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仙藻蛋

丛祎刚想推回去,口里说着”不要”。

那个人已经转身离开,挤出了围观的人群,丛祎心里想,我不能要,这应该是他的传家宝吧。

这时,他放着白色石蛋的口袋里,传来一阵几乎微不可察的震动,那随着一点微微的温热。

丛祎当时没有意识到,他的心思都在手上的石头和那个流浪汉身上,强烈的心思是”还回去”。

他抬腿向那个人追去,朝着那流浪汉的背影喊道:“我不会要你的宝贝的,你停下来,我给你送过去吧。”

流浪汉的身影消失在一条小巷口,丛祎向着小巷追去。

梳子生怕有什么意外,也跟在后面追赶。

小巷子七拐八拐,丛祎在小巷子里追得满头大汗,很快就失去了方向感。

追了老半天,当丛祎终于走出小巷,眼前豁然开朗,却吃了一惊。

原来已经到了城门口,眼前是一大群人正涌出门去,人群的最前面还能隐约看见那个流浪汉的脏头发。

丛祎心里浮现出一个组合画面:手里带血的石头蛋子和卫兵犀利的眼神。

还好,那一阵人群蜂拥而出,丛祎和梳子混在里面,没有引起门卫的注意。

出了城门,人群四散而去,丛祎已看不到那个流浪汉的身影。

丛祎暗示梳子保持一点距离,往前走了一段路才回头观察,只见城门上方挂着一个牌匾,刻着“星轸城”三个大字。

再看城门洞里的卫兵,面朝着出城进城的人群,侧身向着这边。

显然已经避开门卫的视力范围。丛祎又开始四处张望,那流浪汉却踪迹全无。

只赶半天集的人们陆续走出,冬奶奶也挑着担子出来了。

丛祎瞥见前面不远处有一间小屋,屋前好像有一个浅浅的地下水窝。

丛祎说:“冬奶奶,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那个水窝里把这个石球洗干净,就过来帮你挑担子,咱们再一起回去吧。”

丛祎把那个石头”传家宝”洗干净,放进口袋里,在石头离手的那一刻,他觉得好像它长了脚下去一样。

丛祎正要走回来与梳子和冬奶奶会合,“吱呀”一声,水窝旁边的小屋门开了,一个头发全白,胡子全白的老头子走了出来。

“小兄弟,我感应到了不平凡的波动,你是不是得到了那个著名的仙藻蛋?”白胡子老头说道。

“仙藻蛋?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白胡子老头点头微笑道:“小兄弟,那你可不可以把刚才放进口袋的东西拿出来给我瞅瞅?”

丛祎心想:“敢情这老头刚才一直在屋里偷窥呢。”

不过也没有什么关系,正好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石头蛋子的来历,如果有人给解释一下,甚至能够找到它的主人还回去,也很好呀。

“好的。”丛祎说着,把可能是”仙藻蛋”的东西从口袋里掏出来,递给了那个老头。

老头郑重其事地双手接过,放在手里端详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变得庄严起来。

“没错,它就是仙藻蛋,小兄弟,你是怎么得到它的?”

“我并没有得到它,这个宝贝是别人的,我正想把它还给它的主人呢。”

“哦?愿闻其详。”

于是,丛祎把集市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问道:“老先生既然知道这个宝贝的名字,想必也知道他的来历,能否告知一二?”

老头子道:“这个说来话长,请小兄弟随老朽进屋喝杯热茶,老朽便详细给你说它的来历。”

丛祎说:“请老先生先回屋,我马上就来。”

丛祎走去告知冬奶奶和梳子,叫他们先回何家庄,自己晚些时候再回去。

“仙藻蛋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太古宙时代,当我们这个星球上只有菌类和低等藻类的时候,它原本就是一棵普通的藻。”在茶香袅袅的小桌子前,白胡子老头开始讲述。

丛祎:“这么说,那是几十亿年以前的事情了。”

老头点点头说道:“没错,很古久以前了。”

丛祎说:“藻类生长快,生命周期短,往往几天就完成一个世代。如果这个仙藻蛋就是一棵藻,那么它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棵,而是无数次生命更替以后的新藻了。”

“凡事皆有意外,这一棵藻就是原来那一棵。”

丛祎说:“拉倒吧,这谁能证明啊?”

白胡子老头说:“根据来自于宇宙遥远空间的一台古老的基因摄像仪。”

“有谁看见过这一台基因摄像仪以及它里面的录像呢?”

“你没有看见过,不等于它不存在,反正有人看见过。”

丛祎做出举手投降的手势:“好吧,不扯这个了,这也扯不清楚。说说这个仙藻蛋本身吧,它有什么值得当做宝贝的地方?”

白胡子老头说:“第一,它能起死回生,其实应该说,它能把无生命变成有生命。

“其实要说起这个方面,应该从谁最先得到仙藻蛋开始。

“但是这也说不清楚了,每当有人确信某个人是最早得到仙藻蛋的,几十年以后,考古发现就会推翻这个结论,古籍中的记载,总是会出现更早得到仙藻蛋的人。

“就捡离我们最近的故事来说吧。在200年以前,有一个太医的儿子得到了仙藻蛋。

“太医名叫秦妙春,他儿子叫秦小妙。秦妙春是一个非常单纯的人,生在太医世家,从小就痴迷于医学。

“除了睡觉的时间,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读医书、制药、协助父亲(秦小妙的祖父)治病上。

“秦妙春从14岁开始就可以独立诊治病人,包括疑难杂症。

“18岁就被皇宫任命为太医,成了他父亲的同事。

“在他40岁那一年,因为同行的嫉妒,他被诬告谋反。

“那个向皇帝进谗言的人说:秦太医经常在空闲的时间,给民间的穷苦老百姓治病。他这样做是在收买人心,想要拉起造反的队伍。”

丛祎说:“难道皇上是个傻瓜?人家说什么他都信了?”

老头子说:“就算皇上半信半疑,但是,你知道皇上是最怕别人谋反的。凡是和谋反俩字扯上关系的,皇帝往往是宁可错杀1000,不愿放过一个。”

丛祎说:“谋反诛灭九族,这位秦太医难道就这样的下场吗?无根无据的。”

白胡子老头:“也许皇上并不全信吧,他给秦妙春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判他个斩监候,秋后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