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帝登基


耳边有些奇异的声响.带着些熟悉的味道.似乎能够引诱着周围的游魂都驻足停下來瞧瞧.

不……哪來的游魂.那好像……是一屋子的侍女……

巫苓努力的想要睁开眼.却一直是徒劳无功.

眼前全部都是幻象.不是亲眼所见.朦朦胧胧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

“巫苓……醒來啊……”

谁.谁在叫她.

“巫苓……已经七日了……难道你要如以前一般.一睡便是半年吗.”

听得出.这话中带着些笑意.有人在抚摸她的脸庞.

是谁.

那冰冰凉凉的手指.有些熟悉的感觉.

巫苓挣扎不开.也想不起來.

“巫苓……为何只有沉睡之时.你才不会在我面前掩盖你自己的心意呢……”

那抚摸着自己面颊的手.带着丝丝的凉意.沁入心脾.让巫苓觉得甚是好受.

这股感觉.甚至仿佛一把烧的正好的柴火.突然淋上了些水上去.不至于熄灭.却能够减缓温度.更能够长久烧.

“巫苓……”睿轻声的唤着她的名.

曾几何时.他一直想这样唤她的名.可却一直沒有这个机会.

他不想让巫苓为难.所以一直不加靠近.

如今……巫苓竟然动手杀死了当朝帝君.

睿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是依旧选择信任巫苓.信任她所做的一切的事.

巫苓并不是个蛮不讲理的女子.她也不是那种有城府有心计的女子.所以她做的事情.也不用往复杂了想.

既然不用想的复杂.那么睿干脆便就不想了.只是满足于自己如今算是彻底得到了巫苓了.

那一袭红衣似火.红发也是那么炽烈.唯独那双红眸.还沒有睁开.

睿既期待.又有些胆怯.

堂堂七尺男儿.竟说胆怯.可是那又如何.他面对自己心爱的女子……胆怯又有何妨.

他不知道巫苓醒來会如何.也不知道巫苓睁开眼.第一眼瞧见的是自己.究竟是欣喜还是苦恼.

那日睿接到他母后的命令.让他一路跟着南巡的队伍.一直跟着.却不要暴露马脚.若有什么风吹草动.便可以自行主张.

睿不明白母后这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母后下令.那他便遵从便是.

更何况.这南巡的队伍中.还有巫苓.

远远地望着她.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虽然每次瞧见那并肩策马的二人.他皆是恨的牙根痒痒.恨不得握碎手中的马鞭來解自己的怒意.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巫苓竟然在某一日.要求坐轿子.并不与朔并肩骑马了.

当然.这是睿猜的.他也不知巫苓究竟是怎么说的.只知道.队伍忽然便只有朔一人骑马.而后面.却多了一抬轿子.

他一路上一直默默的跟着.保持着不被发现的距离.却看到了那意外的场景.

那红衣红发的人儿.几乎是从天而降.随后挥手间.便将帝君打落河中.

那地上的那么多血.全都是帝君在受到重击之后所吐出的.而那人儿也是在耗尽精力之后便摔倒在地.

睿骑着马.在原地怔愣了一阵.好半天.也沒有反应过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随着百姓越围越多.睿便警醒过來.连忙策马上前.将巫苓抱起.一路带回了帝宫.

更让他张目结舌的.便是他带着巫苓回到帝宫的那一日.

摆在他眼前的.是琳琅满目的珍品.这些东西他都见过.朔在登基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曾经用过.

母后似是预算好了一切.只等着他回宫.就连登基的新龙袍.都给他准备好了.甚至比朔原來那一身暗金纹路的还要细腻奢靡.

而他的母后.此时竟然还正在私下里准备他继承帝位时候要用的东西.生怕遗漏了哪一件.

睿瞧着他母后的一举一动.未曾言声.只是将巫苓带回了自己的王府之中.找了几个御医查看了一番之后.确认无事.便放下心好生照料着.

三日后.帝君未归.南方那边早已传出了消息.帝君被国师刺杀.落入河中.尸首无存.

百姓们几乎成了被开水烫翻的蚁群.人心惶惶.一个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让云国变得四海升平的英明帝君.另一个是曾经战功赫赫不知保护了云国子民多少次的尊贵的七公主.百姓心中的火神.帝君亲封的国师.

而就这样的二人.竟然有了意见不合.国师一怒之下.竟然将帝君杀死.甚至连尸体都打落河中.连个全尸都未曾给帝君留下.

流言蜚语四下流窜.自然是越说越难听.许多百姓甚至已经诚惶诚恐.好似生怕那国师会突然发怒.而后将整个云朝都覆灭了.甚至会用她体内那奇怪的火焰.将整个云国烧的一丝不剩.

多么恐怖的消息四处传播.以至于那些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流言.马上便又兴起了.

与此同时.更猛烈的言语是.废黜国师.严惩不贷.

大家都认为.国师此举.不是要篡位抢夺云国江山.便是受人蛊惑.总之.是她杀了帝君.她便是罪无可恕.

这言语几乎是一呼百应.虽然此时护着她的.是现今唯一一个有着银眸的王爷.却也耐不住流言蜚语.

“我的儿.若要救她.你必须是帝君.”太后带着些蛊惑的面容.噙着唇角与自己的儿子说话.

“若你是帝君.那么此时.惩处不惩处她.便是你说了算.她是去是留.也是你说了算.”帝后依旧噙着一抹笑意看着自己的儿子.

这话语.似是要挟.似是哄劝.让睿几乎进退两难.

这儿子.她生的.她养的.她瞧着他长大的.她的心血.全都浇灌在他身上了.又怎会不知.他心中想要的是什么.软肋又是什么.

睿当时看着床上如睡着了一般的巫苓.犹豫许久.面无表情的点了头.

随后便是隆重的登基大典.新帝继位.

继位大典办得隆重而又气派.好似准备了一年半载一般.样样齐全.根本不像是匆忙之中而登基继位的.

百姓们虽然依旧沉溺在帝君去逝的悲凉之中.但是听闻新帝继位.也是略略有了些主心骨儿.

朔现在已经被人认定是必死无疑.所以根本沒有任何人想过给他留一条后路.或者是有一天他若是回來了又当如何.

所有人皆认为.被国师击中.且国师还用力过猛的到现在还沒醒.那帝君哪还有活着的可能了..

所以.现下全部的大臣都算计着.新帝继位.自己可要抓紧些.好好巴结一下帝君才是.莫不要落在别人后面.残羹剩饭都是吃别人剩下的.

想想也对.云国先前因朔的日夜操劳而内里渐渐强大起來.外防也因为国师在这附近几个国家威名赫赫所以他们不敢來犯.故而.此时的云国.也可谓是歌舞升平其乐融融.

内忧外患全部沒有.既不担心战事随时起來.又不担心云国会亏空.大臣们自然也是过着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睿听了太后的话.顺利的成了新帝.武百官.满朝叩拜.

而他.当这帝君.也无非是为了护住巫苓而已.仅此而已.但若说还有其它非分之想的话.那么睿便是想到.就做到了.

例如.他登基第二日.便下了一道诏书.先前帝君的后宫皆散去.从此以后.六宫只有国师一人.

这什么意思.这意思便是他要强娶国师.还是说.新帝以后是打算将国师纳入后宫的.

众臣惊愣不已.全部联名反对新帝继位便做出如此荒唐之事.

且不说国师现今正在昏睡之中.也不说六宫只为一人而留.就说.那国师真正的身份.乃是七公主啊.是太后的义女啊.

身为太后的儿子.竟然要强娶自己的义妹..

且他还是帝君.这岂不是让数万万云国百姓笑掉大牙的荒唐之举.

很显然的.睿这个举动.受到了所有朝臣的一致反对.

不过睿与朔不同.他这个人.不喜欢去考虑些什么狗屁大局.什么朝廷官员.还有那些官员们所说的什么劳什子千秋万代的功与名.

在他心中.自己想要的.想得到的.就要尽全力去得到.即便是背负骂名又如何.

那些功名什么的.能放在口中食用.还是能在集市中换成银票.亦或是说有了那些功名自己便不会老不会死.

既然什么用也沒有.那么同理.骂名也如此.若自己不理.活的开心.便不用去管其它人怎样说怎样做.历史上怎样记载自己这个帝君都好.那也是一纸空.根本沒有屁用.自己若是死了.长埋于黄土之下.又怎会知晓.

不过事情也总有例外.如此洒脱不羁的睿.也有软处和会考虑的事情.

那就是.除非对面的是自己珍惜的哪件宝贝.会因为自己的靠近而会损毁.他才会斟酌再三.考虑一下是否要靠近.

正如巫苓.先前巫苓便是那他靠近了.便会损毁的至宝.

可如今不同了.别说他登基做了新帝.就说他依然是睿王爷.或是平民百姓.他都会将巫苓困在身边.再也不会让她逃了.

再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