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西峡山中
秋狩祭天结束,所有子弟立即起程,人马合一,气势如龙,所过之处,烟尘弥漫,向着西峡山呼啸而去。
西峡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山脉。
此山横跨千里,纵深八百里,山势跌宕起伏,说不定哪个角落就藏着一头成精的妖魔,实力恐怖,堪比修士。若是遇到,这些后天境界的子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饶是每次秋狩前,各大世家都会联合起来扫荡一遍西峡山,驱赶走成精的妖魔,仍不免有漏网之鱼。
因此以防万一,各个世家的队伍后面,都会跟着几名先天中的顶尖高手,随程保护,以保证众多世家子弟的安全。
魏长生这一波刚满十二岁的子弟,大都跟在队伍的后面,三五成群,有说有笑。
看着魏长生的身影,魏文瑞与魏庭对视一眼,屈指一弹,一抹青烟飞出,心中叹息,“父命难违,对不住了五十九弟。”
终于,小半个时辰后,队伍来到西峡山脚下,抬头看去,峰峦起伏,蜿蜒连遍的西峡山,巍峨高耸,险峻挺拔,气势磅礴,纵横千里,不知多少奇山峻岭耸立云霄。
在山脚下往山头上望,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山深处,隐隐约约传来不知是什么妖兽的嘶吼声。
山中地势极为复杂,参天古树、古藤缠绕,幽深古道,山崖上飞泻而下的瀑布,一望无际的林海,危险重重。仿佛隐藏着无穷的秘密。
山脚下,魏府的三名管事,站在众人面前,魏金口中高喝,“本次秋狩,为期三侯十五天,第一天我和魏谷,魏尚管事各带一队,熟悉附近地理。”
“剩下的时间,你们自由行动,十四天以后,无论有没有收获,都要来此地汇合,届时统计成果,定下名次。”
每年秋狩,都会有一批新加入的子弟,大山危险重重,单独一人行动,不异于给妖兽加餐。
各家管事带队,一是为了让自家子弟大致熟悉山中环境,二是锻炼这些少年的战斗意识,防止无谓的伤亡。
等到管事分配完队伍,魏长生抬头一看,自己一队,魏庭,魏文瑞一队,魏文靖一队,几人正好分开,心中涌现出丝丝杀机,一丝寒意自眼中一闪而逝,“既然都来了,如此也是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片刻后,三名管事,纷纷高喝一声,各自带着数十名子弟策马冲入西峡山。
这些子弟自幼修行各种武艺,拳,脚,兵,书,御,射,更是必修课,数十名人在森林中来回穿梭,如履平地。认准了方向,向深山奔去。
众人所骑的都是骏马,脚力非凡,顷刻之间奔走数里,闯入深山。深山老林之中,古树参天,遮天蔽日,植被茂密,光线极少能投射下来,显得颇为阴冷阴森。甚至连树上的藤条,也有水桶粗细。
待进了深山,魏长生四下看去,只见山路突然狭窄起来,错综复杂,山中不时传来阵阵怪吼。
若是凡人闯入这片山林,轻易便会迷失方向。两旁的树木也越发古老苍郁,不乏有上千年的古树。深山老林,兽吼禽鸣,多有妖魔。
“哼!!”突然,前方的魏金管事,一声冷笑,抬手挡下一条袭来的巨蟒,这只巨蟒,盘旋在古树枝叶中,待到有猎物路过,就迅速扑杀。
魏金挥袖一卷,将巨蟒卷起,送至地面,众人纷纷上前,围成一圈,仔细观看。议论纷纷。
“这只巨蟒,好大的体型!”
只见巨蟒色成灰褐,有水桶粗细,三四丈长,毒牙狰狞锋利,渗出丝丝液体,一条鲜红的信子无意识吞吐,正盘成一团,伺机而动。
巨蟒左右横冲,想要突围,却被修为高深的子弟打了回去。
魏金环顾一周,沉声道,“这巨蟒乃是三阶妖兽,蟒类妖兽,最擅缠绕,一旦被缠住,就很难挣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吞下。”
“你们记着,打蛇要打七寸,所谓七寸,就是蛇的心脏部位,是蛇类的要害。蛇长短不一,七寸的位置也不同,这时候就需要靠自己的判断,经验。”魏金内气一催,击中巨蟒身,将蟒身完全摊开。
用内气在蟒身做了个标记,继续道,“这条巨蟒身长三丈五尺,这里就是它的七寸。”
看了眼众人,低声道,“魏川,你们第一次参加秋狩,这只巨蟒就作为第一只猎物,去,瞄准要害,杀了他,注意小心缠绕。”
一位少年高声应诺,翻身跳下骏马,拔出腰上挂着的长刀,沉着冷静,笔直朝着巨蟒劈下。一股战死沙场的惨烈气息弥漫。
魏府上乘武学,夜战八方刀。
那条巨蟒,见来势汹汹,尾巴一甩,身躯扭动,避了过去,随即激射而出,朝着魏川缠来,魏川虽说年岁不大,身法倒是相当出众,方寸之地,侧身退让。
突然,还在空中的巨蟒,尾巴狠狠一甩,带起强烈劲风,朝着魏川抽取,魏川只来得及将长刀竖起,刀锋对着蛇尾,啪的一声,长刀从中断裂开来。
巨蟒也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仔细一看,却是蛇尾被锋利的长刀劈断,掉在地上抽动着。
魏川脸上怒气闪过,径直将长刀扔到一旁,以手作刀,冲向巨蟒,临近跟前,突然蹲身闪躲,手刀直直的插入巨蟒七寸,随即划动,巨蟒脏腑漏了一地。巨蟒仰头嘶吼一声,随即一动不动。
魏川正要上前,被魏金拦住,冷笑一声,“蛇类最为狡诈,此时不过是诈死而已。”
说着,一道刀罡飞出,临近巨蟒,巨蟒突然张开巨口,喷出一道毒液,想要择人而噬,却被罡气笔直的从头到尾巴,劈成两半,随即瘫软在地。
这一幕看的魏川冷汗淋漓,地上的毒液滋滋作响,冒起绿烟,若是中招,不死也得落个面目全非的下场。
围观的子弟也是心中一凛,牢牢记下这点。看的魏金微微点头,颇为满意,之所以最后才提这一点,就是要让众人记忆深刻,铭记于心。