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万历三大征·宁夏哱拜之乱

天幕上。

蓄着胡须,威势渐重的万历看着手中奏折。

一张脸从青转白,又从白转青。

最后将折子很很拍在案桌上。

勃怒之声回荡在大殿内!

“天朝全盛,岂容此小丑横行!”

“命魏学曾总督宁夏!”

“进剿叛军!”

画面一转,大明疆域上再次燃起战火。

……

……

大明。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沉声道:

“能让他的儿子世袭他的职位继续统兵镇边。”

“咱大明也算很厚待这对将领父子了!”

“果然,这帮胡虏就是些白眼狼!”

马皇后吃着茶没应答。

她下意识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就万历亲政后的举动,她不认为边将这边不受影响。

事情的锅能不能全是鞑靼人自己背还模糊两可呢。

……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幕,板着个脸。

“亲政就亲出个这来?”

“天杀的蠢货!”

“边军都如此,京营也可想而知了。”

“这么多年都干什么吃去了!”

朱棣对万历非常不满。

而且是仅次于朱祁镇的不满。

朱高炽倒是有心找补两句,但看着正瞅哪都不顺眼的老头子,还是从心的把话咽了回去。

随即又想到了西北那块地方。

……

……

后唐·庄宗时期

李存勖顺着面具的空洞处扣了扣眼角。

“是五代给你们的印象不深吗?”

“克扣边军军饷?”

“大明啊……你有点不拿我们五代当回事啊。”

……

大宋。

赵匡胤疑惑的打量着天幕。

“真是奇了怪了。”

“真是邪门了!”

赵德昭警惕的四处看了看,小声问道:

“爹,可是哪里有何不妥吗?”

赵匡胤颇为无言,横了他一眼道:

“我说的是大明!”

“你不觉得大明的种种问题都似曾相识吗?”

赵匡胤再次看向天幕,喃喃道:

“除了没有外戚,大明简直就像一个历朝疴疾大缩影啊。”

“太有价值了……”

……

……

大唐。

李世民看着潼关二字,眼皮不由跳动两下。

按下心中突生的邪火,开口道:

“看来,此人的确是轻视明朝边将啊。”

李承乾一时没听明白,过了片刻反过味儿来。

“是啊,一开口就是西北之地。”

“这是自认能行西夏开国之事啊。”

“不过边军败落的这么快吗?”

李世民捻着胡须想了想。

“可能克扣军饷一事已成常态了吧。”

……

……

天幕上。

金銮殿上。

殿下群臣低头不语。

丹陛上的皇帝正愤怒咆哮!

“奉使辱命,徇私酿乱!”

“欺君罔上,遗害地方!”

“周弘禴还敢上疏说什么天下太平!”

“啪”的一声。

皇帝将一副折子摔在宝殿中央。

“他这个尚宝司少卿不要干了!”

万历看着不说话的大臣们,脸被气的通红。

“都哑巴了是吧!”

“跟朕争执时不都很厉害吗!”

“现在!立刻给朕拿出一个办法!”

“一个小小的宁夏城!”

“打了三个月!”

“大明的脸都丢尽了!”

丹陛之下,一名美髯公出列执笏道:

“陛下,宁夏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

“为今之计不以人强,只能以地形势胜之。”

“陛下,黄河大坝之水,比宁夏西塔顶高数丈,若决坝灌城,贼可立厄。”

话一出口!群臣侧目!

决口黄河?!

万历神色变化一阵。

“砰”的一下拍案而起!

“传旨给魏学曾!”

“让他给宁夏城明示祸福,让城中人自为计较!”

“如数日内不擒斩逆酋来献者……”

万历咬了咬,恨声道:

“即将坝水决开!”

“一城之人尽为鱼鳖!”

……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看着天幕一言难尽。

“既然有钱,那就以本伤人得了。”

“学谁不好学赵狗……”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很“佩服”万历。

“掘河灌城向来都是前方主将所做主张。”

“你一个皇帝居然敢当众下令。”

“勇气可嘉啊!”

“真就放弃城中百姓了。”

“够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