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6

三国齐名人物大全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二袁:袁绍、袁术

二张:张昭、张纮

二乔:小乔、大乔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牧:刘表、刘焉、刘虞

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狗:何晏、邓飏、丁谧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三神医:华佗、张机、董奉

三司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

四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四游侠:杨丰(西凉)、鲍出(司隶)、孙宾硕(北海)、祝公道(河东)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八俊: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

八顾: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

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八厨: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

八荀: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

八交:刘表、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恭、刘祗、田林

八绝:曹不兴(善画)、郑妪(善相)、吴范(善候风气)、赵达(善算)、严武(善弈)、宋寿(善占梦)、皇象(善书)、刘敦(懂天文)

北四友:张超、臧洪、陈荣、田畴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

曹魏三征:王昶、胡遵、母丘俭

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曹魏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

东吴四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

淮南三叛:王淩、毌丘俭、诸葛诞

泰山四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

河北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夏侯四杰: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

颍川四长:钟皓、荀淑、韩韶、陈寔

西凉五马:马腾、马超、马岱、马休、马铁

马氏五常:马良、马谡,其他三个没几在姓名我热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江夏八俊:刘表、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

吕布八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旗本八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

司马八达:

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

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

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

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

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

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

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

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

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

西园八校尉:

(上军校尉)蹇硕、

(典军校尉)曹操、

(中军校尉)袁绍、

(下军校尉)鲍鸿、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

东汉州郡治所及人口分布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其疆域区划为司隶校尉部,十二州刺史部和西域长史府,各王国、属国按郡制;邑、道、侯国、公国等按县制。具体区划如下:

一、司隶校尉部(人口307万)

京兆尹治长安(今陕西长安三桥,人口28万)

领10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

右扶风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人口9万)

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汧县、漆县、栒邑、安陵。

左冯翊治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口14万)

领13县:高陵、池阳、万年、重泉、临晋、颌阳、夏阳、频阳、粟邑、衙县、没(去三点水加示部旁)栩、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