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一章 封王

文宣言语急促,和苏玄庸一般,不停催促,可即便文宣出面了,但让众人抛下苏玄庸不管,他们是在无法做到。

哪有皇帝替臣子断后的?这在他们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即便侥幸逃脱,日后他们的良心,必定会受到谴责。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谁都不肯退让一步,沉默许久的苏祁安,忽然大声喊道。

苏康怒斥着。

苏康和几位老将神色激动,当即怒斥,但苏祁安却是脸色漠然,轻声道。

苏康挣扎着,但哪里是安小队的对手,三两下就被控制,而后强行驾起拖走。

至于其他老将,手持兵器,誓死不从,眼看着双方要爆发一场激战,苏玄庸突然喝斥道。

苏玄庸态度坚决,眼神冷冽,对峙的一众老将,脸色复杂,但话都说到这份上,他们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对着苏玄庸下跪,朗声道,

说完,众将起身,强行架着苏康,朝着里屋而去。

看着众人离去,苏玄庸的内心,稍微松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苏祁安,他笑着道。.

苏祁安当然知道苏玄庸的意思,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苏闲,只要有苏闲在,大凉便有希望。

这次的请求,算是苏玄庸的幡然醒悟,他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苏祁安一人。

苏祁安郑重点头,看了眼留下的苏玄庸、文宣二人,再度一拜,刚要离去,苏玄庸的声音陡然响起。

苏玄庸突然的这道听封,不仅让苏祁安一怔,就连在里屋的众人都愣了很久。

不少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甚至走出几步,侧耳倾听。

如果说封王一事,他们没有听清楚,那后半句的节制天下兵马,那可是相当清楚。

在这时候,苏玄庸的这道圣旨,足以震动整个大凉。

当然他们也能理解苏玄庸为何这么做,现在的局势,二王逼宫造反,就算众人逃出生天,回到各州集结兵马,来个清君侧,怕也很难平息二王的叛乱。

大凉不说四分五裂,但起码岌岌可危,在这时候,必须要有一位有能力,有实力,得到陛下认可的优秀将领,统领整个天下兵马,指挥平叛。

哪怕这种任命只是名义上的,各州听不听从还是另外一回事,但起码

保证了苏祁安的合法正统性。

从军侯一举跨过国公行列,直接来到王爵,哪怕是二等郡王,但身份也是至高无上的。

所有人都知道,苏玄庸这么做,不仅仅是信任苏祁安,更是为他日后的壮大实力,乃至出兵,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这可是一份相当大的厚礼,只要苏祁安能够逃出去,回到自己的封地,就有名正言顺的出兵权利。

到那时,以永川王的身份,振臂一呼,来个清君侧,相信还是各州还是有人积极配合行事。

苏祁安看着苏玄庸,目光闪动,脸色动容,他如何不知这份大礼深厚,嘴巴蠕动,想要开口说什么,但苏玄庸抢先一步,笑着道。

苏祁安脸色动容,对着苏玄庸跪拜行礼,而后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去。

随着众人离去,书斋内倒是清净不少,外界,时不时响起劝降的声音,留给苏玄庸的时间不多了。

苏玄庸很坦然,和一旁的文宣对视一眼,笑着道。

随即,二人相视一笑,迈步走出,书斋的房门打开,二人的身影出现。

书斋房门的突然打开,苏玄庸、文宣的出现,让外面的禁军一怔,所有人脸上都带着不可思议。

时不时响起的劝降,也是瞬间消失。

谁也想到,开门投降的竟然是他们的陛下和翰林院的夫子,这一幕是他们没想到的。

看着二人缓缓走出,禁军的手掌不自觉的紧握,脸色紧张,虽然他们投靠了二王,但眼前可是他们的陛下,大凉的皇帝。

身为贴身的保护侍卫,什么时候见到这位九五之尊,内心没有不紧张的。

苏哲、苏泰也是有些愣神,看着二人缓缓走出,眉头微皱,刚想挥手示意禁军,冲进书斋,拿下苏祁安、苏康等一众残存负隅顽抗的人。

就在这时,苏玄庸、文宣二人直接靠在书斋的门口旁边的柱子坐了下来。

苏玄庸脸上露着笑容,颇为轻松的样子,对着二王挥了挥手,开口道。

苏玄庸的发话,二王对视一眼,脸上露出笑容,而后挥手示意。

身后的禁军立刻收起兵器,更是往后退了一些,让出一片空地。

二王身边没有带人,不紧不慢的朝着苏玄庸、文宣走去。

毕竟,苏玄庸是他们的父皇,也是大凉目前最高的掌权者。

二王想要瓜分大凉,至少要要苏玄庸写下退位诏书,这样才算名正言顺。

果没有这道诏书,并且苏玄庸真死在他们手里,日后还怎么统治大凉?

就算苏玄庸要死,但起码不是现在,而且话都说到这份上,无论是于情于理,二王都不可能不接受。..

就算苏玄庸要搞鬼,反正这书斋,二王早就提前查过了,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后门,让苏祁安、苏康逃跑的机会。

唯一可逃由里屋窗户,直通皇城外墙的通道,早就被二人派下禁军把守。

一旦躲藏在内的苏祁安、苏康二人想,趁着逃跑,等同掉入他们的陷阱,直接当场抓获。

正因为有这般底气,二王才不怕苏玄庸暗中搞鬼。

既然苏玄庸想聊聊,二王自然会随他的意。

二王很快走到二人面前,看着一旁受伤的文宣,苏哲轻声道。

说着,文宣靠着身后的柱子,双眼微闭,好似晒太阳一般,没有在搭理二王。

见状,二王也不恼,毕竟,二王日后的登基,还需要文宣主持仪式,祈福祷告,还是很有用处的。

而且和文宣之间,二王没有太大矛盾,没必要杀他,留他一命,反而有大用。

二王目光收回,落在一旁的苏玄庸身上,露出一副无奈神色,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