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朱允炆:全体看我!我宣布个事!

大汉·武帝时期

“这是要削藩?”

刘彻一眼定真。

第一条可以说正常,毕竟有遗诏在,

第二条就显得有趣了。

这意思是诸王从此只能节制本府所辖兵马,地方文武官吏不准再听王府令旨行事。

“还未登基就迫不及待对藩王出手。”

“他是有多怕啊。”

卫子夫想到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可能是害怕重蹈西晋之事吧?”

刘彻觉得有道理。

西晋的确炸的比较彻底。

“打草惊蛇啊。”

……

西晋·武帝时期

“能一次性就把所有藩王都得罪了。”

“也是一种能耐。”

司马炎看不懂这人的操作。

全惹火了。他的威望,从这时起就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害。

可能是自己太废了吧……

“毕竟藩一定是要削的,而且越早越好……”

……

……

大唐·高祖时期

“这是必要的道路。”

李渊觉得这个方针还是没问题的。

“就洪武年间那大案套要案、要案连大案的连环杀戮。”

“刺向敌人的同时也在刺向自己。”

“整个大明都难说清谁人是敌,谁人又是友。”

“那朱元璋又把功臣猛将杀了个底掉。”

“这长于深宫的太孙不依靠儒臣还能依靠谁啊。”

李世民不赞同。

“阿耶,只观宋朝一例就能明了。”

“书生治国并不缺乏飞扬之情,也不缺施政纲领。”

“但他们缺乏的往往是一种对于全局的掌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朱允炆若是不能明辨对错,只怕位子坐不稳当。”

李渊横了他一眼。

“用你说吗,他都上惠字了肯定是早死啊。”

李世民面无表情。

行,没茬硬找是吧!

“可惜不是每个上高字的都功劳甚大。”

李渊面无表情回望。

好小子!够劲吔!

李建成坐在一旁看戏。

所谓无债一身轻,舍位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你俩打起来才叫有意思呢。

……

……

……

大宋

“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啊”

这文臣明显是在忽悠小皇帝放权啊。

说好听点,要他垂拱而治啊。

“这皇帝还是年轻。”

赵匡胤感觉这大明也要走宋朝老路。

倒不是文官哪里不好,实在是老朱压制的太狠了。

这势必会遭受反噬。

“崇文抑武……抑不得啊。”

……

……

天幕上。

年轻的朱允炆看着底下的官员,脸色不虞。

而官员视若无睹,慷慨激昂道:

“藩王们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

“削之,又伤了陛下与藩王之间的感情。”

“想要天下长治久安,不妨采用汉时贾谊的谋略,多建诸侯,以分散其力。”

……

……

大汉·景帝时期

“如果他有脑子。”

刘启扬了扬袍袖,嘲弄道:

“那他就应该选温和派的说法。”

“但朕看他应该是没有。”

“继位当天就能干出夺天下藩王之权的事。”

“可见是幼稚异常啊。”

小刘彻捧着脑袋,好奇道:

“阿父你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一句话,直接把刘启说红温了。

“朕那是扩大你大父的战果!”

“懂不懂什么叫穷追猛打啊!”

小刘彻揉了揉自己的耳朵。

我看没区别……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捂着脸。

他现在看不得祖宗之法四字。

这四个字实在是太坑了!

他属实是被坑怕了!

“说这话的人其心可诛啊!”

“满朝文武居然就一撮靠谱的。”

“朱元璋啊朱元璋,不知你看到这幕有何感想啊?”

……

大明。

朱元璋的感想就是。

这孙子也就是没出生,不然……

“咱非把他塞回娘胎里!”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咱刚刚去世你就磨刀霍霍向叔叔?!

好小子!

感情什么以德服人然后再以礼制人,全是再骗咱?!

“哈,咱还真是养出个白眼狼来!”

“不孝忤逆之辈!”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

“你怪他?要不是你把能打的大臣杀了个遍,这孩子能这么害怕?”

“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你把粮都撒了,换谁不慌?”

朱元璋气呼呼的别过头去。

奶奶滴!

自打天幕盘到咱,没一刻舒心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