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 又一个姑娘

匠王婆婆惊道:“你怎会知道他以后的法号?你见过他?”项北见这婆婆目光急切,不忍相瞒:“晚辈年少时初次下山,便是为师母送信给不悔大师。”

“那你是见过他了?!他怎么样?”

项北心中踌躇,不悔大师已瞎聋哑之人,如实情相告,只怕不妥,便含糊道:“晚辈只见了大师一个背影,放下书信就出来了。”

“什么?!你是天阙派的人,你去了,他就没和你谈谈?至少也问问你项长风的情况。”

“前辈,在下实不知这些事情,不悔大师淡定得很,许是对前尘往事都淡了吧。”项北见那蜘蛛妇人如此毒伤少林,应与少林有更深的渊源,不悔大师已明知那女子来,相见时依然是木然而坐,应该是对俗事了了尘缘了,只是这些枝节现在也不便说。

听到这话,匠王婆婆呆了半晌,许久才道:“了缘了,他是六根清静了,也好也好。你师母因何要你送信?难不成她和不悔一直有联系?”

项北道:“只是那一年送过一次信,平时并无联系。”

这匠王婆婆踌躇一阵,到底还是问了:“信里说的什么?”

“晚辈不知。不过晚辈想来也许和项前辈有关系,或许我师娘想和不悔大师打听项前辈的行踪。”

匠王婆婆道:“你们还再打听他的消息?”

项北道:“晚辈从小就没听过这个名字,还请婆婆告诉晚辈此人和天阙派的渊源。”

匠王婆婆道:“也罢,好在你见过不悔一次,我也算知道他的情况。你们天阙派的事,还是年少的时候听和尚哥哥讲过。天阙派原是一对江湖璧人执掌,虽然不算大门大派,但也有一两百人,他们的两个儿子,大的那个就叫项长风,小的那个叫项长乐,天阙派更早的师祖与少林颇有渊源,其后代代都与少林关系不错。”

“这对璧人不知什么原因,将项长风悄悄送往少林,项长风在少林学艺十年,和不悔成为至交好友。而项长乐则毫无音讯,江湖不知其所踪。十年后项家接回项长风,项长乐也归来,一家团聚。后来,又听闻要为哥哥项长风办喜事,却不料突生变故。”

“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只听你不悔大师说过,执掌天阙派的夫妇和天阙派一两百人都死了,两个儿子生死未明,不知所踪,此后还以为江湖没了天阙派,想不到白羽夫妇带大了一个你,你和天阙派的人应大有关系,否则横行无忌再是胡闹好玩的脾气,也不会将一个一点牵连都没有的人当作天阙派的传人,再说,你的功夫也不是他们夫妇俩能教出来的。你这娃娃若不是从小就有什么奇遇,就是对我老婆子没有全说实话。”

项北听到此处真不知该说什么,他确实隐瞒了师公一节,就听匠王婆婆道:“罢了,除去我和尚哥哥,我也不关心别人,只是天阙派巨变后,和尚哥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失魂落魄,不时悲嚎,闻之金石俱裂,却有孤狼和应。等他有天不再象狼一样嚎了,我以为他好了,心里真高兴,想不到他给我鞠个大躬就这样飘飘洒洒的走了,至此,我再也没能见过他。”

项北听到这里,也是半晌没有说话,忽然道:“婆婆,你说项长风若不是为个情字所困,总不会失手的。这话从何说起?”

匠王婆婆道:“你的模样很有几分象他,这聪明劲看来也差不多,婆子多说了一句话,就被你问倒了。项长风与我和尚哥哥在少林时常常一起应师命下山救人,也不知怎的结识了两个姑娘,这事我知道得不多,但和尚哥哥在后来那段日子里曾说‘若人生只若初见’等莫名其妙的话,我心里揣度与这两位姑娘很有些关系。”

项北拱手道:“谢谢婆婆了。”

匠王婆婆道:“你也不用谢我,想你和不悔总是有些牵扯的,将来保不定要再见,若是以后有了我和尚哥哥的消息,别忘了告诉老婆子一声。”又道:“你快回去吧,两三个姑娘盯着你和你赵兄弟,一会发现你不在了,事又大了,我也得快些回玉宇琼阁了,玲珑那丫头要发现我还没走,不定又盘算出什么来。那个我编的软丝小笼你们留着,保不齐将来有用。”说着又拿出一个小锦袋:“这里面是我用来钓毒虫入笼的香饵,你也留着。”

项北谢过,和匠王婆婆就此道别。等他回到客栈,果然两个姑娘在等,金莺见项北回来,迎上前去:“项大哥,你去哪了?”史玲珑却是瞪着一双大眼睛忽闪闪地看着项北,弄得项北老大不自在,只好问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史玲珑笑道:“正是出事了呢。”

金莺看史玲珑不说,项北又看着自己,只得道:“昨晚有位姑娘到我们住的房间里探头探脑的,偷了我的药盒,也拿走了史姑娘放在房里的两件银器。然后又发现你不见了,所以有些着急。”

项北道:“是位什么样的姑娘?”

金莺道:“没看清。史姑娘倒碰了个正面,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出现过的十位姑娘之一。”

史玲珑道:“我也只看到她两只大眼睛,她的样子比十位姑娘中的任何一位都要好看呢。”

金莺道:“难道是落惊鸿?”

史玲珑摇头道:“落家如今没有什么新动向,如果落大小姐离开落花落,我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了。”

项北知史玲珑消息灵通,有心要问问落花落和落惊鸿而今的情况,又隐隐觉得当着金莺的面问这个似乎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