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兵不血刃就得边境安宁,居功至伟!
……
季汉·怀帝时期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诸葛亮觉得幸亏朝廷与边关都有非常之人。
若按常人思维,这把汉那吉决计活不成。
那蒙古刀兵会再次侵犯大明边境,此乃得不偿失。
“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用非常之法。”
刘禅听不懂,所以磕绊道:
“相父,我们…我们能先学一下常人之事吗?”
诸葛亮顿了一下。
他看着刘禅眼睛里那透底的清澈,无奈的点点头。
“好……先学常人之事……”
……
西晋·武帝时期
嫉妒使得司马炎面目全非。
“怎么我大晋就没有这种臣子!”
“他隆庆凭什么……”
司马炎强忍着心酸。
汉惠帝那傻小子不提了,势力庞大。
汉后主踩了千年狗屎运,他爹给他留下了诸葛孔明。
隆庆凭什么!
若说傻皇帝,我大晋有两啊!
……
大明·隆庆时期
“阿嚏!”
朱载坖接过侍人手中的毛巾,擦了擦鼻子。
“应该是有人在骂我吧。”
一旁的陈洪赔笑着:
“陛下乃天子,天下何人敢非指上位。”
朱载坖吸了吸鼻子,平静道:
“多了。”
……
……
……
大秦。
“所以,这与惠文王有何关系?”
嬴政有时真搞不懂后世子孙脑子在想些什么。
他感觉这些人好像都沾点失心疯?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看着天幕,无奈笑着。
“这隆庆……”
上一个这么好命的,好像还是汉后主吧?
“事事皆有朝臣尽心。”
“也好……”
就大明的现状,真折腾不起了。
你看,君臣相辅相成不就挺好吗?
“相忍成国。”
李治低声念叨着。
自己或许不应逼迫太过。
“舅舅,朕还得苦一苦你啊……”答应了不对世家动手?
是啊,朕不动手啊。
……
大宋·真宗时期
“什么?!!!”
刘娥捂着耳朵看着一脸愤怒的赵恒。
这是人能发出的声音?
赵恒现在都快气炸了!
“五分?!”
“那朕的澶渊之盟还享百年和平呢!”
“凭什么朕的外交是零分!”
“有问题!你有问题!”
“我要祭天!”
“朕要告上天庭!”
刘娥揉了揉耳朵,翻了个白眼。
“皇帝为天子,那上天就是问责之人。”
“现在天幕在向你这个负责之人问责,你还想越过它向上天述职吗?”
“老实待着吧。”
说罢,不看赵恒气哼哼的模样。
刘娥倒是觉得大明如今这种情形挺好的。
一个内阁里二十来人,总会有一個非常之人。
皇帝只要不折腾就能得不少功绩。
……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一动不动。
马皇后看着安静的老朱,心中叹息着。
隆庆的功绩并不完全都是他自己的功劳。
更多的是君臣一起努力的结果。
从重八开始,君与臣就针锋相对。
自己知道这里不对劲,但为什么不对劲自己其实不是很了解。
现在自己知道了。
重八,你真的错得太多了。
……
……
大汉。
“妙。”
刘邦拍手称赞!
“皇帝是分官设职者!”
“只要掌握大势,天下莫不从指。”
“会用人识人,就是大势。”
吕雉面上不显,心中却连声叹气。
信任,这对皇帝来说是最大的奢侈品。
天下没有比这更大的奢侈了。
但一旦有此物……
她看向笑得能看到嗓子眼的刘邦。
确实能力挽狂澜,绝地而生。
但终究是会未尽如人意的。
……
大汉·文帝时期
“动静相宜。”
刘恒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将最后的一点地翻开。
“就像这种地一样。”
“伱不能一直不停翻地备垄。”
“也要让它自己沉淀沉淀。”
累的跟条狗一样的刘启现在什么也听不进去。
他就一个想法。
吃!
我好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