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瓷娃娃。
下课后:
“雨汐!”沫沫叫住雨汐。
“沫沫,有事吗?”雨汐转过头来问。
“明天就是凯少生日了,你打算送什么礼物?”
“明天?呆瓜生日......”
“非要送吗?”雨汐煞风景的问了一句。
“额......倒不是非要送...但是......”沫沫摸了摸脑袋。
“那不就得了。”
“可......”
沫沫走后,雨汐:“呆瓜生日......还用你告诉我!切(ˉ▽ ̄~)切~~早想好了好不?”
雨汐到了一家瓷器店“我要亲手为呆瓜做一个瓷娃娃!”
制作瓷器第一步,练泥。
所谓练泥就是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这步雨汐三天前就做好了,为了去找瓷石,雨汐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呢。
第二步,拉坯。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
“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景德镇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由此,真正被“神灵”护佑着的正是这制瓷技艺的不断分工、进化和传承。这千年相传的技艺造就和组成了人类陶瓷史甚至是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环,这光环让人炫目,也让人敬畏......”瓷器老师正在为雨汐介绍着景德镇瓷器的资料和制作要领。
而以雨汐天才的大脑竟然搞不定一个小小的瓷器!!
花了大约1个小时,雨汐才把这个步骤完全搞定。
第三步,印坯。
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模子也是雨汐亲自定做的,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第四步,利坯。
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雨汐小姐啊,这个步骤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难度稍微大了点,要不我来?”老师问道。
“不用了,我要亲自做一个娃娃,不能让别人插手。”
接下来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
在刻花(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的时候,雨汐还用骨签扎到了自己的手指,不过她都没有感觉出来呢。
“终于做完啦!!”雨汐大喊一声。
“雨汐小姐,明天就可以来拿了。您慢走。”
--------------------------------------------------------------------------------------------------------------------------------
9月21日(小螃蟹们懂得)
白天,小凯要办生日会,也没来上课。
晚上11点,忙碌了一天的小凯开着车,缓缓向家驶去。为了小螃蟹们,这点累算什么。
借着路灯昏暗的光亮,隐隐约约看见好像有个人站在他家门口。王俊凯心里一惊,不会是私生饭吧?算了,反正就只有一个,用签名打发了就是了。
王俊凯把车开过去,降下车窗:“你是?”
那身影一转身......
“是你啊。”
雨汐。
王俊凯打开车门,走出来,随意的倚在车身上。
“有事吗?”
“你的生日礼物!生日快乐!”雨汐用两只手小心翼翼的捧上一个天蓝色的包装盒。
“谢谢。你......在这儿等了很久吗?”小凯接过盒子。
“没事。我只是顺道路过礼品店,又顺便给你随便买了个而已......”
“哦。”王俊凯忍住笑,应了她一句。
随后雨汐又补了一句:“不然别人会觉得我太小气......”
“好吧。要不要送你回去?”
“当然。”
“上车吧。”王俊凯拉开副驾驶的车门。
.................................................................................................
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了,王俊凯洗漱过后回到卧室。
看看盒子里是什么呢?王俊凯打开那个天蓝色的盒子。是一个瓷娃娃。乌黑的头发,小巧的嘴巴和鼻子,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穿着木槿花图案的旗袍。
他小心翼翼的把娃娃放进盒子,放在了床头的抽屉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