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垂涎已久的大鱼

“他啊……”

听到徐忆如的问话,赵宥真把注意力重新转回韩易身上。韩国姑娘嘴角勾起的弧度变得更大了些,嗓音里柔润的甜腻,也不小心溢了几分出来。

“他这个人,你应该清楚,遇到要紧的事情,再开心也不会表现出来,特别是在谈判对手面前。”

“所以,当天晚上倒是没什么异样,第二天起来吃早……吃晚饭的时候,我头疼得要死,他倒好,容光焕发,过几分钟就傻笑一阵,嘴都合不拢。”

“等一下,等一下。”

徐忆如将五根手指伸到赵宥真眼前,摆出一个暂停的手势。

瞪圆的双眸里满是惊疑,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你说什么?”

“第二天……起来?”

“对啊。”

徐忆如的突然发问让赵宥真微微一怔,显然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刚才那番话语中的歧义。不过很快,她便恢复了镇静,表情里调皮戏谑的意味一闪即逝。她将耳边的鬓发撩起,轻轻咬了咬下唇,低垂的眼帘里堆积起盎然的春意。

“那天所有事情结束都已经早上六七点了,我也醉得厉害,实在没力气回酒店了。嗯……我们就……”

“各回各屋了。”

奋笔疾书的韩易头都没抬,给差点宕机的徐忆如降温。

“四个卧室,我、哈立德和勒夫在主卧,其他人自己打乱了随机分配的。我是最后一个睡醒的,她从哪个卧室走出来的我都不知道。”

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已经维持了快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日复一日的,幸福而又煎熬的互动中,韩易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斗争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管自己在干什么,只要徐忆如和赵宥真开始聊天,就得放一半的心思在她们身上。免得产生什么要命的误解,没有及时澄清的话,不管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终受害者,都只会是他一个人。

比如现在这种情况。

想到这里,韩易瞥了一眼赵宥真,无奈地用鼻腔嗤了声气。

这小姑娘,看起来浓眉大眼,周吴郑王的,没想到也会骗,会偷袭啊。

“好好看你的备忘录,别分心。”

被当场拆穿的宥真神色如常,她悠哉悠哉地啜饮一口冰美式,安之若素地忽略掉小如想要杀人的幽怨眼神,继续说道。

“我们有邀请她留下来,易甚至准备给她开一间楼下柏悦酒店的套房,但海莉还是坚持回到了她自己定的TheBowery。据她自己所说,是因为她所有的东西都在那边,住One57的话不太好卸妆。”

“不过,第二天我刚起床,海莉就给我打了个电话,问她现在再过来的话方不方便,她想要在中央公园附近找个比较安静,不会引人注意的地方,跟我和易单独聊一下。”

“聊什么?”

做了几次深呼吸,把自己情绪平复下来的徐忆如,没有再纠结于赵宥真刚才让她大脑一片空白的那次“恶意诈欺”。

下次找机会,扳回一局就好。

而且,如果易易没骗人的话……她才是占了先手的那个呢。

念及此处,小如的脸色总算放晴了些,她一边开始动手收拾桌面上午餐残余,一面问道。

“就是签约的事情?”

“嗯。”赵宥真加入帮忙清理的行列,三个人里面,就属她吃得最多,于情于理都不太好意思袖手旁观,“吃完晚饭,易在上东区找了个还没什么客人的酒吧,就在卡莱尔酒店里面,叫贝……贝莱……”

“贝梅尔曼斯。”韩易朝齐刷刷向他看来的两个女孩,特别是徐忆如,解释道,“上次去纽约参加鲁宾斯坦的慈善晚宴,就是在这个酒吧。卡莱尔酒店本身消费水平就比较高,寻常客人不会到这里来喝酒,很适合谈事。”

“没错,我们吃过晚饭,坐车到卡莱尔门口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过了,酒吧里面总共也就两三桌客人。易还特意预留了一个拐角处的位置,别说狗仔队了,不专门走过来的话,服务员都很难留意到我们。”

“这种环境下,我们和海莉连寒暄都没寒暄两句,基本上是一坐下来就进入了正题……她先起的头。海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予管理还有没有继续拓展客户名单规模的打算。”

“只是管理公司这边喔?”小如捕捉到了宥真话语里最关键的信息,“别的方面嘞?”

“FueledbyRamen跟Paramore签的是360全约,海莉-威廉姆斯本人与大西洋唱片的合约也是。事实上,他们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第一个签下360全约的新艺人。”

“这个我知道,易易有跟我讲过。”徐忆如抬眼回忆了片刻,颔首应道。史上第一份360合约,是英国歌手罗比-威廉姆斯的经理人蒂姆-克拉克和大卫-恩托文2002年为他们的客户起草的,通过这笔与EMI之间的交易,罗比-威廉姆斯的个人获利超过八千万英镑,EMI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即使有这样的珠玉在前,零零年代的前半段,艺人也极少会选择跟唱片公司签下360度全方位的代理合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绝大多数的厂牌对EMI这种剑走偏锋的非常规打法嗤之以鼻,毕竟2005年之前,iTunes还处于起步阶段,实体唱片的销售仍是唱片公司盈亏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削减厂牌在实体销售环节的分成,增加他们在艺人包装方面的投入,以换取演出、周边或者所谓的“数字版税收入”,在很多唱片业高管看来,无疑是一件得不偿失的蠢事。

反过来讲,艺人这边,也对赋予唱片公司更多的管辖权这件事疑虑重重。许多音乐人认为,将权利尽可能分散地签出去,艺人管理、法律事务、演艺经纪、音乐版权发行、唱片录制销售,甚至是周边的制作和售卖,最好都找不同的合作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都不会对艺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毁灭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同一块盘子里,这些公司会自然而然地相互竞争、彼此制衡,让处在中间位置的艺人方坐收渔利。

因此,当大西洋唱片和FueledbyRamen宣布,以360合约的形式签下Paramore时,这支新人乐队毫不费力地——在第一张专辑发行之前——便吸引到了全行业关注的目光。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支流行朋克乐队在新商业模式下的发展前景,但最终,几乎所有的乐迷、媒体和所谓专家都同意,如果没有360全约带来的好处,Paramore绝不会是今天这番光景。

充足的预付款和制作预算,让Paramore能够以两年一张的速度,持续稳定地推出远超独立乐队后期水平的优质专辑。与此同时,全力提供营销推广支持的FueledbyRamen,也不像传统唱片公司那样,想方设法地劝说乐队减少巡演场次,把注意力放到歌曲创作上来。

因为,在360合约的框架内,Paramore每年超过一百场的商业演出,和随之而来的周边销售收入,非但不会成为唱片公司增加收入的阻碍,反而能让FueledbyRamen在无须操心的情况下,凭空生出一大笔被动收入来。

从,到,再到和,海莉-威廉姆斯与厂牌之间的合作越来越融洽,也越来越有效。而且,海莉不仅是跟FueledbyRamen双生共赢,在独唱事业的拓展方面也算是小有建树。

与说唱歌手.B.合作的,还有与电子音乐制作人Zedd合作的,每一首都颇受好评,光从榜单数据和商业成绩上来看,甚至远超Paramore任何一首宣传单曲。

“海莉本来就是大西洋唱片的重点培养对象,Paramore相当于是一支专门为她养起来的乐队。再加上乔什和扎克退队之后,大西洋对Paramore的支持有增无减,光看宣发力度,第四张专辑甚至比前三张加起来还高。”

当然,前三张专辑铺设的主流通路少于这张,也不完全是跟所谓“大西洋唱片对海莉-威廉姆斯的扶持力度”有关。前三张专辑,以流行朋克为基底,佐以情绪流行、后硬核摇滚和独立摇滚等辅料制成。光听这些音乐风格,你就应该清楚,法罗兄弟仍在Paramore阵中的时候,这支乐队的风格,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推广,也吸引不到太多主流乐迷的青睐。

拿同样靠朋克少女人设起家的艾薇儿-拉维尼来做对比,这个加拿大人在流行化方面做得无比彻底。处女专辑的第一支宣传单曲,根本就是一首流行摇滚当外壳的慢板情歌。

第二首快歌配器编曲倒是标标准准的朋克风格,但最重要的人声旋律和歌词部分……完全可以用迪斯尼流水线产品来形容。当时几乎每一部青春偶像剧,主题曲都是大差不差的样式。随便把放到或者的任何一集里,都能无痕融入,绝不会显得突兀。

到了第三张专辑,也就是Paramore发行的同一时期。换句话说,海莉-威廉姆斯还在里大玩硬核摇滚,跟着171BPM的狂飙节奏低沉嘶吼的时候,艾薇儿-拉维尼早已进化到下一个流行版本,用七种不同的语言唱“嘿嘿哟哟,我是你的女朋友”了。之后的主打单曲更是再进一步,基本上可以说是看着凯莉-克拉克森临摹的抒情摇滚作品。

而Paramore这边,只有一首,算是勉强能入电台经理的法眼。

归根究底,在大众文化领域的爆红,是一个连Paramore自己都无法复制的奇迹。更何况,仅以榜单排名和销售成绩为标尺的话,所获得的成功,离艾薇儿-拉维尼还差得远。

,公告牌Hot100单曲榜最高排名第26位,而同一时期,艾薇儿早就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两千万张专辑,两次全球巡演215场演唱会,场场爆满了。

流行文化和流行音乐,游戏规则就是如此,既无比简单,又极致复杂。不需要你创作出最惊世骇俗的先锋作品,只要想办法让它们被尽可能多的人接受,作为消遣能囫囵吞得下去就行。

理论听上去很容易,但实践起来何其难也。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审美,次次都能站在大众消费市场的最中心呢?

至少乔什-法罗不行。

由他担任创作主脑的前三张专辑,可以成为被摇滚乐迷奉为圭臬的朋克经典,但绝对无法在属于商业音乐的主流世界里登顶。

这就是FueledbyRamen和背后的大西洋唱片,之前对于大规模铺电台宣传这件事情扭扭捏捏,但却在第四张专辑发行时火力全开的最核心因素。乔什-法罗走了,伤害了Paramore的团队形象,拖慢了第四张专辑的筹备进度,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Paramore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

不是涅槃重生成能够比肩PinkFloyd的摇滚传奇,而是终于可以攻占车载电台和主流榜单的流行Icon。

、、,海莉-威廉姆斯本来就不排斥与其他乐种的融合,也不抗拒走上更大舞台的尝试。不再束手束脚的她,在华纳音乐强大制作团队的支持下,交出了Paramore成立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商业答卷。

“她跟华纳体系里的制作人磨合得很好,下一张专辑都已经进入录制的收尾阶段了。海莉跟我们说,因为他之前做过的事情,乔什永远也不可能回归Paramore,但是扎克已经确定会在下一张专辑前归队。这一次,他早早地就跟FueledbyRamen签了个人合约。再加上Paramore出道时就签了个1+6的长合同,离合约完成还差整整三张专辑,所以……”

谈及跟工作相关的话题,赵宥真滔滔不绝,条理极为清晰。

“不管对我们,还是对海莉本人来说,目前最好的合作方式,就是从艺人管理领域入手……演艺经纪这边,Paramore和海莉本来就签的是UTA,已经没办法再要求更多了。”

“她现在就差一个执行力强、资源丰富的管理团队。”韩易插话进来,“原来那个团队……说句不好听的,从出道到现在,基本上啥也没干,资源都是唱片公司给喂到嘴里的。虽然说是什么360合约的先驱,但仔细想想,她的经理人为啥愿意在零零年代就跟人签全约啊?还不是因为自己的资源不行,信心不足吗?”

“Paramore转型,这么重要的事情,口碑完全靠自然发酵,一半好一半坏。海莉-威廉姆斯的solo事业他们更是管都不管,和那么好的开端,她明明可以像Coldplay或者Maroon5那样,多跟rapper和流行歌手feat一下,哪怕不以她个人的名义,以Paramore的名义也很好啊。那么多事情可以做,这些人完全无动于衷,我真是……”

“我知道你超级喜欢她,但……还是希望你跟海莉当面沟通的时候没有这么激动喔。”徐忆如双手下压,示意韩易冷静,模样甚是娇俏可爱,“会被人家当作狂热粉丝,而不是专业人士的。”

“他就是这么激动。”赵宥真捂嘴偷笑,“滔滔不绝地说了十几分钟,基本上把之前管理团队做的所有决策统统喷了一遍。”

“批判,批判。我哪有喷人家。”韩易一本正经地纠正赵宥真的用词,“而且海莉不就是喜欢我们这股做事的激情和冲劲吗?她自己说的,之所以对我们感兴趣,刚开始是因为艾丽-古尔丁和拉娜-德尔雷在这边,后面是被麦迪逊-比尔那段话所打动。她说,我们这边全都是新人,从执行团队到签约艺人都是,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绝大多数里程碑,都是在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凭借一腔热血铸就的。功成名就之后,反而会顾虑重重,踟蹰不前。”

“踟蹰不前是什么意思?”宥真眨眨眼睛,诚心发问。

“啊,就是说做事情很犹豫,老是拿不定注意,在原地打转。”

“明白了,踟蹰不前、踟蹰不前……之前看书有学过,但是忘记了。”作为一个同时被数所常春藤大学录取的学霸,赵宥真总是会抓住一切可能的契机汲取养分,“海莉自己也承认,Paramore现在就处在……踟蹰……不前的阶段。如果不更进一步,保留乐队的精神和根骨。把流行化的理念贯彻到底,下一张专辑发完,Paramore可能就彻底过气了。”

“好好珍惜这张专辑的机会,像Maroon5那张那样,把自己的形象彻底扭转过来,这是我们给海莉开出的药方。”韩易总结道,“就这么一次机会,等不得,也耗不起。”

“……”小如沉吟道,“听上去好熟悉。”

“、、,还有没收录在专辑里的。”

“啊,怪不得。”徐忆如瞬间明了,“这张专辑开始,Maroon5的风格就跟之前完全不同了欸。还有喔,我记得好像……那个时候,亚当还上了当导师,是不是?”

“是,综艺和音乐双管齐下,给Maroon5续了五年的命,也给他们找到了商业价值翻了好几倍的发展方向。”韩易点点头,“这就是我们想帮Paramore做的事情,不光是把新专辑做好,还要在新专辑之外,给Paramore和海莉找一些合适的合作单曲,像那样,打开乐队的市场,和眼界。”

“海莉完全同意我们的看法,她这段时间心情比较低落,也是因为找不到出口,和合适的帮手。”赵宥真补充道,“虽然什么都还没签,但我们已经算是达成口头协议了,她这次回纳什维尔,就会跟之前的管理公司谈解约的事情。”

“会不会拖很久?”

“管理合约一般来说都很短,三四年、两三年,甚至一年的都有,很少有超过五年的。”赵宥真摇摇头,“海莉跟我们说,她和ShowndownManagement那边的合约,是三年一续,从2004年到现在,正好是第四个合约期的末尾了。”

“那很巧欸,这也太棒了吧!”

说到捧场的能力,放眼全中国,没有比宝岛女孩们更专业的人才。在夸赞你的时候,她们本就甜腻的语调会变得更加高亢而尖细,像是因为你的成就而开心到无法呼吸,但却不会过于浮夸以致人感到虚假。作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精英少女,徐忆如更是深谙此道。

“恭喜你喔,易易,创业不到半年,就把偶像签下来了。人生成就解锁,超——赞——der。”

“这件事情上面,宥真才是头号功臣。”徐忆如对赵宥真闭口不谈,肩头挑着两担子水的韩易自然得帮她找补回来。他摆摆手,露出一个虽然含蓄,但却掩饰不住骄傲与喜悦的微笑,“而且……都做了那么多事情了,签个Paramore,哪算得上是人生成就?只不过是我喜欢而已,论级别来说还差得远。”

“真正的大鱼,是我准备顺着她钓起来的那一只。”

“哪一只?”

“那当然是……”

韩易仰起下巴,故意拖长声调,制造戏剧气氛。

“泰勒——”

“斯威夫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