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尼布楚条约》

天幕上。

长桌两旁分列而坐。

清朝官员面无表情。

对坐的罗刹官员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

随后,站在清朝官员身后的西洋传教士低身小声道:

“索大人,对方要求以黑龙江为两国国界。”

清朝官员不动声色道:

“告诉他,黑龙江一带以至于西边的色楞格河左岸之地,一向是我大清土地,居民年年朝贡。”

“他们应该把色楞格斯卡城尼布楚、雅克萨城及其全部属地,完全归还于大清。”

西洋传教士点点头,挺直身体,对罗刹官员表达意思。

对面的官员听得皱眉,语气急切且不耐烦。

西洋传教士也听得皱眉,随即又低身道:

“他说,清方有什么证据说明尼布楚以东的地方是清国的领土?倘若拿不出证据来,没有什么意思。”

清朝官员眼神一凝,沉声道:

“他们定要色楞格斯卡与尼布楚未尝不可相让,但通商贸易则可,驻兵则不可。”

传教士翻译过去,又传回罗刹官员的意思。

“大人,他说两国应该以黑龙江为界。”

话音刚落,清朝官员猛得拍案而起,“嘭”的一声带翻坐椅。

随后转身就走。

撩开罗幕,大步离去。

一道声音自罗幕外传来。

“告诉他,让他备好城防吧!”

……

……

……

大唐·玄宗时期

“其他不说。”

李隆基捻着胡须若有所思道:

“康熙这底线未免也太低了吧?”

“若是对比一下,你这不是白挨打了?”

李泌面无表情的指着天幕里的疆域。

就在黑龙江的右侧,噶尔丹三字快速膨胀着。

“就看这个趋势,康熙是只要保住原来的边境线就可以了。”

“毕竟这个噶尔丹扩张的速度太快了。”

李隆基看了一眼天幕。

“朕只是有点可惜罢了。”

“开疆拓土啊……”

谁能抵抗这四个字的诱惑?

别管那地打下来后有没有用!

指不定以后哪天后代子孙就用上了呢?

“可惜啊。”

……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着天幕,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长叹一声。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但观宋元明清,伐交实乃攻城之延续。”

“清朝能反包雅克萨,是因为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都取得了胜利。”

“若不是康熙打赢了,又有什么资本设置底线呢……”

小刘彻看着突然沮丧起来的阿父,知道他又想到了对面的匈奴。

“阿父!你放心!”

“一切交给儿子!”

“儿子会把匈奴打的他阿母都认不出来!”

刘启看着圆乎乎的小刘彻,有些欣慰。

孩子大了,懂得关照父母情绪了。

“而阿父就安心当太上皇!看儿子怎么把单于擒回来!献俘太庙!”

嗯……嗯???!

刘启猛得察觉不对劲!

什么太上皇?!

你小子想要造反啊!

不对……

你要擒单于?!!

小刘彻看着高兴的无以复加,手舞足蹈,拿起酒爵放下,又提起陶罐放下的刘启,贴心道:

“阿父,你找什么呢?”

“彻儿帮你找啊?”

刘启脱下鞋履,掂了掂,满意的点点头,对着小刘彻笑道:

“吾儿不急,你且看天上那是何物?”

小刘彻扭头看向天幕。

刘启瞬间变色!高举鞋履!

一旁的王皇后掩面不看。

“啊!!!!阿父!!!”

未央宫上。

群鸟惊飞。

……

……

……

大宋·真宗时期

“不是!”

赵恒急了!

“他这凭什么啊?”

谁看不懂啊?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无可奈何,情有可原!

“那凭什么朕的澶渊之盟就要挨骂啊!”

“朕也促进了百年和平!”

刘娥无奈道:

“人家割地也是尽快的无奈之举。”

赵恒更不服了!

叉腰仰天大喝道:

“朕也是无奈之举啊!”

“他有什么噶尔丹!我那边还有党项呢!还有王超这种龟怂呢!”

“我不比他难!”

刘娥扶额道:

“可能是差了一条赔款吧。”

赵恒为之一噎,面色突然涨红起来。

“什么赔款……朕又没差使专往……都是让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的!”

随即就是一连串难懂的什么“念河北百姓重有劳扰”

什么“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以金帛济其不足。”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标准的疆域图,脸色不是很好看。

那个什么贝加尔湖,自元朝以后就不在中原手里了。

而且那一片本就是游牧和渔猎的天下。

去过那里不代表就能掌控那里。

一切还是要靠武力说话。

……

大清·雍正时期

别人亏不亏的不知道。

雍正是觉得自己血亏!

“唉……”

无尽愁思化作一声长叹。

为了换取沙俄在清准战争中保持中立,自己在边界问题上做了大量让步。

沙俄也确实遵守了条约……

问题就在于仗没打赢……和通泊输的太惨了……

“军事……外交……”

雍正再次垂目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