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碧蹄馆之战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连气都懒得气了。

“又来了。”

“赏罚不明,媒孽之根。”

“你又不是没钱……”

“算了,懒得说了。”

刘彻觉得大汉四百年里自己都属于比较能作的人了。

没想到后代皇帝能一直保持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后不停的“胜之于蓝”

至于这个赏银克扣是前线将领的自作主张还是万历皇帝的有意为之都不重要了。

反正已经是摇摇欲坠的信任了,也不差再踹那么一两脚了。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开国之君也算不错了。

“虽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看着两个儿子一脸懵的样子。

李渊微微扬头自豪道:

“虽然朕喜欢干无本买卖,但朕基本也都说到做到吧!”

“最起码在用兵赏罚上,朕不克扣赏钱!”

两个儿子一阵无语。

但也都认同自家阿耶的观点。

李世民想到了陈平贿赂阏氏一事,感叹道:

“大事成于人,而不成于财。”

“惜财而败人,不智也。”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服气了。

“大明……神了。”

将士舍身亡死,最后就几两银子打发了。

刘娥托腮看着天幕,幽幽道:

“我记得,大明一两银子大约能换三石左右的米粮吧?”

赵恒笑了,将酒杯往桌上一放。

“是啊,将近十石的米粮呢。”

“够四口人勉强吃三个月。”

“但这是成化弘治时期的事了。”

赵恒讥讽道:

“可现在是万历年间。”

“隆庆时期的白银大量涌进,一两白银能否买三石米还未可知呢。”

……

大明。

朱元璋扶着额头,闭目不看。

“千疮百孔……”

大明这艘船现在是满身窟窿四处进水。

他现在也不指望万历补窟窿了。

不再凿出个窟窿他都谢天谢地了!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打开扇子摇着。

一边摇一边笑。

“嗨!这才哪到哪啊!”

……

……

……

大隋。

杨坚理了理须髯,笑道:

“就看这李如松在平壤之战的表现。”

“的确是哪种冲锋陷阵的猛将。”

“你说是不是姓李的都爱浪啊?”

杨坚掰着手指对独孤伽罗煞有其事道:

“李存勖、李嗣源、李世民、李如松。”

“你看!都姓李!”

独孤伽罗白了他一眼。

“神经。”

杨坚乐呵呵的不以为意。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眯眼看着那家丁二字。

“私兵?”

朱高炽脸色沉重道:

“爹,边镇军政恐怕已经有脱离朝廷管辖的状态了。”

“最起码辽东之地应是如此。”

“三千人对三万,伤亡比暂且不提。”

“在有退路之时还会缠斗两个时辰,这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如此精锐的平常钱粮消耗绝不是小数。”

朱棣舔了舔嘴唇。

“狡兔死,走狗烹啊。”

戚继光镇守蓟镇,一方平安。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被调到南方,然后就是言官弹劾,解职回家,忧郁而死。

拥兵自重,这可是藩镇前例啊。

“大明,多事之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