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睢州人·袁可立
大明。
朱元璋头一次感觉什么叫坐蜡。
他忍不住起身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
熊廷弼的厉害在于,他得到了万历皇帝百分百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获得了掌控辽东几百万钱粮、十几万兵马和上百万人民的大权。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
皇帝的权力还在。
哪怕是泰昌早死天启移宫,皇帝在朝堂上的权力还在。
万历这小王八蛋要放他面前,他能活活抽死他!
但该说不说,在识人方面确实有点东西。
熊廷弼的战略没有错,那个阶段的大明根本打不了野战。
人心不齐拿头打啊!
然而事实摆在那里,皇帝不满意防守这个策略。
还有就是……皇帝不满意东林党。
“你不满意就不满意!你杀什么熊廷弼啊!”
朱元璋能明白天启为什么不喜东林党。
拍屁股也能明白那些道德君子指定会口口声声“陛下年幼”“陛下幼冲”
逆反吗,万历吗。
“但只为了打压东林党而杀熊廷弼,这是因小失大啊。”
除非……
“这小王八蛋现在也没明白辽东的努尔哈赤代表什么。”
朱元璋站定脚步,脸色阴晴不定。
自己在这看天幕能明白努尔哈赤代表的意义。
但朱由校可能依然不了解。
“承平日久啊……”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合上记录着天幕赏罚的册子,又看了眼天幕。
“赏功罚过……这还真是代天行罚啊……”
魏忠贤额头上滚下汗珠。
“看这意思……熊廷弼还杀不得了……”
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不作声。
这事,没有他开口的余地。
在外面他是威风凛凛的“九千岁”。
在这,在皇帝面前,他就是个随时可以替换的锤子。
不见王振、汪直、刘瑾,哪个不比他权势滔天,这三位爷还执掌兵权呢。
他一开口,熊廷弼必死。
东林党扛把子为你求情,阉党扛把子也为你求情?!
你挺厉害呀!
皇帝能容你?
要是天上那玩意儿没有,他才不在乎那熊廷弼死不死呢。
你爱死不死,管我屁事?
但现在不行啊……
这玩意好像跟皇帝一样,也爱搞牵连啊!
所以魏忠贤决定装木头。
一切由天子定夺!
朱由校此时心里也在计较着。
他这两年只所以按着熊廷弼不放,无非是因为为他求情的东林党人数众多罢了。
党争你就好好党争,染指封疆大吏你们是想干什么?
施恩于他?
那是朕该干的事!
要求下狱的是你们东林党,要求处死的是你们东林党,要求法外开恩的还是你们东林党!
你们想干什么?!
所以那些为熊廷弼求情的东林党人被他流官的流官,下狱的下狱,减俸的减俸。
而熊廷弼也就必须得死。
你不死,这些人的锅没地方放啊!杨涟等人的锅也没地方放啊!
总不能朕背吧?
但现在难了……
朱由校看着天幕,目光不善。
他有理由相信,前脚处死熊廷弼,后脚评级时这玩意就会拉分。
他娘的……熊廷弼的命跟朕的功绩挂上钩了?
倒反天罡!
……
大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不傻,相反他很聪明。
所以他瘫在了地上……
“杀错了……杀错了……”
袁崇焕的战略战术仍然是从熊廷弼的三方布置脱胎出来的。
只是财政实在支撑不起宁锦防线了……
“不!”
朱由检猛得抬头,他想到一人!
孙承宗!
他没被朕杀了!
……
天幕上。
黑色的背景中,长城似卧龙盘旋横卧山岗。
长城外,八旗骑兵虎视眈眈。
为首的努尔哈赤死死的盯着立足于城墙之上的官员。
而城墙上。
白发苍苍的老臣背负双手而立。
傲视着城下无边铁骑。
而在长城东侧,一波汪洋之上。
无数高舰直指努尔哈赤。
……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脸色一变,目光瞬间变得阴狠。
“传旨!”
梁九功上前一步。
康熙指着天幕,冷声道:
“八旗、绿营巡城戒严,官员百姓不许出门廷半步。”
“家家通令。”
“有提袁可立三字者,斩不赦。”
“有举报查实者,民赏银百两,兵将抬旗,官员赐单眼花翎。”
梁九功立马麻溜下去。
而胤礽则看着面带怒火的皇帝不敢出声。
……
……
大唐。
李世民看着睢州两字就是眼皮子一跳。
睢州血战、祭侄文稿、安史之乱、李隆基。
各种让人火大的记忆如波涛汹涌般席卷而来。
“你们暂且安歇。”
李世民起身,在皇后、太子、李治与魏征等人的注视下,紧了紧衣袖。
“朕,去去就回。”
捧着脸蛋的小李治坐在亭子栏杆上,波澜不惊的看着金花乍起后了无踪迹的人影。
“啊……真好。”
“我也想去玩。”
长孙皇后没好气的轻敲小李治的头顶。
“闲的废话多,快去练字!”
小李治摸了摸头,嘿嘿一笑,跑去李承乾那边。
长孙皇后无奈摇头,继续看着天幕。
……
大唐·玄宗时期
“哎呦!”
李隆基一个鲤鱼打挺从椅子上蹦起!
“你干嘛!”
好端端的!提什么睢州!
“完了……”
李泌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下一瞬间想通关节!
瞬间!
嘴角遏制不住的疯狂上扬!
李隆基觑着眼睛看着毫不掩饰笑意的李泌。
“呵……臣子……”
话音落,金光现!
……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忍住砸舌。
说实话,他现在感觉有点丢脸。
万历这孙子……可真孙子啊!
有点太像爷爷我了……
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像。
也不知道海瑞最后怎么样。
朱厚熜有点惆怅。
朝廷上还有说真话的人是好事。
要全都是捧你的,你就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