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万马齐喑究可哀

……

天幕上。

一张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的骈文展现在众位皇帝眼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

大汉·武帝时期

“嗯……不错!”

刘彻的鉴赏水平还是有的。

“刚健有力!”

卫子夫等了半天,没下文了?

默默白了一眼。

刘彻则看着“我劝”二字出神。

对待老天却用我劝二字,这岂不是刚健有力?

……

曹魏。

曹操捋着胡须点出三个知识点。

“九州、万马齐喑、不拘一格。”

“这首诗明显是意有所指。”

“将祷词焚告上天,天下犹如一潭死水,要想让国家有生气,就要有风雷激荡。”

“让风雷打破万马齐喑不敢说话不愿说话的状态。”

曹操啧啧称奇。

“这个朝代,是有多死气沉沉啊?”

……

大明。

老朱冷哼一声。

“看这诗词含义,那什么清朝还不如咱大明呢。”

“咱大明可没有万马齐喑。”

反而是叽叽喳喳的说的太多了!

……

……

大汉。

刘邦摸着下巴,沉思片刻。

“法术势?”

吕雉惊讶的看着他。

你居然还懂这个呢?

刘邦一时无言。

你看不起谁呢?

“乃公跟你打赌!”

“那什么夏言还得回来!”

吕雉果断回绝:

“不打,我又不傻。”

“这一幕谁看不出来?”

“大礼仪得了君主权威,但自己的手法底细也被外朝大臣摸清。”

“他现在只能以频繁更换内阁大臣来保持自身的权威。”

“怎么可能让一人坐大。”

刘邦抱着手臂往旁边一栽,嘴里嘟囔着:

“真没意思……”

一旁跟小猫一样的戚夫人则眼睛一亮。

“陛下!臣妾和您打赌!”

刘邦、吕雉:……

“……朕谢谢你啊。”

……

……

……

大清·乾隆时期

皇乾隆慢条斯理的品着茶水。

嘉靖帝确实迷信或者相信修道。

历代史家公认明世宗极为聪明。这样一个极为聪明的人数十年却从事一件非常枯燥而且重复烦琐的事情,显然不可能是被人蒙骗。

而史家对嘉靖崇道的批评也主要集中在不务正业和放任严嵩专权上。

但严嵩专权给嘉靖带来了什么却少有人提。

他看了一眼和珅,继续喝着茶水。

自己可比嘉靖皇帝更进一步。

……

……

炎汉·明帝时期

“嘶……这个手法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

刘炟总觉得在哪里看过。

这一套清洗方式是真的似曾相识。

刘庄看着刘炟迷惑的样子,一巴掌拍他后背上。

刘炟顿时面容扭曲!双手够着后背,扭头看着他爹。

“阿父?你打我干嘛?”

刘庄没好气道:

“因为你蠢!”

“武帝怎么操控朝堂的你忘了?”

刘炟一下恍然!

这不就是变相换丞相吗!

你不结党就让你结党,但你结党我就要干你!

总之,你们这些人不能不团结,又不能太团结。

刘庄看着反应过来的儿子,摇头道:

“这一手平衡之术确实用的出神入化。”

“但炟儿,你得记住帝王的责任是什么。”

“是安定天下。”

刘庄看着天幕,略带几分惋惜。

“只有权力却不能稳定天下。”

“依然是无根浮萍。”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伸了个懒腰,拿起桌上长好的秧苗向外走去。

刘启一愣,紧跟其后。

“阿父,你不看了吗?”

刘恒向前走着,头也不回的答道:

“若无意外,不出五十年大明必亡。”

“君与臣,臣与臣。”

“三者就好似一股涡流吞噬着大明天下。”

“没人在乎天下如何,他们只在乎自己手中的权力。”

“这种东西看不看都是那样。”

“他们可没我手中的这红薯重要。”

刘恒举了举手中绿苗。

“这才是天下大事。”

“帝王名权。”

刘启的脚步在门口止住。

呆呆的看着越走越远的背影。

……

大汉·景帝时期

刘启看了两眼天幕,随即怼了怼低头猛吃的小刘彻。

“别吃了!该干活了。”

小刘彻迷茫抬头,嘴里下意识的嚼着。

“干活?什么活?”

刘启笑得一脸“温柔”

“忘了?下田啊。”

“让你知道知道民生疾苦!”

说罢,不顾小刘彻的一脸苍白,大手一伸!夹起就走!

“啊啊啊!不要啊!我还是个孩子啊!阿父!我还是孩子!”

“阿母!救我啊!”

王皇后看着伸手冲她求救的儿子,挥了挥手帕。

“陛下!记得回来用膳啊!”

小刘彻:……

刘启扬了扬另一只手,大步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