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万历三大征·定播州杨家

大汉·武帝时期

“东夷小丑。”

刘彻一甩袍袖,微微昂首道:

“朝鲜称臣世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观!”

“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

“平倭之战一定要打!”

“并且一定要打赢!”

“以此战,告诉天下四方!”

“我中原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卫子夫美目顾盼生辉。

虽然她讨厌这人的铁石心肠,但那昭示四夷,独断于心的天子之气,也确实让她心服不已。

……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看着突然出现的乾符二字,先是一愣,想起是哪个皇帝后又微微叹气。

“我大唐还真是影响甚深啊。”

“朕可真是……”

骂自己还是骂不出口的。

但这一切的源头恐怕还真就要追到自己身上。

……

南宋·孝宗时期

“杨家?”

赵昚对杨家有所了解。

自仁宗之时,杨延昭之子杨充广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无子的播州杨昭。

而在杨昭去世杨贵迁担任播州州主之位后,播州杨氏州主就都是老杨令公的后代了。

而且据他所知,杨家的家风一直很好啊……

……

……

……

大隋。

杨坚摸着下巴。

“……这么一个东西在那趴了千年都没人动。”

“朕可不认为朱元璋与朱棣是那种能眼里容沙的人。”

“改土归流……”

杨坚品着这四个字。

改土司为流官?

土司似乎只朝贡不交税赋吧?

……

大明·嘉靖时期

“这小王八蛋又要干什么?!”

朱厚熜身上的宽袍无风自动!

太祖成祖能容播州杨家,就是因为他能稳定川贵土司!

动,可以!

但不能是现在!

你将播州杨家改土归流了,那其余土司该怎么办?

谁能治住他们?

你若不能将他们一窝端那后果就是接连不断的叛乱!

“万历……大臣……”

朱厚熜眼中闪出凶光。

这事绝不是万历一人的想法!

就看那贵州巡抚的做法,背后还有关系!

……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捻着胡须看着赵恒,淡淡道:

“其中缘由你可看懂了?”

赵恒自信一笑。

“没有。”

赵匡义手一紧,下巴一痛。

一根胡须被揪落下来。

“你说万历是个什么样人的?”

赵恒想了想。

“有眼界,但小气。”

“压抑过久后,略有几分癫狂。”

赵匡义微微颔首道:

“他突然有了一大笔钱。”

“能平宁夏,能御倭寇。”

“那为什么不能定了西疆呢?”

赵恒失笑一声。

“打仗岂是儿戏,多有钱也扛不住这么花啊!”

“他这么花……”

赵恒突然愣住了。

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万历可能就是有这么儿戏。

张居正被抄家的缘由之一就是被指证敛财啊。

戚继光被调到南方只因他是张居正的人。

为了钱,他也必干播州啊。

……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想着明朝的种种手段。

这都是宝贵的经验啊!

说起来,明朝皇帝好像很不喜欢吸取前人教训。

削藩是如此,改土归流也是如此。

削藩距离久远点想不起来也情有可原。

那元朝改土归流也不远啊。

弘历饶有趣味的看着天幕。

说实话,改土归流是必须的。

前面的手段也还是不错的。

但最后逼得綦江被屠,这手段就立刻拉了。

“有勇无智,万历是一点没跟张居正学到东西啊。”

最关键的是,最盼望杨家死的可不是你皇帝。

而是那些土司啊。

……

……

天幕上。

翼善冠下的透出一抹银色。

帝王隐藏在卷帘之后。

看不清面目。

而立足于龙椅两侧的,是两名身影模糊的少年。

帘幕前,五名宦官立足丹陛上。

空旷的宝殿内,群臣分列而立,相互詈骂。

而每一列上都有着一个墨字

『齐』『楚』『浙』『宣』『昆』

在大殿之外。

则是十三副布面甲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