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白莲起义·乾隆驾崩
……
季汉。
刘备觉得平庸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最起码比那些心比天高却手高脚低的皇帝好多了。
“唉……孔明啊,我感觉自己的底线又开始下降了。”
诸葛亮明白刘备所言何意。
他扫视了一眼殿前众人的面色,叹气道:
“主公,谁不是呢……”
……
东晋·明帝时期
司马绍挠了挠额头。
他大概捋了一下嘉庆将要面临的问题。
“……这老东西不是要甩锅跑吧?”
司马绍有理由怀疑乾隆是发现什么苗头,然后把烫手山芋扔到下一位皇帝手里。
“大概率不会放权……”
“权力我拿,骂名你担?”
司马绍嘀咕着。
就后期的乾隆不是没有干这事的可能啊。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一脸惆怅的叹气道:
“平庸……不怕平庸啊……”
“就怕你平庸还不自知啊……”
“信王倒是不平庸……”
魏忠贤眨了眨眼没说话。
信王确实不平庸。
因为人家那是不甘平庸。
……
……
大明。
朱元璋一脚支在椅子上,一手拿着包子啃着。
看着天幕,从鼻子发出一声冷哼。
“说的好听。”
“摆明了,传位归传位,大权坚决不放。”
“倒是落个好名声。”
对面的朱标笑着向马皇后解释着:
“中解释“嗣”这个字为继承,接续的意思。”
“从诏书上看,嗣皇帝三字的意思就是继任的皇帝。”
“文法上没什么错误,确实是继任的皇帝,但是加上这个“嗣”字,那味道就完全不同了。”
“就好比殿试的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纳来的小老婆,唤作如夫人。”
“若是真的“同”进士、“如”夫人,就不必加上这样的字眼了。”
马皇后明白了,一拍扶手,恍然道:
“所谓同进士不同进士,如夫人不如夫人。”
“嗣皇帝这个称号,就是乾隆着意敲打嘉庆。”
“让他别忘了你小子这个皇位是继承老子我的!”
朱元璋听得直咧嘴。
“咱能文雅点吗……”
马皇后一记眼刀飞过去。
老朱立刻放下腿。
“我,我说我……我文雅点……”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继续感叹着:
“乾隆执政六十年,哪怕退下来,咳嗽一声也够朝廷地震的。”
“那石敬瑭以儿皇帝之名在史书上留下了被千古耻笑的一笔。”
“但若以实权而论,这嘉庆现在的地位还真不如石敬瑭呢。”
“石敬瑭对外虽然是儿皇帝,对内还是说一不二的真皇帝,实权在手。”
“而这嘉庆现在完全就是一个摆设,一切仍是老父亲说了算。”
“如此看来,“嗣皇帝”还不如“儿皇帝”呢。”
……
大清·嘉庆时期
嘉庆也不想说什么了。
所谓的“归政”,无非是小事你处理,大事我来办。
至于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最终解释权在他阿玛这里。
谁让他阿玛能活呢……
“真是……天之骄子……”
他坐在庭院内的石椅上,抬头看着天幕。
纵观历史,又有谁能像他阿玛那般一生顺遂……
……
……
……
大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感觉这一幕是如此的眼熟。
“竟能如此相像!”
太上皇、夺权、叛乱。
朱见深又开始头疼了。
但有一点,乾隆最起码还留下了底子。
而自己纯粹是收拾烂摊子。
……
天幕上。
大清疆土上。
一朵白莲在四川、湖北、陕西、河北等地盛开。
……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一时不知怎么说才好。
既有点幸灾乐祸,又有点可惜可叹。
“好好的,摊上一个中衰之名。”
“真是……够坑儿子的。”
刘娥轻摇团扇,不置可否道:
“就冲清朝皇帝那个治法,也是早晚的事。”
赵恒沉默了一下,又叹气道:
“是啊……还是要把百姓当人的。”
“但一朝天子当人,下一朝又不一定当人。”
“雍正不就是如此吗?”
“人亡政息,哪朝哪代也没逃过。”
“总归一切,无非法不刑上……”
刘娥止住扇子,惊疑不定的看向赵恒。
“你想干什么?”
赵恒再次沉默了。
自打接受了岳飞的学识,他越发明白一点。
令行禁止,有规有矩。
这是打胜仗的基本道理和根基。
而历朝历代只有一类人不受法律的束缚。
皇帝。
“朕想……”
“节制天子。”
……
……
大汉。
刘邦揣着袖子,一脸难言之色。
“是陈胜吴广喊的声不够大是吗?”
“陆贾说的好啊,夫道莫大于无为。”
吕雉也是看过陆贾的
与当世那些一味安于学术的儒者不同,陆贾而是学以致用的儒者。
“陆贾以其所学衡诸秦朝而感悟其失败的原因,认为首先是威刑至上的法家政治,其次是苛捐重税下的国强民敝,使社会不堪承受。”
“他可能也没想到,这不仅仅是秦朝一代的问题。”
“而是历代的问题。”
刘邦瞥向下面的兄弟俩。
“反对法家虐行,提倡儒家仁政。”
“他虽然也讲无为,但从其治国主张来看,提倡的还是儒家那一套。”
“无为之说,不过是要克服秦朝酷法重税的乱作为,与黄老家的理论不是一个路子。”
吕雉也看向殿下二人。
“那你怎么想?将希望寄托于刘彻不会独尊儒术。”
刘邦倚着软枕,淡淡道:
“我怎么想?”
“乃公晚上想吃烤肉。”
“那孙子自有人管。”
“不用你我烦心。”
“因为,烦心也没用。”
……
……
……
曹魏。
曹操仔细琢磨了一下,开口道:
“那它就只是一个造反工具,不是造反原因啊。”
一旁的曹丕也出声道:
“白莲教,能团结被压迫的底层百姓,在起义过程中也成为流民团结抗清的一个精神纽带。”
“但观其教义……并没有一个像张角那般公认的领袖。”
“这种起义军内部山头太多,几十支不同的队伍在各地流窜。”
“声势浩大但难以为继。”
小曹叡也点头称是。
“只凭这个,动不了大清根基。”
“不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大清皇帝不改变态度,早晚会出现一个比之黄巾的叛乱。”
“到那时……悔之晚矣。”
曹操抿了口酒,没说话。
悔之晚矣?
那可不一定。
清朝是人口太多了,而减少人口的最好方式,就是战争……
若真有一场比拟黄巾的变乱。
清朝皇帝没准更轻松了呢。
……
野史记载乾隆持西域秘咒诅咒白莲教头目。
真假不知道。
但早年乾隆是不信西域教的,而且专门说过转世就是一场骗局。
这个问题提一嘴就行了。
毕竟是剧版都惹不起的大佬。
……
预审没过,后续审核也不知道啥样。
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