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兄若不行,弟弟再上【求订阅啊】

咸阳,丞相府。

王绾自从嬴政东巡后,一直兢兢业业,帮嬴政处理全国政务。

虽然他的年龄比嬴政还大,但精气神却很好,可谓老当益壮。

此时,王绾如往常一样,在丞相府衙门批阅公文,冯劫也在丞相府衙门,协助他处理公务。

因为有冯劫的加入,的国策,在关中地区还算平稳,老秦人们都很配合。至于六国之地,目前还没有推广,只是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一国策。

从各郡县反馈来的消息,似乎也没有多少人反对。

至于真正推广全国的阻力,还得看实际情况。

另外,始皇帝有意组建南书房的消息,不知什么时候传到了咸阳,咸阳的帝国老臣们,个个心思玲珑,都想让子孙挤进这新衙门。

所以始皇帝东巡的这段时间,他们勤勤恳恳,毫无怨言。

把所有政务都处理得非常漂亮。

整个帝国宛如新生。

就在王绾刚刚处理完昨日奏折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通禀声。

只见王绾微微蹙眉,便放下毛笔,摆手道:

禀报之人应诺一声,很快将张苍带到了门外。

张苍跨进房门,朝王绾行了一礼。

王绾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张苍无需多礼,便让人给他端茶倒水。

待张苍入座之后,王绾才好奇问道。

却听张苍道:

王绾捋着胡须想了想,道:

王绾的执政方针,不像吕不韦那么精明,也不像李斯那么大胆,但他的心却不坏。

这也是吕不韦下台之后,嬴政没有立刻拜李斯为相,而是让王绾过渡一段时间丞相之位的原因。

一个好心的帝国老臣,更能帮他稳定朝堂。

如果统一六国的时候,由李斯担任丞相,那李斯就会分出一部分精力周旋群臣,从而降低为嬴政出谋划策的精力。

当然,也不是说好心的王绾就能做好事。

因为他不懂得变通,经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所以一直得不到嬴政的重用。

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王绾对大秦是真的很用心。

张苍答道。

张苍应了一声,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

王绾说着,不由叹了口气:

王绾点头道:

张苍听到王绾提起宗室,不由哼了一声,沉着脸道:

王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戏谑道:

张苍闻言,不禁慨然一叹:

王绾摆手笑道:

话到这里,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很明显,他们都从对方话中试探出了对方的态度。

即使嬴政从未明确储君的人选,每位帝国老臣,都有自己支持的皇子。

尽管这种支持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也能从侧面影响嬴政的决断。

王绾支持赵昊,是因为赵昊拯救了他的政治生涯,张苍支持赵昊,同样如此。

若非赵昊的存在,他们早就致仕回家了。

笑声过后,张苍又想起一事,追问王绾道;

【鉴于大环境如此,

王绾有些好笑的反问。

张苍苦笑着摇头:

王绾笑着捋了捋胡须,忽又话锋一转:

张苍皱眉,似乎不太想要,但又不好明确拒绝王绾,便试探着追问王绾:

王绾有些诧异的看着张苍。

张苍尴尬地咧了咧嘴,心说你都知道,我为何不能知道?

但这种危险的发言,明显是不能说的。

只见他稍微迟疑,便含湖的答道:

王绾释然笑道:

张苍语塞,不知该怎么接口。

作为过来人,他也明白年轻人的想法,无非就是年轻气盛。

觉得自己能行,能靠自己的实力成就一番功业。

这种送上门来的机会,不要也罢。

但是,这其实也是一种赌博。

赌成功了,皆大欢喜,赌失败了,悔之晚矣。

张苍唏嘘一声。

王绾笑着答应了。

很快,张苍便离开了丞相府

目送张苍离开之后,王绾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便朝门外喊了一句:

.......

与此同时。

赵昊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两人,不知该如何开口。

这两人就是驾驭马车,拦住他去路的两人。

当他得知这两人的身份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因为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萧何与陈平。

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两人最终还是决定投奔赵昊。

不为别的,就为赵昊那四句话,想为天下人做点实事。

但是,令他们比较意外的是,那个犹如一般的公子昊,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翩翩公子,而是一个看起来八九岁的孩子。

这就是公子昊?

该不会搞错了吧?

萧何与陈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懵逼树上懵逼果。

一旁的曹参似乎看出了他们的疑惑,笑着打破了尴尬:

卢绾也笑着附和了一句。

但萧何却没有回应他们,只是平静下情绪,拱手道:

赵昊心里一咯噔。

他很怕萧何问刘邦。

却听萧何又道:

之前让韩信去追萧何,赵昊并没报多大的希望,只是本着的态度去试一试。

后来韩信失败而归,他也没怎么失落,很快就释然了。

没想到隔了一夜,萧何二人又追来了。

而且还铁了心的投奔自己。

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但是,看萧何与陈平的脸色,不难猜出,这一夜应该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让他们突然改变了主意。

萧何拱手道:

赵昊有些迷惑的反问。

萧何张了张嘴,正欲开口,却被一旁的陈平打断:

,不能当皇帝,如果公子想过为自己,那天下尽在公子手中,吾等当效犬马之力!」

萧何心头大惊,连忙抬手示意陈平。

只见陈平微微一笑:

萧何语塞,扭头看向赵昊。

在决定投奔赵昊之前,他们开诚布公的谈了一夜。

如今的大秦,可谓欣欣向荣。

但这欣欣向荣的背后,有一件事乃重中之重。

就是储君之位。

如果他们投奔赵昊,赵昊不是储君,那么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所以,他们必须要搞清楚赵昊的想法。

却见赵昊澹澹摆了摆手,对陈平道:

陈平道:

赵昊迟疑了一下,摇头道:

陈平正色直言:

赵昊有些哭笑不得的摆手道。

他自己什么能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提出建议还好,真要治理一个国家,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得靠始皇帝去执行他提出的那些建议,而非他亲力亲为。

因为始皇帝缺的不是治国能力,而是时间。

只要给始皇帝足够的时间,赵昊相信他能想出更好的国策。

而赵昊提出的那些国策,恰恰是时间堆积出来的历史可行之策,并非赵昊本身的能力。

抛开穿越者对历史的了解,赵昊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高中生。

一个高中生穿越到古代,真的能治国吗?

很明显,不能。

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现在的赵昊,更适合当一个甩手掌柜。

就是只提意见,不干正事。

眼见赵昊始终不接受自己等人的期望,萧何问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

这次,赵昊回答得很爽快,直接朝众人道:

萧何一愣。

赵昊解释道:

众人互相对视,不由面面相觑。

隔了片刻,萧何又忍不住追问赵昊:

赵昊笑道:

卢绾迟疑地追问:

赵昊想了想,不禁抬手扶额:

似乎是被问烦了,赵昊没好气的丢下一句,转身便朝自己马车走去。

他是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聊,因为一想到那些责任,他就脑瓜子疼。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是绝不会争那个位置的。

但众人听到他的话,却是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