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不省心的丈母娘
方浩提着微波炉和西瓜出现在彩票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店里有几个彩民在,有研究双色球的,也有在买刮刮乐的。
看着生意还行。
姜琳已经吃完了饭,碗筷就放在那里,也已经洗好了。
方浩带过来的西瓜,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上面还扎了一些牙签。
自己吃了几块,还招呼那几个在店里的彩民也拿着吃。
吃东西这件事情,讲的就是一个见者有份,反正也没几个钱,没必要那么小气。
吃完西瓜,又来教姜琳怎样使用微波炉。
完了后也没有马上回去,就在外面呆着,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彩民,观察一下生意情况。
最重要的,是怕有什么坏人来闹事。
晚上的客流量比白天的要高一些,方浩从8点多做到了10点,这店里进进出出的人,就有大几十个。
有的是拿着一张上一期的彩票来要求按照那个号码重新下注,有的是坐在店里这样那样的分析着走势,还有的是冲着刮刮乐来的。
有人就消费两块钱,买一个保质期不超过三天的发财梦。
有的会买的比较多,选号选个两三百的都有。
还有就是买刮刮乐的。
买刮刮乐的没有买彩票的那么多,但是,买起来基本上是10块20块起步,还有包盒的。
在这里面,方浩也看到了几个熟悉的面孔,是在彪哥那里遇到过的。
有的跟他打了招呼,有的都没有打招呼,直接投注了走人。
那些本来就是经常买彩票的,换一个场子捧一下朋友的场,也没啥问题。
彪哥打电话叫的,都是在这一片区域的,太远了的也没好意思去叫人家过来捧场。
面子有,没有那么大的面子。
按照彪哥这边接到的反馈,已经摇来十几个人过来捧场了,消费加在一起也有个六七百块钱的样子,其中就包括那个包盒还中了800块钱的哥们。
这也给店里带来了几十块钱的利润。
到了十点,就关门了。
算了一下账,这开张第一天,彩票加上刮刮乐,一共是卖出去了一千七八,按照百分之七的利润,能有一百二左右的提成。
饮料卖出去了三四十瓶,也有小几十的利润。
不过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彪哥摇的人带来的业绩,人家也只是暖个场子,距离太远的话,不可能每天都来这边照顾生意。
扣掉彪哥那边的,自然流量带来的收入,大概就是百来块钱。
这当然不能算是多好的生意。
不过已经让方浩和姜琳很满足了。
姜琳怕给老板亏太多钱。
方浩本身是不怎么在乎赔与赚的,这点钱对他来讲真的没啥意义,但是店里面不赚钱,他连给姜琳加工资的理由都没有。
不加点工资,他未来的媳妇儿就只能紧巴巴的过着日子,不能拥有一个开心的童年。
结完账后,让姜琳把店里的钱都揣进兜里,然后把卷帘门给拉下来,上锁。
方浩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把这母女俩送到了小区门口,这才和她们告别。
对姜琳说:“上午没有什么客人,用不着去那么早,可以早一点吃完午饭了再过去。要是觉得坐在那里比较累的话,也可以躺床上休息,没有顾客的时候,怎么舒服怎么来,没必要太累着自己了——你现在还是一个病人。”
对于这个上辈子从没见过面的的丈母娘,方浩心里也很是无奈,太不让人省心了。
就知道勤劳还有节俭,也不管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够扛得住。
勤俭本来是美德,可是,一个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拥有这样的美德,那就是很大的缺点,这缺点大到可以要人命。
方浩之前就注意到了,姜琳上班的时候,可不只是一直坐在椅子上,还正襟危坐,坐得很端正。
可能觉得这样会表达出对顾客的尊重来。
但他觉得完全没必要。
这样只会累到自己。
他宁愿这家彩票店一分钱都不赚,也不希望她那么辛苦。
有心想要说几句,但这女人性子就是这么倔,总觉得亏欠的人,要好好的报答,累坏自己都在所不惜。
就感到挺无奈的。
知道说这些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
姜琳回答得倒是挺快的:“嗯,我知道了。”
可到底会不会按照他说的做,那真的只有天知道。
反正方浩是不怎么指望的。
他也只希望,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天天能吃上肉,然后每天都吃药,能让姜琳扛下去,让身体越来越健康,而不是越来越差。
第二天,他到了晚上才去彩票店看。
一开始都没有进店里,就远远的看着那边,看有多少人进出。
这一天是8月5号,星期四,双色球开奖的日子。
到了晚上8点,就不接受投注了。
不过不能投注双色球,刮刮乐还是可以卖的,饮料也是可以卖的。
晚上的彩民数量也不少。
看起来这地方还不错,虽然不是什么高档小区,但人流量挺高的。
到了九点多,方浩才提着两盒冰镇的西瓜进店里看,装作是刚刚过来的。
这个时候乐乐也在店里,就拿着一本趣味数学在看。
看到他进来,母女俩眼睛里都有了暖意。
这一天的销售收入也还不错,彩票加上饮料,算起来利润有一百二三的样子。
没有昨天高,大概是因为彪哥昨天摇的人今天没有再来了,少了这一笔收入。
但是能有一百二三十的利润,也很不错了。
有了这两天的磨砺,姜琳的脸上也多了一些自信。
8月6号,方浩一整天都没有过去。
原因很简单,他父母回家了,还带着他去堂伯家,谈工作上面的事情。
5号这一天晚上回到家里,方浩还没来得及洗澡,就接到了他妈王秀英的电话:
“儿子,我们已经上了回家的火车,明天早上就能到家,回家后就会带你去你大伯厂里,你可要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推三阻四的不肯去。”
出去旅游了一个月,老两口终于还是想起了有个儿子在家,于是选择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