江战役’‘江北战役’‘东征战役’仅用半年时间鲸吞整个江苏和浙北平原,拿到了传统的江淮和江南精华地区,获得了每年六百万石的稳定军粮来源,以及江苏和浙江的沿海盐场,还有两千多万的人口(占元末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充足的钱粮和人口(兵源),使主角真正拥有了争霸天下的立业之基。
军队建设方面:
通过以主力扩编,吸收俘虏兵的方式,建成了五个野战方面军,虽然截止到第三卷结尾,五个方面军的兵甲还有欠缺,但编制的架子已经搭建了起来,之后只需补充兵甲即可,以下是五个方面军的构成和指挥官:
第一方面军:廖永安、缪大亨(华南/西南方向)
【3集】35军廖永安、47军徐达、【4集】48军缪大亨、42军华云龙、
水师二团桑世杰,水师三团缪友珍
第二方面军:朱亮祖、廖永忠(华北方向)
【5集】36军冯胜、49军赵仲中、【6集】50军胡海、51军毛贵、
独立骑兵师:郑用,独立重炮团:俞通渊
第三方面军:杨璟、俞通海(东北方向)
【1集】37军濮英,47军徐用、【2集】40军俞通海、52军张德胜、
第四方面军:俞廷玉、华高(中原/西北方向)
【7集】38军俞廷玉、53军卞元亨【8集】39军华高、54军俞通源、
骑兵一团:张龙
第五方面军:常遇春、廖永坚(华南/东南方向)
【9集】43军常遇春、44军王志远【10集】45军廖永坚、46军邓顺兴
另在原有两个禁卫师的基础上,新扩编五个禁卫师,名单如下:
禁卫一师:李旺、
火枪团:李旺、先登团:朱重八,炮团:杨换、蓝玉、
禁卫二师:李隽
火枪团:李隽、先登团:周通,炮团:秦昭、
禁卫三师:邓友德
火枪团:邓友德(邓愈)先登团:唐胜宗、炮团:秦景霖、(秦理之子)
禁卫四师:陈晖
火枪团:陈晖、先登团:郭兴、炮团:汪致远(汪大渊之子)
禁卫五师:张珍
火枪团:张珍、先登团:宋国兴(宋晟的大哥)、炮团:朱守谦(朱文正)
禁卫六师:郑遇霖
火枪团:郑遇霖、先登团:郭英、炮团:姚凯、
禁卫七师:陆仲亨
火枪团:陆仲亨、先登团:许巍、炮团:缪义(缪大亨次子)
禁卫八师待定,拟用二方面军独立重炮团扩编,督师人选(俞通渊)
......
截止到第三卷结尾,圣武军全军共有五个方面军,十个集团军,20个军,40个师,120个团,七个禁卫师,一个骑兵师,不算水师和海军,全陆军野战部队总兵力约为62万8千人。
体制和政治建设方面:
渡江后通过特招的方式,吸纳了一些江东士人,补充了官员队伍,补全了一些体制漏洞,还通过科举吸收了大量的基层官吏,不过目前也只能算个草台班子,目前兵部已经被拆分成了枢密院的五总部,传统的其他六部也必将遭到拆分,今后的最高层体制应该就是皇帝——内阁——枢密院和政务院,拆分后的六部统一归政务院系统。
政治改革方面,通过推行九等阶梯税,拆分大族,打击土地兼并,创新性的设立镇公所这个镇级衙门,以及供销社和内卫军制度,使皇权直达基层,加大了主角对地方的控制,这样才能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
金融方面,通过发行以盐铁为准备金的过渡性钞票,重建了元末已经崩溃的金融体系,为今后发行正式的新钞打好了基础。
......
外部势力和外交方面:
主角通过抢占先机的方式,陆续收服了朱重八、张士诚、方国珍,这三个在原历史上占据江淮和江浙的军阀,避免了原历史的义军内耗,使得主角可以统筹集中这三方原历史上的所有兵力、钱粮、人口和各类资源,有希望比原历史更早的结束元末乱世,让国内人口尽快得到休养生息。
元军方面,主角通过缓兵之计,成功拖延元军中央军主力的南下,又让徐州义军充当北面屏障,为自己夺取江浙创造了战略窗口。
元军与徐州义军两败俱伤时,主角坐收渔翁之利,不仅吸收了元军的兵力,也接收了徐州的投效,使得主角的外部战略环境得到了改观,彻底控制了守江必守淮的淮北重镇徐州。
徐宋方面,主角利用徐宋从杭州败退,江浙元军被调动的时机,抓住有限的战略窗口,成功实施了渡江战役,为开拓江南的势力打下了先决条件。
徐宋自身在至正十二年到至正十三年,两年间一直在江西和湖广,跟南方元军主力反复拉锯,目前呈现弱势,地盘仅剩荆门和安陆的两三座城,很快就要被打到大别山里打游击了。
中原的刘福通方面,目前韩林儿的下落始终不明,刘福通还未找到这位幼主,无法正式建立政权,内部刘福通又与杜遵道不和,外部又一直遭到元军的反扑和打压,形势并不算很好。(原历史上刘福通是在1355年才迎回韩林儿,目前书里的剧情是1353年五月)
刘杜部红巾军总兵力约十万,至正十三年,因为元军的反扑,在上一年获得的土地大部分丢失,目前只有汝宁府的北半部,以及归德府的西半部,正在向北面的汴梁路进攻,东南两个方向现在全面和主角接壤。
......
【新卷预告】
第三卷的剧情差不多就到这里,通过上面的总结,也能看出主角现在的实力很强,而徐宋和刘福通部暂时还都是最弱势的阶段,所以接下来的一轮扩张会很快。
我准备到第四卷结束时,拿下大部分的中国核心范围,也就是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豫西、山东、河北,辽东这些地区,然后差不多就可以建国了,剩下的地方可以建国后再打,就像原历史的明初那样,贵州和云南,四川盆地,西北的陕甘,都是建国后才收回的。
另外关于战争描写方面,因为第三卷已经详细写过几场战役,包括野战模式,攻城方式等等,怎么打的大家应该也都有数了,所以第四卷的战役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写的那么细,也省得大家看的无趣,觉得水,我只挑一些关键战役,例如决战,抢占重要节点,或是有新战术出现的战役才会着重描写一下。
差不多就是这样,再说多了就是剧透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还有,今晚的正文更新可能会晚一点,我怕来不及,先打个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