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容斋随笔,资治通鉴

魔侠反抗者之一浮壶空间─洪迈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饶州鄱阳人(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洪皓第三子。南宋名臣,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以笔记《容斋随笔》、《夷坚志》闻名於世。

宋徽宗宣和五年生(1123),南宋名臣洪皓第三子。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輒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

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授两浙转运司。累迁吏部郎兼礼部。

绍兴三十一年(1161),迁左司员外郎。

绍兴三十二年春(1162),金世宗遣左监军高忠建来告登位且议和,洪迈為接伴使,充贺登位使,出使金国,受辱而归。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知泉州。

乾道二年(1166),知吉州,入為起居舍人。

乾道三年(1167),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

乾道六年(1170),知赣州。

淳熙二年(1175),知婺州,兴修水利。特迁敷文阁待制。

淳熙三年(1176)建议许浦开河三十六里,梅里筑二大堰;又建议建造多桨底平船,召募濒海富商入船予爵,招善操舟者以补水军。同年以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

淳熙四年(1177),拜翰林学士。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

绍熙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諡文敏。

洪迈著作包括《容斋随笔》五集、《夷坚志》、《四朝国史记》、《钦宗纪》等。编有《万首唐人绝句》。

《容斋随笔》和北宋沉括《梦溪笔谈》齐名,《梦溪笔谈》以科学技术见长,《容斋随笔》则长於史料和考据,被公认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读之书。淳熙十四年八月,此书受到宋孝宗亲自讚赏。

洪迈在《容斋随笔》卷首开宗明义: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復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容斋随笔》包括: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

《容斋随笔》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淳熙七年(1180)。

《容斋续笔》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绍熙二年(1193)。

《容斋三笔》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庆元二年(1196)。

《容斋四笔》卷一至卷十六,成於南宋庆元三年(1197)。

《容斋五笔》卷一至卷十,..共135则;未完成。

共5笔,74卷,共1220则,每则有标题,不分类。《容斋随笔》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评论,例如《战国自取灭亡》、《周汉存国》、《曹操杀杨修》、《曹操用人》。

史料纪录:《汉唐封禪》、《汉二帝治盗》、《汉唐置邮》、《买马牧马》、《宫室土木》。

史料、典章、物產考察:《三省长官》、《汉官名》。

专著评介:《糖霜谱》、《赵德甫金石录》、《册府元龟》、《鬼谷子书》、《战国策》

文字:《杜诗用字》、《诗词改字》、《司字作入声》、《公羊用迭语》、《文字结尾》、《国初古文》。

动植物:《唐重牡丹》、《挲罗树》、《飞禽畜菜茄色不同》、《兔葵燕麦》、《苦藚菜》。

医药:《伏龙肝》、《雷公炮灸论》。

诗词纪录;如《连昌宫词》、《青龙寺诗》、《丹青引》、《李长吉诗》、《东坡罗浮诗》、《老杜寒山诗》。

佛经:《金刚经四句偈语》、《多心经偈》、《七极微尘》、《八种经典》。

天文、歷算、星相:《月双闰双》、《占测天星》、《天文七政》。

兵法、军制:《三衙军制》、《露布》、《兵家贵於预备》、《将帅当专》

风俗:《饶州风俗》、《天庆著节》、《河伯娶妇》、《双生子》、《岁旦饮酒》、《姑舅為婚》

文物:《寿亭侯印》、《紫极观松》、《古錞於》

地理:《舆地道里误》

鲁迅在《病后杂谈之餘》一文中指出,清代刻本删除宋明刻本中不利於清朝的内容。

魔侠守护者之一魔侠─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寿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諫院,他立志编撰《通鉴》,作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僕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眾人所流传。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於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飢渴寒暑。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麼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小时候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时,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裡,其他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情急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救了小孩的故事。

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著冷静,机智勇敢,传為千古佳话。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在华州(今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rs

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