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蟋蟀天子?没听说过!

天幕上。

一名青年身着一袭红领裾素纱中单。

外套一件领裾绛纱袍。

下身则是一件红裳。

本是威严的王服,此时却不见半点威仪。

只因这人此时正撩起下裳半跪在地。

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草叶在一个小封盆里逗弄着。

盆里传出激烈的鸣叫声。

蟋蟀天子仁宣之治

……

大汉。

“哟!斗促织啊?”

刘邦来了兴趣。

他坐起身,摩拳擦掌。

“小时候可经常玩这玩意啊。”

“我跟你,我就没输过!”

吕雉嫌恶的远了远身子。

玩什么不好,玩虫子?

恶心!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了看那仁宣之治四字。

选择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

自打唐朝以后,这所谓的盛世真是不见得有多少实在东西。

还是先看看再说。

……

大明。

朱元璋紧盯着天幕。

开头四个字刚出现时,他是真想破口大骂!

你瞅瞅什么玩意?

蟋蟀天子?!

但后面四个字出现后,他咽下了脏话。

众所周知!

一般有两个谥号或庙号的组成的治世。

含金量都很高!

对,他认为这应该就是可以媲美文景之治的治世了!

……

大明永乐时期

“行,你小子还算有正事。”

朱高炽坐在碎了一半的石墩上,看着天幕调笑着自家儿子。

朱瞻基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如果按照天幕里的说法,自家胖爹也就是跟爷爷前后脚走的。

但现在爷爷得了延寿,自家胖爹可没有。

朱高炽看着一脸悲伤的儿子,叹气笑道:

“人啊,总有一死。”

“无非是死的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罢了。”

“你爹上位十个月就能得一个仁字,这说明咱死的还是很重的!”

他看着儿子,笑着拍了怕肚皮。

“诶你别说,咱这身肉还真没白长!能压的住大明江山哈。”

朱瞻基依然闷闷不乐。

朱高炽也收敛笑容,他抬头看着天,喃喃自语着:

“仁宣之治……仁宣之治……”

“儿子,这就够了。”

“真的……这就足够了。”

朱瞻基低下头,泪珠自脸颊划过。

气氛一片沉寂。

“够你嘛个头!老子还没死呢!”

一声大喝自苑门处响起!

“你这人说话现在怎么这么冲啊?”

与之同时而起的还有一道几分埋怨的柔和女声。

早就转身回头的朱高炽一瞬间就看愣了。

“娘……”

苑门处。

朱棣呲牙咧嘴的揉着耳朵。

身边,穿着后服的妇人正微笑看向这边。

……

……

天幕上。

一名穿着官衣,留着长须。

面容清正的官员石像正伫立着。

下方的石台刻着金色楷书。

记叙着他的功绩。

……

……

……

大唐。

李世民眼馋了。

十三年在任没有灾民饿死。

离任就被百姓请回去。

民哭其柩,还立祠堂。

这是什么地方官啊?

自古以来也没几个啊。

“好官,冲着这个官,朕就不信这皇帝能干出那荒唐事!”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是真不想提起那大喷子。

但那包大喷子确实无可指摘。

就冲他与包拯齐名,自己也不信那小皇帝能干出这荒唐事。

……

大明永乐时期

“清税赋?”

朱棣眯着眼睛看着身边的小子。

“你倒是真敢啊。”

“你不知道太祖留下的诏令吗?”

朱瞻基看着那边面对奶奶哭的像个孩子的父亲,对朱棣正色道:

“太祖留下的不是对的,那就要改。”

“爷爷,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所言,至理名言!”

朱棣阴着脸看着他。

朱瞻基毫不避让。

“哈哈哈哈!好!”

朱棣突然放声大笑。

“好!你比我强!”

朱瞻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没有……”

随即又担忧道:

“爷爷,我爹那……”

朱棣大手一挥,满不在乎道:

“没事,咱那十五年分他点就得了。”

“让他活到六十岁!”

“够意思了吧。”

朱瞻基看着满脸写着‘他沾大便宜’的朱棣。

哭笑不得。

“那是,我爹这便宜沾大了!”

……

大明宣德时期

“哈哈哈哈!”

朱瞻基想尽力笑得不那么猖狂。

但不行啊!

实力不允许啊!

“哈哈哈哈!”

……

大明正统时期

“况先生啊。”

朱祁镇捧着脸看着天幕,叹了口气。

“苏州百姓的确爱戴他。”

王振笑着道:

“那也是陛下心中有百姓。”

“自立国以来,还没有封三品大员回地方任知府的先例。”

“这等规格和礼遇。”

“还得是陛下啊!勇于打破惯例!”

朱祁镇抹了抹鼻子。

“哈哈!”

“实在是苏州百姓的盛情难以回绝啊!”

“朕顺水推舟罢了!”

……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幕一愣。

随即大怒!

“你在这点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