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朱厚熜:看好了历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
……
大隋。
“君臣之间,新君与老臣之间,还没有进入一个磨合的过程,就开始了一次漫长的角力。”
杨坚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大明了。
“大明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皇帝能处理的了。”
“没有三代之上的弥合,君臣割裂只会越来越大。”
“朝廷上君臣不合,地方上又怎么能有所治理?”
独孤伽罗看着年少且面容坚毅的皇帝,一时母爱泛滥。
“少年天子对年老重臣,孤家寡人对众臣群僚,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抗衡。”
“他不需要欠杨廷和和张太后的情,更不需要活在孝宗、武宗的阴影之下。”
“他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的父母要相认。”
独孤伽罗带着几分心疼道:
“他只是想全了自己的孝道,他又什么错!”
杨坚听得频频侧目。
你关注点是不是不太对啊?
……
……
大汉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看着天幕,突然对身边二子说道:
“按照宗法制的过继原则,大宗是不可以绝后的。”
“如果遇到大宗无嗣的情况,就要由小宗过继给大宗,来延续帝系,奉祀宗庙。”
“拿这一时期的皇权谱系来说,宪宗、孝宗、武宗是大宗,是帝系之所在。”
“而朱厚熜则是旁支,属于小宗。”
“以旁支入继大统,自然要继大宗之后。”
“若是你俩身处此时此刻,会怎么做?”
李建成沉默了。
阿耶,你要不是我亲父,我非得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我手中的马槊也未尝不利!
李世民咧了咧嘴角,直接道:
“于宗法来说是合理,但文武群臣联名上奏要求他遵循祖制,将帝系归入大宗。”
“客观上讲,这是一个违背常理、割裂亲情的做法。”
“而观大明的情况来看,一旦低头,他也会成了一个肉粽子,任由他们摆布。”
“既然已经步入进退两难之地,那就一以贯之好了。”
“用大礼仪来告诉天下臣民,他这个皇帝并不是通过非正式渠道得来的。”
“是皇帝与百官,请来的!”
“毕竟,景泰之事犹未久矣吗。”
“并且此举还可以淡化小宗入大宗的影响。”
李渊瞥了一眼李世民。
淡化小宗入大宗的影响?你居然还考虑这种事?
李世民捻着胡须总结道:
“这小子刚刚继位,不懂皇权运作,但他懂人心。”
“文官虽然势大,但不可能真的铁板一块。”
“总会有人想进步的。”
“而这张璁就是那副马骨!”
“朱厚熜表明了态度,那想进步的人当然会偏向皇帝。”
“毕竟,你杨廷和再厉害也只是个臣子啊。”
“而皇帝此时势孤力单,正是需要援手的时候,如此雪中送炭的大好时机,只能不叫人眼馋呢?”
“这与汉和帝求萧、曹近亲是差不多的道理。”
“你铁板一块,你厉害。”
“但你总不能拦着人进步吧?”
“只要皇帝的态度鲜明,那这铁板就一定会自己裂开。”
“到时候,一切就都好说了。”
李渊看不得这小子翘尾巴的样子,暗戳戳道:
“还一切都好说,内外勾结给你来一棒子就老实了。”
李世民顿了一下。
就大明这种完全没有国家精神的执政团体……
老头子这话不是没有可能啊!
……
……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突然开口嘱咐道:
“以退为进,可以在对方无法接受的结果中试探,这样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是谨记,这种用法是在拿住对方命脉时才能用的。”
“这也是明摆的事实,一旦朱厚熜真的走了,杨廷和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他一定会退后一步。”
刘启了然。
“他退一步,皇帝就可以进一步。”
……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摸着胡须,叹了口气。
“看上去为父母挣到了名分,实际上还是吃了年轻的暗亏。”
“因为明孝宗被尊为皇考,意味着皇帝变相承认了过继的身份。”
“而就此当时朝廷上的舆情,再坚持一下很有可能就会大获全胜。”
王皇后看着重新认识了一遍的皇帝,复杂道:
“你叫我来就是为了说这些?”
李治也是没办法了。
媚娘别说上位,试探一说要放出宫廷,朝中反对的声浪就如崩塌的河水一般涌没而来。
而王皇后……他也没得选了。
……
大明·仁宗时期
“大明帝位的继位规则早就决定了朱厚熜即位的合法性。”
朱高炽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对朱瞻基道:
“归根结底就八个字: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那朱厚照的遗诏也明确引用了这一原则。”
“所以,朱厚熜本身的血缘已经确立了其第一继承的顺序。”
“他以朱祐杬世子身份继位,天经地义,无须过继。”
“随着统嗣之争时间越来越久,就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支持者也会越来越多。”
“他这一步退的属实没有必要。”
“但也能理解。”
朱高炽缓了缓气,继续道:
“一群大臣以辞退逼宫,这事应了,皇帝在士林中的名声也就臭了。”
“退可以,但不能是这个时间点上。”
“毕竟时间越久,杨廷和就越弱势。”
“他的强势无非是首辅地位的崇高,但首辅权势和去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本人的支持。”
“时间越久,皇帝和他的分歧就会越明显,就会有更多的大臣开始公开支持皇帝。”
“但那时,大局已定。”
……
……
大明。
老朱板着脸一言不发。
脸上不显,但心里的诧异是真的属实不小。
他发现这个小王八蛋的手腕比他想象的还要强!
就目前的大明历代皇帝里,他还没发现手腕比他灵活的。
才十五岁,他就已经在向着完全掌控朝堂势力的目标前进了。
虽然还很年轻,但却本能地将权力理解为。如何运用个人资源,凌驾于那些比他年长且阅历丰富的男人之上并为所欲为。
老朱的嘴角有点难压,但他还是努力的给压下去了!
马皇后眼睛轻瞥,轻声道:
“想笑就笑吧。”
“这有什么好忍的。”
老朱依然板着脸,一言不发。
奶奶的……
前面叫的太欢,现在不能太展露情绪!
咱也是要面子的!
……
……
大汉·宣帝时期
“这是反应过来了?”
刘病已饶有趣味的看着天幕。
前面的“本生”一词就是一个圈套。
这个词就是暗示了并非“本生”的继父的存在。
既然在父亲的尊号上输了一筹,那能否在皇宫内为父亲建庙则上升为争论的首要问题。
只因表象为家庭小宗与皇室大宗的礼仪之争。
实质上,是皇帝上位后君权与内阁之权的第二次试探与颉颃。
“可惜了。”
许平君看着皇帝,好奇问道:
“可惜什么?”
刘病已摇头道:
“一群最顶尖的人,在这种私事还是公事的问题上牵扯着精力。”
“明明天下万民才是最重要的。”
……
……
大明·成化时期
朱见深眼睛一亮!
他有点起别的心思了。
这个朱厚熜又何尝不是一个“好圣孙”呢?
但他又有点舍不得朱厚照……
但朱佑樘又实在是扶不起来。
“难办啊……”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熜无事后面那几句话。
自顾自的微笑呢喃着:
“历代先帝啊……”
“皇帝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