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崇祯:再苦一苦百姓!

……

天幕上。

『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

三人下的大军一步一步的合围『义军』

面对官军的强大压力。

『义军』开始分头行动。

『高迎祥』和『张献忠』往东转移,重新打入河南。

『李自成』仍在陕西转战。

下一秒,『高迎祥』的头像变成黑白。

他头上的『闯王』亮标移到了『李自成』头上。

『卢象升』三人又气势汹汹的向『李自成』围了过来。

就在『李自成』在三人包围下横冲乱撞时。

一阵敲门声响起。

『皇太极』的头像亮了。

上面还亮着一串标。

『大清·宽温仁圣皇帝』

……

……

……

大明·神宗时期

朱翊钧看着那朝鲜君臣行至坛前,对皇太极行三拜九叩大礼。

恨得牙都要碎了!

“一群小人!”

嘴里恨声骂着,心中却是无奈。

因为如果再来一次,朝鲜还是要救。

它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一定要救……

“呼……”

他深吸一口气。

“让宋金来见朕。”

锦衣卫,该干点正事了。

……

南宋·孝宗时期

赵昚一时也不知道大宋算不算幸运。

但他确定大明是很倒霉。

“一外一内,交替消耗。”

“军事可是最废钱粮的。”

这话大宋是有发言权的……

大宋发言权还是蛮多的……

赵昚发散着思维。

“内忧外患……努尔哈赤……”

“不如挑乱一下金国?”

……

金国·世宗时期

“要让南宋乱起来!”

完颜雍斩钉截铁道:

“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勾连蒙古!”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捻着胡须,沉吟道:

“长源,你说这大明究竟该先处理哪边的问题?”

李泌直接回复道:

“内乱。”

李隆基挑了挑眉头。

“那女真已僭越称帝,又有巩固之地,其三次犯境,两次长驱直入,兵临京师,无人能挡。”

“那辽东朝鲜也降了它,已全无旁顾之忧了。”

“寇无立足之地,流窜之形,可驱可赶。”

“为何不是先制女真?”

李泌笑道:

“陛下,那女真虽然两次直犯京师,乘之甚急,但均是绕过山海关,可见宁远无恙。”

“其他各镇只要巩固边防如山海关,边境烽火只能在大明之外。”

“但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

“一如得急患者,固不可缓图,但深者乃体内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枯,肢骸徒有肤革,大势更为危急。”

“所谓安内方可攘外,并非缓言攘外。”

“实为不安内无军攘外,而先攘外则内乱势不可阻。”

……

……

天幕上。

朱由检扶起叩拜行礼的官员。

“卿快快起来!”

招呼一声“赐座!”

官员谢了恩,把半个屁股放在椅子上。

朱由检眉眼中带着几分愁云,却依然笑道:

“杨爱卿,朕要你度情视事,也是无奈之举。”

“内忧外患,边才难觅。”

“你看历任兵部尚书,没有一个中用的。”

“而卿在丁忧期间就上疏陈述边事,可见时时心系家国。”

“你边略稔熟,才思阔达,朕不得不启用你。”

“卿疏中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

“可见时时想着国家,想着退敌之策。卿胸有成竹了?”

官员微微坐直身子,沉声道:

“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以剿为主以防为辅。”

“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以防为主以剿为辅,是谓十面之网。”

“总督、总理二臣专征讨,视贼所向,或总理入关与总督合剿,或总督出关于总理合剿。”

“然,我军移动不如寇疾,攻击不如寇力,而被攻则易溃,故需增加剿寇兵力,而足兵首先要足食。”

“无食无饷,不如不增兵。”

“无食之兵,不但兵无斗志,而且易哗易叛,反倒是增了寇。”

朱由检听了这话,沉默半晌道

“依卿之见,需增兵多少,增饷多少?”

官员低头道:

“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两。”

……

……

大明。

“啪”的一声!

朱元璋将头上的毛巾往地上一摔!

“你个蠢货!蠢货!”

他颤着手指着天幕,恨声道:

“财迷心窍!你财迷心窍啊!”

“自己叫穷也罢了,还任由手下人叫穷?”

“把杀匪杀官的劲头拿出来!”

“养那么多东西厂卫锦衣卫,查一查各地勋贵乡绅!杀一批么!”

“把他们手里集中的土地财富给流寇们分一分!”

“你自己做个义军的头目不就好了!又不影响自己的地位!”

殿内太医们听得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马皇后端着碗,舀了一勺汤药吹了吹,送到朱元璋嘴边,轻声道:

“那些什么厂卫估计都废了。”

“他敢查,反的只会更多。”

朱元璋咽下汤药,闻言目露凶光。

“那就查京师大臣。”

“咱了解他们,他们手里有钱!”

马皇后翻了个白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