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蜂箱防逃片(求追读!)

进到老木匠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工坊里。

方鸿安先是找了两把木工凿子和一把锉子。

随后,又在满是木屑和木刨花的地上翻找了起来。

很快,就翻出了三截大约一指长短的楠竹料。

楠竹是木工在做物件的时候,常用的材料。

这三节楠竹,都是直径超过十五厘米的大楠竹,完全符合方鸿安的预期和需求。

方鸿安拿起其中一截立着,用凿子先对半剖开,然后将剖成大概三厘米宽的一段。

等三截楠竹剖完,方鸿安又拿起那些剖好的竹段,换了方向,将这些楠竹小段剖成了更薄的楠竹片。

楠竹片全部切好,方鸿安把手上的大刃口凿子换成了刃口只有0.5厘米的小凿子。

先是取出一块楠竹片,左手拿着小凿子对准楠竹片,右手则是取了一个小锤子作为敲打工具,敲敲打打的用小凿子楠竹片上打出一个个狭长的小洞。

打好之后,再用锉子把孔洞周围打磨光滑。

这样一来,一个方鸿安口中的小物件,就算是完成了。

方鸿安捏动了一下,硬度还算可以,便开始做下一个。

前面两個的时候,多少还有些生疏,等方鸿安坐到第三个的时候,动作就已经是相当的熟练了。

已经在一片悄然看了许久的杨茂林忍不住开了口:

“你如果不去养蜂了……就过来跟我学木工吧!”

“这个……”方鸿安知道老木匠这是完全认可了自己的手艺,挤着眼笑了笑,“我就算养蜂了,以后有空也可以来学嘛!”

杨木匠先是翻了个白眼:“贪多嚼不烂!”

但随后,又看到方鸿安手上那娴熟而流畅的手艺,又还是忍不住点了点头:“也可以……试试!”

说完,也不继续说了,来到一边,继续开始拼装木板,为方鸿安组装快要成型的蜂箱。

等方鸿安把所有的竹片都制作好,老木匠这边也把蜂箱拼装好了。

方鸿安拿了一块竹片,原本是有心让老木匠猜一猜小东西有什么作用。

但见老木匠已经一边看着自己手上的小物件,一边在往蜂箱出入口看了。

只好无奈的放弃了那个念头。

这老师傅真就是老师傅,这东西,也能猜到是用在什么地方的。

方鸿安无奈一笑,见杨木匠眼中还有些疑惑。

便直接解释了起来:“叔!这小物件叫防逃片!”

“确实是放在出入口这里的,主要的用途……”

方鸿安将手中的防逃片放在蜂箱出入口,对着杨木匠大致的解释了起来。

防逃片,也是新式活框蜂箱养蜂的推广之后,衍生出来的一件重要蜂具。

东西很小,结构也很简单。

作用却很大。

防逃片上那些孔洞是根据工蜂的大小量身定做的,把防逃片装在蜂箱出入口之后,工蜂仍然可以自由进出蜂箱。

但个头比工蜂要大的雄蜂和蜂王,就没法出去了。

这样一来,既能防止蜂王逃逸,也可以通过限制雄蜂的行动,从而调节蜂群里雄蜂的数量,减少分蜂发生的概率。

眼下,草房里的箱蜂运行状态都很不错,但正值大流蜜的季节,整个蜂群的族群关系其实很微妙。

不加注意的话,蜂王还是可能会出现逃箱的情况。

虽然说概率很小。

但安装防逃片也是有备无患嘛!

当然,这还不是方鸿安决定要安装防逃片的主要原因。

毕竟防逃片也不只是有利无害的。

要是这样,在制作蜂箱的时候,直接把出入口设计成只能容许工蜂出入的大小,不就一了百了了。

装上防逃片,对蜂群中工蜂的出勤效率,以及蜂箱的通风性上来说,都还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的。

方鸿安打算在这时候安装防逃片,主要还是这几天在杉木岭村的山头上看到鬼头蜂肆虐的情形之后,做出的决定。

防逃片上的这些小孔洞既可以防止大个体的雄蜂和蜂王出来,也可以抵御一些大个体蜂的入侵。

就比如说……鬼头蜂!

鬼头蜂作为蜜蜂的天敌,捕杀蜜蜂的效率高得惊人。

负责侦查的鬼头蜂发现蜜蜂蜂巢,就会立即返回蜂巢,并且沿路一指释放信息素。

这些信息素在鬼头蜂之间的传播速度相当远、也相当快。

一旦接收到这些信息素,其他的鬼头蜂就会沿着信息素标注的线路,赶赴到蜂巢附近疯狂的捕杀蜜蜂。

如果仅仅是在巢门外也还算好,但过来捕食的鬼头蜂多了之后,鬼头蜂就会钻进蜂巢内……

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这对于整箱蜂群而言,就几乎等同于是灭顶之灾了。

防逃片的作用,就是抵挡住这些鬼头蜂,让他们没有办法进入到蜂箱内,不会动摇到蜂箱里的根本。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竹子做的防逃片,其实防御力限。

所以……

方鸿安这次一次性就做了很多。

准备一次性就多片一起使用,一旦发现有破损就立即更换。

这样短时间之内,应该是不用担心了。

跟老木匠解释完,方鸿安就直接背着蜂箱去到草屋。

折腾了一番,将六个蜂箱都放好防逃片之后,才回到了家里。

这本是说好休息的时间,还是忙成了陀螺一般。

不过,在看到妻子做好了饭菜,坐在门口静静等着自己那一幕。

方鸿安又觉得无比的踏实和满足!

他一个男人,在外面流血流汗,守住了这家里的一片大美河山!

那也就够了!

……

……

午饭之后。

方鸿安抱着孕期有些容易犯困的兰文绣进了里屋,让她在里屋的床上午睡。

他自己则怕等下黑仔那货等下来得早,就直接躺在了堂屋的躺椅上睡了起来。

也就是在方鸿安午睡下不到10分钟。

石湾村村口。

伴随着吱呀吱呀的声音。

正午时分火辣炙人的骄阳下,一个个子不高,戴着草帽的男子,赶着一架驴车,沿着村道,缓缓走进了石湾村。

虽然戴着草帽,但估计是天气热的缘故,他没将帽子压紧在头上。

平视而去,可以看到他那张露出大半在帽檐下的脸上,密密麻麻的长满了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