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乾隆:信息量巨大!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托腮沉思。

“什么鬼东西……”

小刘彻也托腮沉思。

“十二年……真的能完成吗?”

父子对视一眼。

“逗人玩呢?”x2

……

季汉。

刘备捋须眯眼,心中升起一丝想法。

他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摇扇苦笑:

“亮相信依主公与二位的神力定能做到……”

“但打下后怎么守也是个问题。”

一旁的曹操轻声道:

“何不效仿周天子,封邦建国?”

一旁的孙权挑了挑眉,出声道:

“非也非也,不如效仿高祖。”

“封刘氏子为王。”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

……

大唐。

房玄龄指着照抄天幕的堪舆图,缓缓道:

“今陛下天寿无忧,不如让诸王各选一路,解倒悬于海外。”

杜如晦仔细看了看,摇头道:

“劳师动众,得不偿失。”

“不若先做贸易,将海外经济命脉掌握手中。”

“地方若有不从,再行诛灭之事。”

魏征出言道:

“海外路线不明,危机四伏。”

“大唐将士不能牺牲到这种无谓之地。”

“还是走西域路线,以出使为名。”

“中间找些胡人按个使臣名头,效仿汉使之事,这就比较稳妥了。”

李世民捻着胡须看着几人在那讨论,眼皮子直跳。

你们且先等等!

咱们不是讨论工业化吗?

这怎么跑到海外去了!

朕又没说自己想成为世界共主!

“朕觉得两路并行为上策……你们看……”

但朕觉得自己可以当一当试试。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双拳一握。

掌心发出“砰”的一声炸响!

几道雷霆一闪而逝……

“朕也未尝不能一试……”

朱厚熜也起了心思,但只有一点难以为继。

自己的寿命只加了五年……

“五年……”

……

大清·顺治时期

顺治看着天幕脸色怪异。

“母亲……你觉没觉得这后面的奖励都有些怪怪的?”

孝庄也一脸茫然。

“是啊……总算下来,最有用的居然是你手里的这东西?”

顺治看着不离手的银红长剑,嘴角抽搐了一下。

要是没有那个前置的使用条件,这还真是个好东西。

……

天幕上。

玉盘当空。

银色月光透过天窗映在窗内人的脸上。

一身囚服却不显脏乱的和珅背负双手看着月光倾吐,喃喃低语道:

“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

“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

身后,一道白绫垂挂。

随风而动。

……

……

曹魏。

曹操轻点着石桌,沉吟片刻道:

“看来,这首绝命诗是在诉冤屈啊。”

五十年的人生如梦幻一般,现在就要撒手红尘。

“他时唯口安澜日,意为等到人们可以说真话,能真正评价我时,死后一定会记住我的一缕香魂。”

“这就是做孤臣的代价吧。”

小曹叡吐槽道:

“就和珅那种捞钱的方式,新帝不杀都不行啊。”

“整个朝廷都是他的人脉……太吓人了……”

曹操摸了摸他的头,笑道:

“其实和珅的本质与魏忠贤差不太多。”

“但就一条不一样。”

“和珅是个正常的男人。”

……

……

……

大汉。

刘邦现在还记得那个割地赔款的慈禧呢。

一开始他以为这是后宫干政导致的。

现在大体看来……

“清朝是本来就缺一条腿啊……”

“还真是有钱啊。”

吕雉则有心提心吊胆的。

“你还有心思想那些?这外人都打上门了!”

刘邦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你把自己代进去了?”

“后面都共和执政了,你还怕中原沉沦海外膻腥啊。”

吕雉身体一怔,随后目光不善的看向刘邦。

刘邦眼皮子一翻,身一侧,屁股冲向吕雉,嘟囔着:

“又开始打算不讲理了……”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这些民脂民膏,轻哼了一声道:

“仿制皇帝修建宅院、超规模的陵墓。”

“这和珅不仅仅只是贪恋钱财,他对权力的欲望也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他想享受皇族的待遇,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原因。”

“至于这些钱财……只会充入国库……”

“这钱,究竟是谁在贪,犹未可知呢。”

刘庄则挠耳挠腮道:

“阿父,八国啊!赔款啊!你就不好奇吗?”

刘秀斜睨他一眼,冷声道:

“与其好奇这个,不如想想他们为什么会造成这幅模样。”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扶着额头,不想去看。

“靖康之耻……”

身边的侍从、宫女,瑟瑟发抖的跪倒一片。

赵恒则看着宫门处,听着门外的糟杂声,手里提着的长刀不由自主的握紧。

“爹……实在不行……退位吧。”

“你看这周围。”

赵匡义抬头环顾一周。

一众侍从俱都低头避开视线。

而门外也没有禁卫守护的声音……

沉默良久……

“唉……”

“你们怎就知道他们……”

赵匡义话说半截,最后又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

“罢了……”

“开门吧。”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一眼就看到“赔款”二字。

“输得这么惨啊?”

八国……联军……赔款……

他实在不想回忆,但一瞬间就想到朱祁镇了!

然后就是……

“于谦啊……”

……

大清·康熙时期

“你先等等!”

康熙伸出手做阻拦状!

双目圆睁,满眼的难以置信!

“赔款?!!”

后世子孙的意思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后……

没守住?!

“还有甲午?!”

康熙快速心算着。

今年是壬申年……嘉庆元年是巳未……

不是1834年就是1894年……

“不到百年……”

康熙轻声细语着。

“八国……呵……”

“朕小看你们了。”

……

大清·乾隆时期

三希堂内,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乾隆看着避开视线的永琰,压抑着怒气。

随即看向手里的沙漏,沉声道:

“既想马儿跑,那也得让马儿吃饱吧?”

“朕不奢求你天降神兵,但最起码指一条明路出来啊?”

“天上那东西随心所欲的,万一漏点什么,朕上哪里对照去!”

永琰觉得他阿玛可能是疯了。

他刚想安慰一下,然后就见沙漏里似金非金的细沙飞速狂舞。

最后……

“砰!”

沙漏炸开!

金沙布满暖阁,似雾般的身影快速展现。

一行行字体注释简介也在快速陈诉。

『乾隆三十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车珍妮纺纱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乾隆三十九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乾隆四十五年,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

『乾隆四十九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德国出现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乾隆五十年,英国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乾隆五十四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民主共和成为近代各国的共同追求……』

『乾隆五十四年,法国举行三级会议,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

『乾隆五十八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嘉庆十二年,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

『嘉庆十九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道光十四年……』

『光绪二十年……』

乾隆迅速记着这世界种种大事。

一盏茶后。

一切烟消云散……

只留一地黯淡无光的灰尘。

永琰只觉得自己好像疯了。

“它……”

他颤着手指,点着满地细沙。

“阿玛……它炸……”

乾隆则闭上眼睛打断他的话。

“你记住了多少?”

永琰愣了一下,随即立刻回忆着。

“……七七八八……”

乾隆睁开眼睛看向他,眼中一丝冷色闪过。

永琰垂下头。

乾隆看向自己的双手,淡淡道:

“还好,最基本的东西给朕了。”

永琰听闻,抬头仔细观看。

乾隆头发依然花白,但面容却是壮年时的神色。

皇帝站起身,踩过细沙与碎片,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召集群臣。”

“太和殿议事。”

门外的随侍低着头立刻小跑出去传话。

乾隆偏过头,对还站在堂内的永琰轻声道:

“此间事。”

“你知,我知。”

……

……

天幕上。

布满大清半壁江山的起义军,被一团团大小不一的地方军分解、切割、最后吞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