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隆庆开关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还在琢磨这“项羽”的体型怎么这么奇怪,然后就听到天上月这句话。
“这是点谁呢。”
朱高炽低头轻笑着。
“你还笑!”
朱棣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虽然有仁宣之治,但这小子也是推倒自己的政策!
只不过是推得比较好罢了。
……
大明·弘治时期
朱佑樘觉得这是在点自己呢。
老爹那些政策自己倒是没怎么推,但让人忽悠的找不到北也是真的。
……
……
天幕上。
一张海图平铺展开。
以一道虚线分列左右。
书写『东洋』『西洋』
……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摸着下巴,看向刘娥道:
“你说他这算不算捡了个便宜?”
隆庆开关抽掉了倭乱屡禁不止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走私有利可图、地方官商士民勾结、明朝武备松弛三点。
后两点在愈演愈烈的倭乱过程中已经得以解决,现在开放合法的官方贸易,倭乱自然会告一段落。
刘娥拿起白玉酒杯,一饮而尽。
“不算,嘉靖那模样可不像想过开海禁的模样。他怕死。”
“不过……”
刘娥想到那个“夸张”的嘉靖,嘴角抽动了一下。
“那人现在应是不怕了。”
赵恒撇了撇嘴。
……
大明·嘉靖时期
精神焕发!
朱厚熜只觉得以往的寒暑不侵实在太虚假!太孱弱了!
如今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寒暑不侵!龙精虎猛!
“陛下……”
黄锦捧着一领道袍来到皇帝面前。
朱厚熜瞥了一眼。
“哗!”
象牙白的袍子披在身上。
“传旨,上朝。”
也不系襟扣,敞着怀,向苑外走去。
“让大臣都来。”
“今儿,朕要看看。”
“那些不够班的谁敢拦我口牙!”……
……
大唐·玄宗时期
“那么,代价呢……”
李隆基双手交叉叠放在鼻子下。
面色沉重。
李泌甩了一下拂尘。
“代价就是,大明财政上的雪上加霜。”
李隆基绷不住了。
“朕只是随口一说而已,真有代价啊?”
李泌毫不奇怪的点头应答道:
“大明财政有问题,进来的白银越多,负重反而越大。”
“除非进行改革,不然价格体系崩溃是早晚的事。”
“但问题也在这里。”
李泌继续看着天幕道:
“此时已经晚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
……
大汉。
“看懂了吗?”
刘邦欠欠的贴近吕雉。
吕雉一把推开他。
“这有什么看不懂的。”
“跟战国时期差不多,只不过是范围大了而已。”
刘邦被推开,直接顺势靠在软枕上,笑道:
“战国之时,诸侯皆思变法图强。”
“因为在那个大争之世,你不进步就要亡国。”
“残酷啊。”
“其实始皇帝统一天下不也是一样吗?”
刘邦带着几分玩味儿。
“华夏、蛮夷。”
“大汉、匈奴。”
“南北、五胡。”
“大唐、突厥。”
“宋、辽、金。”
“你看……”
刘邦摊手看向吕雉。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对手。”
“都在北方。”
“千百年来,敌皆从北来。”
“谁会注意海外呢?”
吕雉呆了一下,随即皱眉道:
“你什么意思?”
刘邦摇摇头,环胸抱臂道:
“意思?没什么意思。”
“乃公只是感叹一下罢了。”
“那帮高帽子有一句话说的对。”
“三人行必有我师。”
“技不如人,就得挨打。”
刘邦抬头看天,长叹一声:
“那慈禧,不就挨打了。”
吕雉疑惑了。
慈禧?谁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