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欣喜不断

239、欣喜不断

戎武的成长肉眼可见,闹心的事情与之相伴,令人振奋的消息同样不少,自从过了制甲院,林统二人的笑容便不曾间断。

定装院的匠人进步神速,每日的出产接连翻番。储备的弹药渐渐回升,管事的话语也有了坦然。辅装院的车辆不断完善,炮车的坚固远胜从前,辎重车辆更加灵活,象架的制约也减少小半。千余名匠人边学边干,诸多的大匠旁观指点,产量也在慢慢的增长,装备的指标已不是太难。烈火院的工艺虽然定格在原点,新来的匠人却无需领会只管照搬,掌握起来自然是容易,大半的新人已能独立生产。

宗师院的成就,几乎能亮瞎人眼。上百名宗师齐聚推演,各式装备改进不断。即将投产的迅雷炮,虽然只是佛朗机的翻版,基础构造却已完全改变。过往的炮腹变成了炮架,子炮的模样也有了变化。头部的螺纹连接母炮,尾部的子根卡住炮架。随着摇盘整体推进,连接的部位双重锁紧。火药的用量随之减少,漏火的风险几乎没掉。随着定装的子炮取代装填,火炮的射速已更胜从前。

专职攻城的镇夷炮,经过宗师们不停的推演,口径渐渐扩大,身高却几乎没变。刚刚铸成的镇夷十七,更是只追求威力,将其余的东西悉数丢完。足足一尺的大嘴,让九尺的身材都显的极短。或许是出于自悲,让它变的好吃懒干。用药三斤二两也只能勉强射出里半,哪怕是装到十八斤的极限也就打出个五六里远。

只是那炮子确实争气,足足一百八十斤的体重,都没让它颓废半点。一般的城防轻易毁掉,军阵里纵横也能让里许的敌兵难以生还。子母相合让鲍远程为难,林统対此却异常喜欢。八匹番马(夏尔马)成了它们的坐骑,炮车的轮子也刻意加宽。

镇夷十七即将奔赴湄索前线,宗师院内的气氛达到顶点。宗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林统的眼睛又发现了亮点。八代黑鹰是燧发枪的改进版,重新启用的后装设计,让它的射速在六代的基础上翻番。宗师苏时显改进的激发装置,使它的点火率直接飙升到八成半。刁任贤设计的三棱刺刀,为它弥补了近战的缺点。包三省亲手打造的瞄准器,让林统仅仅三枪,就找准了要点。随后五十发子弹,足足有三十五发命中靶心,还有十五发嵌入内环。

林统兴奋的看着,烂成一团的靶心,搓了搓手里的铅丸,主持设计的施浩祥,赶忙借此时机开口进言“侯爷,这枪口径四分五,长度六尺三。虽然比现用的黑鹰初代重了斤半,可它的威力却比初代强上大半。寻常家犬只须一枪,包管它乖乖归天……”

林统明白他的心思,八代的威力也如他所言。在无法制造膛线的当下,密封度不够的后膛枪,单单依靠口径和药量,能有这种表现已算逆天。只是林统觉得还不够完美,完全可以再改进一番。于是便提出结合迅雷炮改进装填的要求,也作出了完善后准予近卫营整体试用的诺言。

参予设计的宗师们欢喜连天,其余的那些宗师殷殷期盼。林统在此呆到很晚,提出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意见。随着宗师们的讨论渐渐热烈,设立学府的想法突然出现。林统为此笑的灿烂,相关的主意接连不断。学府的想法持续完善,待到林统离开戎武,学府的雏形已然出现。

林统回归不过半旬,戎武学府的申请,已递到翁寄松的面前。翁寄松为此奔赴执政园,林统支持的态度让他释然。戎武学府为此草建,百余位宗师坐镇让它地位超然。大匠只能满足入学的门槛,优秀的实操也就在头关表现好点。理论考核让宗师都觉得为难,堪称恐怖的面试更是将无数大匠挡在外面。虽然戎武学府,倍受海民的关注。仅管入学申请,犹如寒冬的雪片。实际录取也就寥寥千人,个个都是行业公认的顶尖。

戎武学府的炫耀,似乎就此收敛。所谓的学府,也只是学富里剩下的宅院。学子们不禁生出失望,宗师们的教导,却将负面的东西砸烂。心得、经验不过是初级阶段,工能和技法也仅是寥寥数言,重中之重是那些引领,犹如拨云见日,将自已帶入更广阔的空间。作为学员的大匠们为此如饥似渴,进步的速度唯有一日千里可言。鲍远程为此每天都得转上一遍,兴奋的解驰百忙之中往戎武城急赶。

林统此时已步入东山,怀抱的林雨亭,呀呀的问个不断,路边的野花,艳丽的蝴蝶,欢快的小鸟,清彻见底的山泉。仅仅两岁的林海同样充满好奇,却只能可怜巴巴的看着林宣的小脸。林统顿时明白,刻板的林宣就是乳母们的协管。于是便有了诸多的诱导,直到他释放天性和弟弟妹妹闹成一团。

幸福就在眼前,营造的想法突然闪现。大堆的青竹为此离开竹园,狠狠的石头将它们砸进选定的地点。低矮的竹桩成为底柱,精壮的青竹绑在上面,再横上些许裂开的竹干,稳定的支架撑起了地板。高些的青竹固定上竹干,屋顶也有了稳固的底盘。稍长的林俊看出了端倪,紧跟着响起兴奋大喊“快点过来,快点帮忙!阿爸要盖新房,带咱们长住山里,再也不用回那苦闷的世子院。”

林雨婷不解的看着哥哥,林海懵懵懂懂的将小棍甩到一边,林宣努力的下定决心,将一根根青竹拽到林统身畔。父子协力飞快的构建,不过正午竹屋已似模似样的出现。

正中铺上细土,篝火在此点燃。拴上一幅竹钩,水壶吊在上面。新兴的竹屋,有了家的温暖。趁手的青竹改造一番,简单的鱼叉也随之出现。低浅的山涧成了渔场,兴奋的孩子也冲下山涧。游鱼吓得四处乱蹿,清脆的笑声回荡山间。二尺的大鱼落入林统的视线,兴奋的孩子有了丰盛的午餐。

清空鱼腹,夹上竹片,乖巧的林宣不停的翻转。洗净的鱼头放入竹筒,灌满山泉斜插在旁边。剖出的内脏抛入陷阱,涧内的游鱼又忘了苦难。焦急的林俊死死的盯着,竹制的鱼叉都给他搞烂。年幼的雨婷头靠着林统的臂弯,目不转眼的看着,山竹向竹碗的转变。四处瞎逛的林海有了新的发现,火急火燎的跑到林统跟前。

肥嘟嘟的刺猬吸引了孩子的视线,手到擒来的林统在他们心里又光辉了一点。乳白的鱼汤香气四,金黄的烤鱼焦香不断。来碗浓浓的鱼汤,撒上小撮精盐,以竹制的小勺送入小嘴。再配上酥软的鱼肉,沾着微红的粉面,将嘴馋的孩子吃的肚子滚圆。

慵懒的躺到前廊,听林统把故事讲完。再莫名其妙的撒欢,惊的野兔露面。林统开始忙碌,直到宠物的笼子围成小院,兴奋的孩子才算是忘了自己,对那些小动物们殷勤不断。

林统有了时间,石润(一种青蛙)、游鱼、芭蕉花纷纷沦落成晚餐。平整的石板将游鱼煎的香气四散,省去林统到门前呼唤。乳白色的汤汁去腻解馋,岁半的雨婷都喝了整碗。黑乎乎的芭蕉花软糯香甜,一张张小脸抹的如花猫一般。

饭后的故事听直了双眼,哪怕做梦都担心不断。生怕公主吃下苹果,提醒矮人跟在她身边。林统的轻笑幸福满满,陌生的身影却将其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