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水浒8

马车行驶到城门口,几个人拦住了马车。

赵达孙磊抽出了腰间的佩刀。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赶紧上前,道:“误会,误会,我们是来给贵主人送礼的。”

赵达:“我们不认识你们,你们为什么要送礼?”

那管家忙道:“我家主子乃是清河县的大户张老爷。张老爷热情好客,对于来清河县的客人很是礼遇。但我家老爷之前有事情处理,无法出面接待贵主人,遂让我在贵主人离开清河县时送上一份离别礼物。”

赵达和孙磊:“……”

这番鬼话,傻子都不相信,其中肯定有猫腻。

管家一挥手,两个婆子推着一个十分美貌的年轻女子来到马车边。

管家开口:“这丫头叫做潘金莲,不仅善弹唱,还读书识字,可以为贵主人红袖添香。”

说着,从袖子中拿出一张卖身契,递给赵达。

赵达:“……”

赵达和孙磊都被潘金莲的美貌所摄,不过两人都是成了亲的人,很快便反应过来,不再看潘金莲。

赵达没有接管家递过来的卖身契,而是等着柳柊的命令。

柳柊想不明白为什么张大户没有将潘金莲嫁给武大郎,而是将人送到自己这里来。

但既然人都送来了,就收下吧,也能避免两个人的悲剧。

柳柊开口:“收下吧。”

赵达这才伸手,接过了潘金莲的卖身契。

管家带着张家的人离开,剩下潘金莲忐忑不安地看着马车,等待马车上的人对自己的宣判。

听声音,马车上的人年纪不大,不是老头子,这让潘金莲松了口气。

她连张大户都不愿意委身,就更不愿意委身给其他糟老头子了。

马车车帘被掀开,一个书童打扮的少年出来,对潘金莲伸出一只手:“上来吧。”

潘金莲怯怯地伸出自己的手,放在少年的手上,少年用力一拉,潘金莲被少年拉上了马车。

少年掀开车帘,让潘金莲进入里面。

里面还坐着一个少年,年纪比书童的年纪要小一两岁,看穿着打扮,便是书童和护卫的主人了。

这少年长得十分好看,一身儒雅的气质,宛如一块美玉。

潘金莲忍不住心动,喜悦的情绪浮上心头。

能服侍如今年轻英俊的主子,她这是因祸得福了。

柳柊看到潘金莲的表情变化,猜测出潘金莲的想法,他开口,第一时间打断潘金莲的妄想。

“我是读书人,以后的妻子只会是大户人家的千金,而我也没有收小妾的想法。”

潘金莲被这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喜悦消失,只剩下惶恐与不安。

“奴、奴婢明白了。”

柳柊点点头:“我看你是个聪明人。放心,只要你安分守己,我会安排你以后嫁个好人家。”

“多、多谢公子。”潘金莲连忙道谢,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自己这个年轻的主子,似乎是个好人。

柳柊问道:“你如此美貌,你家主子怎么会想着将你送人?”

潘金莲遂讲了自己被男主子觊觎、不愿意被其侮辱,遂向女主人告状。

女主人收拾了男主人一顿。

男主人张大户一气之下要将潘金莲嫁给清河县最丑陋最没用的男人:卖炊饼的三寸钉武大郎。

从而羞辱潘金莲。

其实,张大户还打着占潘金莲便宜的主意。

之所以选择武大郎,因为武大郎性情懦弱且成天在外面卖炊饼,很少在家。

张大户可以趁着武大郎出门的时候去武家强占了潘金莲。

而就算武大郎发现自己强了他的妻子,也不敢声张,更不敢报复。

张大户主意打得好,却不在知道张大户的妻子已经看穿了他的算计。

张大户的妻子可不愿意潘金莲留在清河县继续勾搭张大户——很多女人总认为错误是小三的,根本没有想过源头都是她们的男人——遂想到了将潘金莲送给路过清河县的路人的主意,让路人将潘金莲带离清河县,张大户再惦记潘金莲也没用了。

于是,张家的管家就找上了柳柊一行人。

柳柊:“……”

柳柊丢给潘金莲一本诗集:“你既然识字,就自己看书吧。没事儿别来烦我。我也不需要丫鬟服侍。”

“是。”潘金莲怯怯地应下,心中更放松了一些。

新主人是个好人。

柳柊就这么带着潘金莲上路了。

他确实不需要丫鬟服侍。

但潘金莲觉得做丫鬟就应该做丫鬟该做的事情。

每天柳柊起床,潘金莲都会先准备好洗漱用具和热水,会吩咐店家准备好早餐。

柳柊任她做这些事情。

反正事情不多,挺轻松的。

在马车上赶路的时候,潘金莲便会翻看柳柊带着的书籍。

这姑娘挺爱学习的,《诗经》看完了,现在正在看《论语》。

遇到不会的,会向书墨请教。

书墨是柳柊的书童,跟着柳柊一起上书院的,虽然只能在教室外面听课,但也学了不少。

潘金莲不敢向柳柊请教,她知道柳柊是要进京赶考,可不敢浪费柳柊的时间。

潘金莲跟书墨相处的时间长了,两人的关系变得很好。

并不是有人男女之情。

潘金莲比书墨大两岁,只将书墨当成弟弟。

书墨还没有开窍,对于潘金莲这么漂亮的姑娘,也没有多在意。

赵达孙磊两人起先因为潘金莲的美貌心动,但两人都是成家有了孩子的,心里想着老婆孩子,潘金莲对他们的吸引就没有那么强了。

且两人清楚,潘金莲这样的美貌不是他们能罩得住的。

因此,两人对待潘金莲也就如同对待普通丫鬟一样平淡了。

潘金莲很舒心。

她之前遇到的男人们都对她怀有恶心的心思,让她恶心想吐。

而如今身边四个男子,皆用平常心对待她,十分难得。

她对这四个人的感观非常之好。

一路上再无任何风波,一行人终于来到了京城。

柳柊拿出银钱,租赁了一个小院子居住。

京城的房价十分昂贵,普通书生租不起一个院子,要不就是合租,要不就是在寺庙里面住宿。

客栈中倒是也有学子居住,只那价格……

还是自己租院子便宜又方便。

柳柊请了两个短期工,一个做厨娘,一个负责洗衣服做清洁。

柳柊给四个下属一人一些银子,打发他们随意去京城闲逛玩耍,自己单独出了院子,在京城溜达。

东京汴梁。

柳柊并不熟悉,只听过“开封有个包青天”这首歌,听说汴梁城有座矾楼,是宋朝最繁华最顶级的娱乐场所。

柳柊自然是要去见识一番的。

柳柊拉了一个路人打探清楚矾楼所在,来到了矾楼。

此时的矾楼并不叫座矾楼,而是叫做“丰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